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Allgower-Donati垂直褥式缝合在急诊患者创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纳入急诊创面修复患者60例为研究的对象,均于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双色球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间断垂直褥式缝合法,观察组采用Allgower-Donati垂直褥式缝合法,对比两组患者的切口不良情况以及术后切口周围皮肤瘢痕组织直径。 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1个月、3个月切口周围皮肤瘢痕组织直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Allgower-Donati垂直褥式缝合在急诊患者创面修复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减少瘢痕组织的生长,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对伴有夜尿症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夜尿症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22例BPH患者的病例资料。年龄(69.7±7.9)岁。伴糖尿病20例,高血压病40例。前列腺体积(64.4±41.2)ml,体质指数(24.3±2.7)kg/m2。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20.5±5.5)分,夜尿次数(IPSS问题7)(4.4±1.9)次,无干扰睡眠时间(hours of undisturbed sleep,HUS)(1.7±1.0)h(其中HUS<3 h者110例),夜尿症生活质量评分(N-QOL)(24.9±6.3)分,生活质量评分(QOL)(4.4±0.9)分。111例完善尿动力学检查,最大尿流率(6.4±3.1)ml/s,最大膀胱容量(318.5±83.6)ml,残余尿量(153.9±158.9)ml,最大逼尿肌压力(78.4±35.5)cmH2O(1 cmH2O=0.098 kPa),其中逼尿肌肌力下降27例,膀胱过度活动症18例,膀胱有效容量下降9例,膀胱出口梗阻60例。42例术前有效膀胱容量<200 ml,其中最大膀胱容量>200 ml组33例,夜尿次数(4.5±1.9)次;最大膀胱容量≤200 ml组9例,夜尿次数(4.7±1.7)次。122例均行TURP治疗。记录术后IPSS、夜尿次数(IPSS评分问题7)、HUS、NQOL、QOL变化情况。比较最大膀胱容量≤200 ml组和>200 ml组术后夜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122例术后随访3~20个月。术后IPSS(4.9±4.2)分,夜尿次数(1.9±1.2)次,HUS(3.4±1.3)h(其中91例HUS≥3 h,缓解率达82.7%),N-QOL(37.3±6.7)分,QOL(0.8±0.9)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6例夜尿次数较术前改善≥50%。术后夜尿≥2次68例,<2次54例,两组术前IPSS总分[(21.8±5.3)分与(19.2±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膀胱容量≤200ml组术后夜尿次数(3.4±1.5)次,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12),最大膀胱容量>200 ml组术后夜尿次数(1.9±1.1)次,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URP可以显著延长伴有夜尿症的BPH患者的HUS,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TURP可减少部分BPH患者夜尿次数,术前IPSS总分高以及最大膀胱容量≤200 ml是伴有夜尿症BPH患者术后夜尿症状无改善的危险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老年患者胃镜检查镇静时瑞马唑仑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95%有效剂量(ED95),观察麻醉期间的不良反应。方法选择2020年7至1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行胃镜检查老年患者39例,其中男18例,女21例,年龄65~82(72±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顺序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 μg/kg及试验剂量瑞马唑仑,瑞马唑仑起始剂量为0.17 mg/kg,依据改良Dixon序贯法确定下1例患者的剂量,若前1例患者胃镜检查时有阳性反应,即胃镜置入咽腔时或者置入后2 min内患者出现呛咳、恶心呕吐和(或)体动反应,则下1例患者增加剂量;反之,则降低剂量;瑞马唑仑剂量增减梯度为0.01 mg/kg,直到出现12次折返后停止试验。同时观察麻醉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9例老年患者均完成试验,其中有效21例,无效18例。老年患者胃镜检查镇静时,单次静脉注射瑞马唑仑的ED50为0.153 mg/kg(95%CI:0.151~0.154 mg/kg),ED95为0.164 mg/kg(95%CI:0.160~0.166 mg/kg)。瑞马唑仑用药总剂量为(10.6±2.8)mg,苏醒时间为(10.0±3.4)min,复苏室停留时间为(8.2±2.6)min。麻醉期间发生恶心呕吐1例、一过性低血压4例,未见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瑞马唑仑在老年患者胃镜检查镇静时的ED50为0.153 mg/kg,ED95为0.162 mg/kg;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体质指数(BMI)和日间嗜睡在睡眠紊乱对血压影响中的多重中介作用。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19年8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睡眠中心首次确诊的530例成年住院OSAHS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监测数据和爱泼沃斯嗜睡量表数据,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多重中介模型,并采用偏差校正的百分位Bootstrap方法进行多重中介效应的分析和检验。结果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多重中介模型拟合度良好(χ²=72.827,dF=40,χ2/dF=1.821,CFI=0.998,RMSEA=0.039),睡眠紊乱对血压存在正向直接效应,其标准化效应值为0.218(95%CI:0.117~0.310),BMI和日间嗜睡程度在睡眠紊乱对血压的影响上起正向的部分中介作用,二者的标准化中介效应分别为0.116(95%CI:0.069~0.164)和0.028(90%CI:0.002~0.059),且BMI所起的中介效应大于日间嗜睡所起的中介效应,总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39.67%。结论OSAHS睡眠紊乱可以直接引起血压升高,BMI和日间嗜睡在其中起并行多重中介作用,且BMI的中介作用更大。