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切除术的稳定性重建方式及其效果。方法筛选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脊柱原发性恶性肿瘤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行椎体切除22例,后弓切除14例,全脊椎切除12例,其它类型8例,根据患者手术类型及切除范围选择性进行椎体重建、前方椎体内固定、后路植骨内固定等术式,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于36个月内随访完成,其中有9例患者死亡,6例患者肿瘤复发再次手术,除复发病例其余患者植骨全部融合且无植骨骨折现象,术中、术后无严重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末次随访调查结果显示疼痛程度VA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神经功能ASIA分级明显优于术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脊柱肿瘤切除手术根据切除范围以及具体疾病类型选择相应的稳定重建方式可有效恢复患者脊柱的稳定性,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及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并对促进植骨融合、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下颈椎侧块是颈椎的重要结构。对下颈椎侧块形态学参数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解剖关系的研究,可为临床更好地进行侧块置钉内固定术以及研制侧块假体提供理论依据。侧块具有承担纵向压力的生物力学功能,过度切除关节突会使颈椎不稳,进而需行内固定术。重建下颈椎侧块结构的病例少见报道,临床中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重建,以恢复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因此,本文针对下颈椎侧块的结构与稳定性重建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拟为临床下颈椎侧块假体的制作、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下颈椎侧块是颈椎的重要结构。对下颈椎侧块形态学参数及其与周围神经血管解剖关系的研究,可为临床更好地进行侧块置钉内固定术以及研制侧块假体提供理论依据。侧块具有承担纵向压力的生物力学功能,过度切除关节突会使颈椎不稳,进而需行内固定术。重建下颈椎侧块结构的病例少见报道,临床中应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重建,以恢复其生物力学稳定性。因此,本文针对下颈椎侧块的结构与稳定性重建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拟为临床下颈椎侧块假体的制作、重建提供理论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建钢板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术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不稳定性骨盆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间:2019年10月到2021年12月,随机计数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平均40例,对照组行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观察组行重建钢板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术,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拔除引流管时间、肿胀消退时间、骨痂形成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P<0.05)。结论:重建钢板内固定配合外固定术用于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疗效更加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简介:法律语言是全民语言功能分化的产物。全民族共同语在不同的社会活动领域里执行不同的社会功能,久而久之便形成各种不同的社会变体、功能变体。法律语言乃是全民共同语在法律事务领域中传递法律活动信息、执行立法和司法功能而逐渐形成的社会功能变体。法律语言一经形成,便不能随意变更。在同一时代、同一语言社会中,任何一个社会成员为处理法律事务而使用语言时,都必须自觉地接受其制约,遵循其规范。例如在法庭上,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审判长这么说:“传证人×××到庭!”这一句话能不能改说成“叫证明人×××出场”呢?显然不能。原因仅仅在于,前者是现代中国业已约定俗成了的法律用语,而后者却不具有法律特点、法律色彩,不是法律用语,因而不适用于法律活动领域。可见,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法律语言是相对稳定的,不允许任意改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肿瘤病人实施切除手术时,经后路实施切除、进行植骨重建的可行性。方法依照随机原则,选取18名脊柱肿瘤病人,对其实施切除手术治疗,联合植骨稳定性重建,根据病情选择具体的重建方式,比较病人治疗前后的身体恢复情况,对其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及满意度进行对比,验证切除植骨手术的疗效。结果18名脊柱肿瘤病人经手术治疗后,有1名出现病情复发放弃治疗,1名病人进行二次手术,其他肿瘤病人经切除植骨手术后身体情况得到改善和稳定,植骨融合效果良好。结论切除植骨手术在治疗脊柱肿瘤上具有较好的疗效,根据肿瘤的切除范围和疾病的特点进行植骨重建,能改善病人的疼痛程度,提高其对治疗的满意率,具备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固定重建寰枢关节稳定性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9月-2012年6月,共收治寰枢关节稳定性丧失患者47例,男32例,女15例,年龄21~71岁,平均40.30±5.65岁。其中新鲜齿状突骨折伴稳定性丧失15例,横韧带断裂5例,陈旧性齿状突骨折17例,先天性游离齿状突3例,先天性短小齿状突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4例,寰枢关节不稳28例,寰枢关节脱位19例。神经功能根据JOA脊髓功能评分法评定,9-17分,平均11.50±1.37分。所有寰枢关节脱位患者在麻醉状态下颅骨牵引均已复位,所有患均采用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固定行稳定性重建。结果所有患者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并获得18-69个月随访,平均38.52±5.66个月。所有患者均获得解剖复位和植骨融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JOA评分12-17分,平均14.50±1.50分。结论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固定重建寰枢关节稳定性,具有操作简单、复位充分、固定坚强、融合率高等优点,是重建寰枢关节稳定性安全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