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切除的护理。方法通过中高效率的配合及护理进行验证,减少无效服务项目,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工作中的失误,提高工作效率。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幕上肿瘤切除术 护理
  • 简介:对胼胝体区、矢状窦旁及镰旁、嗅沟、向两额叶生长的大脑镰肿瘤,以非跨中线骨瓣行手术切除是比较困难的。为了顺利全切肿瘤,预防和有效控制矢状窦的出血、我们应用跨中线骨瓣切除上述肿瘤,回顾并总结该式的优点和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以来我科收治的11例肿瘤,均以跨中线骨瓣手术切除。对嗅沟和胼胝体区肿瘤、向两额叶生长的大脑镰肿瘤取冠状切口,作跨中线骨瓣或以肿瘤主侧为主的跨中线骨瓣。对中、后矢状窦旁和镰旁肿瘤取蒂位于肿瘤、过中线的马蹄形皮瓣,以肿瘤为主的跨中线骨瓣结果:本组病人均有良好的野显露,均获肿瘤全切,无中大出血发生,止血效果良好。11例中临床治愈8例,好转3例。结论:对矢状窦旁、胼胝体区、大脑镰旁、嗅沟、向两侧额叶生长的大脑镰肿瘤,采用跨中线骨瓣,有利于野的显露,能够达到肿瘤切除,对中止血、防止大出血都是十分有利的,

  • 标签: 跨中线骨瓣 颅内肿瘤 切除术
  • 简介: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肿瘤切除患者血浆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择期行肿瘤切除患者,ASA分级Ⅰ~Ⅱ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利多卡因组麻醉诱导后单次静脉注射2%利多卡因1.5mg/kg,随后以2mg/(kg·h)的速度持续输注至毕;对照组按照相同的剂量和速度给予0.9%氯化钠.分别在术前、毕和术后1d抽取颈静脉球血液检测血浆S100β蛋白水平.结果利多卡因组术前、毕、术后1d血浆S100β蛋白分别为(21.03±11.67)、(32.63±10.14)、(34.16±17.59)ng/L,对照组分别为(23.04±13.32)、(44.98±16.63)、(39.85±21.99)ng/L.两组术前和术后1d血浆S100β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毕血浆S100β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切除患者中给予利多卡因能降低毕时血浆S100β蛋白水平.

  • 标签: 麻醉 幕上肿瘤 利多卡因 S100蛋白质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肿瘤切除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肿瘤切除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生理盐水组(C组),每组30例。两组其他麻醉用药相同基础,L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5 mg/kg,后以2.0 mg·kg-1·h-1速度输注至毕,C组患者在相同时间点注射同等剂量和同等速度泵注生理盐水。记录术前1 d(D1)、术后1 d(D2)、术后2 d(D3)、术后7 d(D4)的40项恢复质量评分(40-item Quality of Recovery Score, QoR-40)量表评分;记录患者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拔管时间,中舒芬太尼、瑞芬太尼、丙泊酚用量,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率,拔管时呛咳、躁动发生率,术后24 h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发生率,补救镇痛率,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及术后住院天数。结果与C组比较,L组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减少(P<0.05)。两组患者D1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具体5个维度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D1时比较:两组患者D2、D3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自理能力、疼痛评分降低(P<0.05),C组D2时心理支持评分降低(P<0.05),而L组D3时心理支持评分升高(P<0.05);两组患者D4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身体舒适度、自理能力评分降低,心理支持评分升高(P<0.05),C组D4时疼痛评分降低(P<0.05)。与C组比较,L组D2、D3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身体舒适度、情绪状态、疼痛评分升高(P<0.05)。L组中高血压、低血压发生率及升压药使用率,拔管时呛咳、躁动,术后24 h PONV发生率,补救镇痛率,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和术后住院天数均低于C组(P<0.05)。其余指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提高肿瘤切除患者术后2 d的QoR-40评分,减少围手术期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PONV发生率和疼痛强度,提高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 标签: 利多卡因 幕上肿瘤切除术 恢复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案对肿瘤切除后患者麻醉复苏的影响。方法:随机纳入2021年2月-2023年2月期间的56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七氟烷 - 舒芬太尼麻醉方案,观察组采取丙泊酚 - 瑞芬太