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在我院神经外科被诊断为重症气管切开的患者在后续的护理工作中使用精细化干预的方法对其进行干预并探究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被我院神经外科诊断为重症气管切开的患者中选取60位作为此次精细化干预治疗的实践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30例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在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对于护理干预方法的分配状况为:对A组的30例患者使用一般常规的护理方法,对B组的30例患者使用精细化干预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开始后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结果:通过相关的实践数据表明,A组和B组的60例重症气管切开患者在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患死亡比例进行比较,可以发现B组显著低于A组,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且(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对比。方法本次研究共选取10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和对照组(全身麻醉)。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手术医生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麻醉总优良率为98%,对照组患者麻醉总优良率为84%,观察组患者的麻醉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肌肉松弛总满意率为96%,对照组患者肌肉松弛总满意率为82%,观察组患者的肌肉松弛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医生对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中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麻均能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方式下的麻醉总优良率明显高于全身麻醉,肌肉松弛总满意率也明显增高,可为手术的顺利实施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模拟实验,对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诊疗患者的受照情况进行全面了解。方法调查3家医院共56例ERCP手术,并记录管电压、管电流、透视时间、摄影帧数,剂量面积乘积(dose-area product,DAP)等信息,根据每例测量的DAP,选择DAP值中最大值、中位值和最小值的3例ERCP手术,以这3例手术分别作为仿真人体模型实验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模拟ERCP介入诊疗手术,利用仿真人体模型,在相应体表位置和预定孔中插入热释光剂量计,通过模拟测量得到器官剂量并计算有效剂量。结果3组的有效剂量分别为2.69、11.52和39.27 mSv。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间有效剂量相差约14倍。3个组的吸收剂量最大值都集中在照射野范围内的器官。结论ERCP体模实验不同组的受照剂量差距较大,对比其他介入诊疗程序的体模实验,属于高剂量的诊疗类型。建议合理并安全地运用介入诊疗,优化患者的辐射剂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后睡眠障碍(postoperative sleep disturbance, POS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GB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药物相同,S组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右侧SGB, C组不进行SGB。术前1 d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量表评估患者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术后第2天采用阿森斯睡眠评估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 AIS)对患者术后首夜睡眠进行评分;采用智能手环监测患者术后首夜深睡眠时长、睡眠总时长。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术毕(T3)、拔管时(T4)的MAP、心率。记录患者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VA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T0时两组患者MAP、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T1、T2、T4时MAP低于C组(P<0.05)。与T0比较,C组T1~T4时MAP升高(P<0.05),T1、T2时心率升高(P<0.05);S组T1~T4时MAP、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组患者易醒、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身体功能影响率降低(P<0.05),术后首夜无睡眠障碍发生率、术后首夜深睡眠时长、总睡眠时长、深睡眠时长/总睡眠时长增加(P<0.05),术后无补救镇痛发生率增加(P<0.05),术后VAS评分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首夜浅睡眠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术前行SGB可延长术后首夜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含量,探讨精神分裂症住院病人检测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实验研究对象为2021 年12月-2022年4月在成都市温江区第三人民医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4例,住院0天,15天,30天,45天抽取静脉血用胶体金免疫层析分析仪和S100-β蛋白测定试纸盒检测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含量。结果:采用单样本T检验计算:①住院15天与住院0天检测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含量差异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2)。②住院15天与住院0天检测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含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156)。