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在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中采用低频神经肌肉点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9年2月~2020年9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0例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分组法,均分成25例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巴氯芬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fugly meyer评分与Bathel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肌痉挛 巴氯芬 电刺激 神经肌肉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综合康复护理疗法对脑卒中致偏瘫肢体肌痉挛患者病情恢复程度的影响。方法 68例脑卒中患者采用双盲法分成两组,分别命名为综合组(护理模式:综合康复护理)和常规组(常规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与常规组相比,综合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评分、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和临床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肢体肌痉挛 恢复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80例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数字表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巴氯芬,实验组增加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肢体、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肢体、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情况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肢体、生活能力、生活质量情况显著改善,而其中实验组各项数据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痉挛患者实施巴氯芬联合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效果确切,可改善其肢体功能和生活能力,提升生存质量。

  • 标签: 低频神经肌肉电刺激 巴氯芬 脑卒中患者 偏瘫肌痉挛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卒中致偏瘫肢体肌痉挛恢复治疗中配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中选取病例均为本院在2020年1-12月间收治的92例脑卒中致偏瘫肢体肌痉挛患者;将采集病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A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B组则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肢体功能、运动功能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研究对比,B组患者的上肢、下肢功能及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A组;同时,该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A组(P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 脑卒中 偏瘫肢体肌痉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研究对于患有偏瘫痉挛患者,采取不同穴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式,对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1月在我院就诊并且接受治疗的80例患有偏瘫痉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以及对照组各40例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穴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以及康复训练的方式,对比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以及治疗效果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肢评分以及下肢评分差距较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上肢评分以及下肢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偏瘫痉挛患者采取不同穴位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方式,能够使患者的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升高,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偏瘫患者肌痉挛 不同穴位针刺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火针疗法联合温阳通络汤中风后痉挛偏瘫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2021年6月本院64例中风后痉挛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司匹林结合火针疗法)与观察组(火针疗法结合温阳通络汤),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方面,观察组治疗后较对照组优(P

  • 标签: 中风 痉挛性偏瘫 火针疗法 温阳通络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综合康复护理疗法对脑卒中致偏瘫肢体肌痉挛恢复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综合康复护理疗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BI评分、FMA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疗法能有效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肢体运动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康复护理疗法 脑卒中致偏瘫 治疗有效率 BI评分 FMA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探讨中医护理技术中药封包在八段锦治疗中风痉挛偏瘫中的应用价值,解决痉挛偏瘫中的疑难问题,建立具有中医康复特色的治疗护理模式。 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康复科住院中风痉挛偏瘫6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中风康复基础上同时联合八段锦第三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封包。具体操作为于行八段锦第三式前先行中药封包,以降低肌张力,使肢体活软。 结果 观察组患者干预后肢体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相对对照组结果比较显著提高(P<0.05)。 结论  将中药封包应用于八段锦治疗中风痉挛偏瘫中活软肢体功能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封包 八段锦 痉挛  偏瘫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中风后痉挛偏瘫中的具体优势。方法:纳入中风后痉挛偏瘫患者100例,于2023年3月-2024年1月入院,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观察组(n=50),两组均进行常规干预,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温针灸进行干预。两组均干预1个月,于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结果:干预1个月,观察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M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康复训练在干预中风后痉挛偏瘫中有显著优势,可明确改善肢体的运动功能。

  • 标签: 温针灸 康复训练 痉挛性偏瘫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手指点穴联合PNF技术改善脑卒中后患者上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指点穴及PNF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评分(MBI评分),简化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的变化。结果 两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BI评分,上肢FMA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MBI,上肢FMA评分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状态患者,康复治疗加予采用手指点穴联合PNF治疗,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性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应用于脑卒中痉挛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本院2022.03-2023.03接收的脑卒中痉挛偏瘫患者共150例,随机分为7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余75例纳入观察组,实施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CSI(临床痉挛指数)评分、BI(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差异均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改善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痉挛偏瘫采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可取得显著效果。

  • 标签: 痉挛性偏瘫 脑卒中 中医护理适宜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缺血性中风痉挛偏瘫的证候分布特点。方法5个研究中心于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147例,给予现代康复或中医康复训练,评估入组时和入组21天时改良的Ashworth分级和证候积分,并对证候分布规律进行频数统计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47例患者中,痉挛程度有效改善71例,无效76例。治疗前患者以痰证、血瘀证、火热为主,同时夹杂气虚证候;经康复治疗后,痉挛程度改善有效组的患者转变为气虚证和血瘀证为主要证候,证候复杂程度减少;无效组中,患者仍以痰证和血瘀证为主,且证候组合较复杂。结论痰证和血瘀证是中风病偏瘫痉挛患者的重要病证基础,贯穿痉挛始终;随痉挛程度改善,证候由痰瘀、火热、气虚等多种复杂证候组合逐渐转变为气虚血瘀为主,证候复杂程度呈现出逐渐减轻的趋势。

  • 标签: 缺血性卒中 偏瘫痉挛 证候 频数统计 关联规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康复、针刺拮抗肌配合对痉挛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痉挛偏瘫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配合早期康复锻炼,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锻炼配合针刺拮抗肌。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肌张力及肌力测定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肢体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痉挛偏瘫患者采用早期康复锻炼配合针刺拮抗肌治疗,患者治疗后肢体运动、生活自理能力好转明显,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康复锻炼 针刺拮抗肌 痉挛性偏瘫 肢体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芍药甘草汤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中风偏瘫痉挛促进病症改善的效果。方法:研究样本选取时间为2019年0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偏瘫痉挛患者,共计60例,分组方式为随机抽签,组名为实验组与参照组,两组患者例数均为30例。参照组患者实常规治疗,实验组则是对患者实施芍药甘草汤合大定风珠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症改善情况。结果:在治疗前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肢体功能、神经功能、语言功能均无明显差异,而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三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但是实验组患者的改善程度相较于参照组更为显著,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中风偏瘫肢体痉挛患者的治疗中,应用芍药甘草汤联合大定风珠能够极大的促进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中风偏瘫痉挛 芍药甘草汤 大定风珠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脑卒中后遗阴虚风动型痉挛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78例脑卒中后遗阴虚风动型痉挛偏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改良的Ashworth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和Fulg-Meyer评分。结果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改良的Ashworth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和Fulg-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对脑卒中后遗阴虚风动型痉挛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缓解其肢体痉挛的症状,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脑卒中 阴虚风动型痉挛性偏瘫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上肢痉挛偏瘫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出本院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偏瘫患者作为对象,抽选出本院收治的80例患者后,以简单随机法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康复护理。对比两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偏瘫患者干预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FMA)、简易上肢功能评分量表(STEF)。结果:干预前,2组脑梗死后上肢痉挛偏瘫患者的FMA、STEF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FMA、STEF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梗死后上肢痉挛偏瘫患者采取康复护理治疗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明显改善,治疗作用显著。

  • 标签: 康复护理 脑梗死 上肢痉挛性偏瘫 上肢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