  • 标签: 不同麻醉方案 幕上肿瘤切除术后 麻醉复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切除手术患者中失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310例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择期行肿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纳入203例),根据中出血量是否大于500 ml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出血量>500 ml组(42例)和出血量≤500 ml组(161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基线信息、麻醉和手术相关变量、中快速血栓弹力图(rapid thromboelastography, r-TEG)、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出血量>500 ml的相关因素。结果出血量>500 ml组患者中脑膜瘤、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分级为Ⅰ、Ⅱ级、颅前窝占位、肿瘤侵及血管、肿瘤最大直径≥4 cm、肿瘤部分切除以及手术时间>240 min的占比均高于出血量≤500 ml组患者(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上述变量与出血量>500 ml存在相关性(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肿瘤最大直径≥4 cm[比值比(odds ratio, OR)=4.21,95%CI 1.52~11.71]、脑膜瘤(OR=9.05,95%CI 3.67~22.30)和手术时间>240 min(OR=4.88,95%CI 1.92~12.42)是出血量>500 m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与出血量≤500 ml组比较,出血量>500 ml组患者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oagulation time, ACT)明显延长(P<0.05)。r-TEG异常与出血量>500 ml存在相关性(OR=3.56,95%CI 1.38~9.17,P<0.05)。出血量>500 ml组苏醒延迟、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及住院费用高于出血量≤500 ml组(P<0.05)。结论肿瘤体积较大(直径≥4 cm)、脑膜瘤切除及手术时间>240 min是患者中失血量显著增加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脑肿瘤 失血量 风险预测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在超声引导下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对肿瘤切除患者术后睡眠障碍(postoperative sleep disturbance, POS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肿瘤切除的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GB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两组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药物相同,S组麻醉诱导前行超声引导下右侧SGB, C组不进行SGB。术前1 d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量表评估患者近1个月的睡眠情况,术后第2天采用阿森斯睡眠评估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 AIS)对患者术后首夜睡眠进行评分;采用智能手环监测患者术后首夜深睡眠时长、睡眠总时长。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即刻(T1)、切皮时(T2)、毕(T3)、拔管时(T4)的MAP、心率。记录患者术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VAS评分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T0时两组患者MAP、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组T1、T2、T4时MAP低于C组(P<0.05)。与T0比较,C组T1~T4时MAP升高(P<0.05),T1、T2时心率升高(P<0.05);S组T1~T4时MAP、心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S组患者易醒、总睡眠时间、总睡眠质量、白天身体功能影响率降低(P<0.05),术后首夜无睡眠障碍发生率、术后首夜深睡眠时长、总睡眠时长、深睡眠时长/总睡眠时长增加(P<0.05),术后无补救镇痛发生率增加(P<0.05),术后VAS评分降低(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首夜浅睡眠时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切除患者术前行SGB可延长术后首夜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幕上肿瘤切除术 术后睡眠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输尿管镜下肿瘤切除治疗尿路肿瘤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尿路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输尿管镜下肿瘤切除治疗。结果:观察组围期指标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生活质量(P>0.05);观察组术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路肿瘤经输尿管镜下肿瘤切除治疗可取得显著效果,安全性较高。

  • 标签: 上尿路肿瘤 肿瘤切除术 输尿管镜 疗效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男,58岁,身高:172cm,体重:67kg。因“胸痛胸闷3月余”入院。CT检查提示:纵隔巨大肿瘤,超过12cm,且完全包绕腔静脉及左右无名静脉,与周围组织呈胶冻状(见图1)。各项肿瘤学指标正常水平。

  • 标签: 纵隔肿瘤 人工血管 搭桥 上腔静脉置换 开胸手术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7月份至2014年8月份期间收治的3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的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单双号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2组,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1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颈前切口经颈白线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锁骨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进行治疗。结果两组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对比表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住院时间均优异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使用锁骨径路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治疗的效果较为明显,且创伤小,疗效高。

  • 标签: 锁骨上径路 甲状腺良性肿瘤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老年肿瘤切除患者给予不同的麻醉深度,对手术中乳酸和葡萄糖以及术后早期认知功能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 方法 纳入病例:60例,病症:老年肿瘤切除患者,入组时间:2019年5月-2021年5月,分组方式:随机数字表方式,组别:对照和实验,各30例,治疗方式:通过脑电双频指数监护仪对麻醉深度进行监护和控制,分别将BIS指数设定为30-39和40-49,对两组手术中不同时期乳酸和血糖含量进行采集,计算出葡萄糖摄取率和脑乳酸生成率并进行比较。手术完成后对早期认知功能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 诱导后,实验组患者的葡萄糖摄取率没有显著变化,乳酸摄取率显著下降,对照组患者葡萄糖摄取率显著降低,乳酸摄取率没有显著变化。组间比较,实验组患者的葡萄糖摄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乳酸摄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针对老年肿瘤切除患者将BIS指数设定为40-49,能够有效的对患者的脑代谢进行控制,保证血糖的平衡,促进乳酸摄取率的降低,提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改善效果。