③住院15天与住院0天检测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含量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618)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对比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中,采用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患者例,依据奇数偶数分组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PCI术后给予标准剂量生理盐水水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术后即刻给予rhBNP治疗。结果:入院即刻,2组心肌酶谱相关指标、血肌酐、NT-proBNP、LVEF等指标水平比较,P>0.05;入院24h、入院48h观察组的CK-MB、cTnI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入院48h的血肌酐、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而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3月的MACE发生率分别为2.66%、7.45%,低于对照组的8.51%、15.96%,P<0.05。结论:rhBNP应用在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对比剂相关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中,可有效降低血肌酐、NT-proBNP水平,改善心肌酶指标,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下腹部正中小切口后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在2021.1-2021.12期间选择(102)例因腹股沟疝就诊于我科室病人进行调研,参与本次调研病人均接受对症治疗,按照治疗方案将病人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所纳入例数为(51)例。按照治疗方案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常规组所采用治疗方案为常规治疗,研究组则采用下腹部正中小切口后入路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总结、探究2种治疗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7.65%与研究组1.96%相比较高,经对照差异明显,(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专科护士共享管理对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18年1—12月入组的147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9年1—12月入组的162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糖尿病管理,观察组采用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专科护士共享管理。两组均管理6个月。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SDSCA)评估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行为得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评估两组患者干预期间再次入院率和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SDSCA得分高于干预前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再次入院率和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8.02%和5.56%,均低于对照组的19.73%和2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糖尿病专科护士共享模式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糖尿病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行为能力,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降低再次住院率和低血糖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早期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中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GRP94的水平,探讨其在急性肺栓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早期急性肺栓塞患者90例为肺栓塞组及40例健康成年人定义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GRP78、GRP94的水平,根据2019年欧洲心脏学会的肺栓塞诊治指南将急性肺栓塞组分为高、中、低危组(高危组: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中危组:右心室功能不全和/或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升高,低危组:无上述表现),比较三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GRP78、GRP94、血气分析、肺动脉压、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GRP78、GRP94水平比较,肺栓塞组高于对照组[(3.86 ± 1.82) mg/L比(0.31 ± 0.15) mg/L、(2.68 ± 0.71) μg/L比(1.64 ± 0.38) μg/L、 (1.31 ± 0.29) μg/L比(0.98 ± 0.13)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GRP78、GRP94的水平及肺动脉压、PESI评分均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5.63 ± 1.75)mg/L比(2.29 ± 0.51)和(3.64 ± 1.02) mg/L、(3.24 ± 0.76) μg/L比(2.17 ± 0.41)和(2.64 ± 0.47) μg/L、(1.57 ± 0.33) μg/L比(1.12 ± 0.13)和(1.26 ± 0.14) μg/L、(47.75 ± 6.98) mmHg(1 mmHg = 0.133 kPa)比(26.15 ± 4.63)和(35.21 ± 5.85) mmHg、(123.5 ± 20.59)分比(85.5 ± 14.31)和(102.5 ± 13.32)分](P<0.05),中危组上述指标均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患者PO2水平低于低危组和中危组[(53.85 ± 5.53) mmHg比(76.21 ± 4.96) mmHg和(72.71 ± 4.76) mmHg](P<0.05),中危组低于低危组(P<0.05)。