  • 标签: 麻醉深度 幕上肿瘤切除术 乳酸 葡萄糖 认知功能
  • 简介:<正>目的:美国泌尿外科协会(AUA)指南中要求,不管哪种手术方法对于膀胱肿瘤的治疗都应力求尽可能的彻底切除。该课题研究的目的是讨论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URBT)对于所有可见的膀胱肿瘤的彻底切除率。方法:本研究回顾性调查在4周内行第2次TURBT的患者资料,收集包括残余肿瘤位置、数量、分期、分级在内的数据,在排除第1次TURBT手术时已有肌层浸润及当时确定肿瘤未彻底切除的患者后,对剩余患者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到47例符合选择标准的患者,其平均年龄75岁。初次行TURBT时,35例(75%)患者为高分级肿瘤,12例(25%)为低分级肿瘤。在符合标准的47例患者中,24例(52%)为Ta期,23例(48%)为T1期。分析第二次TURBT手术的33例(70%)患者在初次手术中均未完整切除肿瘤,其中10例(30%)有肉眼可见的原手术部位残

  • 标签: 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切除率 切除手术 完整切除 残余肿瘤 肌层浸润
  • 简介:目的:探讨小儿肾上腺肿瘤手术的术前准备和麻醉处理。方法:选取1997年9月至2003年12月小儿肾上腺肿瘤切除9例,年龄11月-14岁,平均8.024.44岁;嗜铬细胞瘤1例,肾上腺皮质肿瘤8例(腺瘤4例,皮质癌2例,囊肿1例,神经母细胞瘤1例);气管内插管吸入复合静脉麻醉7例,气管内全麻联合硬膜外腔麻醉麻醉2例。术前2小时起至中用激素替代治疗4例.结果:9例肾上腺肿瘤切除患儿均成活,无一例出现严重的麻醉并发症。结论:完善的术前准备、严密的中监测和正确的麻醉处理才能保证肾上腺肿瘤手术患儿的安全。

  • 标签: 肾上腺肿瘤切除术 麻醉处理 小儿 肾上腺皮质肿瘤 术前准备 神经母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肿瘤切除的护理。方法通过中的护理及配合进行验证。结论手术配合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了解手术的式、方案及配合要点,以及扎实的理论基础、良好的沟通技能、丰富的临床经验、果断的判断能力、娴熟的配合技巧,才能保证手术的顺利成功。

  • 标签: 椎管肿瘤切除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管内麻醉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在卵巢肿瘤切除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之间收治的20例卵巢肿瘤切除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采取椎管内麻醉与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结果对照组患者中,麻醉诱导时间为2~9min,平均时间(5.02±2.33)min,术后头痛2例,腰痛1例,并发症率为30.00%;观察组患者中,麻醉诱导时间为3~10min,平均时间(5.67±2.21)min,术后咳嗽2例,声音嘶哑2例,并发症率为40.00%。结论椎管内麻醉适用于手术切口在脐以下且肿瘤不大的患者,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适用于心肺功能不全且肿瘤巨大的患者。

  • 标签: 卵巢肿瘤 椎管内麻醉 气管插管静吸复合全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巨大纵隔肿瘤切除的护理。方法对我院接受巨大纵膈肿瘤切除的39例患者的完整资料进行查看与分析研究,资料收集时间为2016年5月~2017年6月,总结整个治疗过程的护理经验,主要包括术前准备护理、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护理、疼痛护理和引流管护理等。结果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出现13例并发症,其中心律失常6例、肺动脉栓塞1例、复张性肺水肿4例、呼吸衰竭2例。经过对症治疗后恢复良好,所有患者康复出院。结论巨大纵隔肿瘤切除应用于纵隔肿瘤患者治疗要做好护理配合工作,从全方位护理操作有助于消除患者紧张忧虑情绪,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巨大纵隔肿瘤切除术 护理 护理配合
  • 简介:肾上腺手术由于解剖位置和其生理功能特殊,术前诊断及中处理较复杂,目前开展此项手术有一定手术死亡率.因此,如何提高手术安全性,是影响疗效的关键.作者就本院1997年7月至2000年11月期间收治的各类肾上腺肿瘤15例的诊治情况总结报告,并对术前诊断、预防中意外和相关血管损伤的体会进行分析讨论.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方法对患者使用腔镜微创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结论中应注意辨认重要的解剖标志,如认清楚腔静脉、无名血管、膈神经、主动脉弓等标志,不得损伤。避免不必要的大出血。

  • 标签: 胸腔镜 纵隔肿瘤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膀胱肿瘤切除和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膀胱切除患者76例,依据患者来院先后顺序进行平均分组,每组患者比例各38例。接受膀胱肿瘤电切的患者设为参照组,接受膀胱部分切除的患者设为研究组,待两组患者完成手术后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最后对护理效果进行统计。结果两组手术患者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低,住院时间、手术用时、导管留置时间同参照组比对明显较短,中出血量也相对较低,组间数据结果由统计工具进行检验,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两组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存在诸多差异,护理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因此临床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护理措施,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膀胱肿瘤电切除术 膀胱部分切除术术 术后护理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