三组患者血气分析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血气分析PCO2水平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中危组与低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GRP78、GRP94与PESI评分均呈正相关,r = 0.610、0.622、0.627,P均<0.01。肺栓塞组治疗后D-二聚体、GRP78、GRP9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中GRP78、GRP94水平与急性肺栓塞有关,且其水平可以反映肺栓塞病情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早期急性肺栓塞患者血清中葡萄糖调节蛋白(GRP)78和GRP94的水平,探讨其在急性肺栓塞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早期急性肺栓塞患者90例为肺栓塞组及40例健康成年人定义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GRP78、GRP94的水平,根据2019年欧洲心脏学会的肺栓塞诊治指南将急性肺栓塞组分为高、中、低危组(高危组: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中危组:右心室功能不全和/或心脏生物学标志物升高,低危组:无上述表现),比较三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GRP78、GRP94、血气分析、肺动脉压、肺栓塞风险评分(PESI)的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血清中D-二聚体、GRP78、GRP94水平比较,肺栓塞组高于对照组[(3.86 ± 1.82) mg/L比(0.31 ± 0.15) mg/L、(2.68 ± 0.71) μg/L比(1.64 ± 0.38) μg/L、 (1.31 ± 0.29) μg/L比(0.98 ± 0.13)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GRP78、GRP94的水平及肺动脉压、PESI评分均高于低危组和中危组[(5.63 ± 1.75)mg/L比(2.29 ± 0.51)和(3.64 ± 1.02) mg/L、(3.24 ± 0.76) μg/L比(2.17 ± 0.41)和(2.64 ± 0.47) μg/L、(1.57 ± 0.33) μg/L比(1.12 ± 0.13)和(1.26 ± 0.14) μg/L、(47.75 ± 6.98) mmHg(1 mmHg = 0.133 kPa)比(26.15 ± 4.63)和(35.21 ± 5.85) mmHg、(123.5 ± 20.59)分比(85.5 ± 14.31)和(102.5 ± 13.32)分](P<0.05),中危组上述指标均高于低危组(P<0.05),高危组患者PO2水平低于低危组和中危组[(53.85 ± 5.53) mmHg比(76.21 ± 4.96) mmHg和(72.71 ± 4.76) mmHg](P<0.05),中危组低于低危组(P<0.05)。三组患者血气分析p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患者血气分析PCO2水平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0.05),中危组与低危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患者血清D-二聚体、GRP78、GRP94与PESI评分均呈正相关,r = 0.610、0.622、0.627,P均<0.01。肺栓塞组治疗后D-二聚体、GRP78、GRP94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血清中GRP78、GRP94水平与急性肺栓塞有关,且其水平可以反映肺栓塞病情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FiO2对行腹腔镜胃减容术的病态肥胖患者肺氧合和呼吸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腹腔镜胃减容术的病态肥胖患者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全身麻醉插管后维持FiO2 40% (L组,33例)、FiO2 60%(M组,33例)、FiO2 80%(H组,33例),直至手术结束。于未吸氧前(T0)、达目标氧浓度后5 min (T1)、气腹后1 h (T4)、气腹结束后5 min (T5)、入PACU后10 min (T6)、出PACU时(T7)采集桡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记录并计算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 PaO2/FiO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arterial/alveolar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ratio, a/APO2)、PaCO2;记录T1、气腹后5 min (T2)、气腹后30 min (T3)、T4、T5时刻气道平台压(plateau airway pressure, Pplat)、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 Ppeak)、动态肺顺应性(dynamic lung compliance, Cdyn);记录停药开始到拔管的时间、PACU停留时间、高氧血症(术中PaO2>300 mmHg,1 mmHg=0.133 kPa)和去氧饱和发生情况(术中SpO2<95%的例数、拔管后5 min SpO2下降至92%的例数及时长、PACU内SpO2<92%的例数)、不良事件发生情况(PACU内恶心呕吐、需应用口咽通气道或无创正压通气)、术后住院天数。结果3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M组比较,L组、H组PACU停留时间延长(P<0.05),其余临床特征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组T6、T7时点PaO2/FiO2较L组、M组降低(P<0.05),T4时点PaO2/FiO2、T6时点PaCO2较L组升高,T5时点Cdyn较L组降低(P<0.05),高氧血症的发生率较L组、M组升高(P<0.05);3组T0、T1、T5时点PaO2/FiO2、PaCO2,T0、T1、T4~T7时点a/APO2,T1~T4时点Cdyn, T1~T5时点Pplat、Ppe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点比较,3组T1、T4、T6、T7时点及L组T5时点PaO2/FiO2降低(P<0.05),3组T1、T4~T7时点a/APO2降低、PaCO2升高(P<0.05)。与T6时点比较,3组T7时点PaO2/FiO2、a/APO2、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点比较,3组T2~T5时点Pplat、Ppeak升高(P<0.05),Cdyn降低(P<0.05);与T4时点比较,3组T5时点Pplat、Ppeak降低(P< 0.05),Cdyn升高(P<0.05)。3组去氧饱和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40%、80%的FiO2相比,行腹腔镜胃减容术的病态肥胖患者术中给予60%的FiO2对肺氧合和呼吸力学的优化是有效的,同时能够降低高氧血症的发生率且不增加去氧饱和及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