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输液港非计划性取港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建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在该院植入输液港的肿瘤患者640例,根据是否发生非计划性取港,分为取港组和正常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非计划性取港的影响因素。结果肿瘤患者随访期间33例发生非计划性取港,取港率5.1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静脉、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感染、置管护士工作经验是肿瘤患者输液港非计划性取港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感染、置管护士工作经验是肿瘤患者输液港非计划性取港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肿瘤患者非计划性取港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结合不同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预防并降低非计划性取港率。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在泪小管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是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 年3月因泪小管炎就诊于唐山市眼科医院的患者31例(31眼),均在泪道内窥镜直视下观察泪小管管壁情况,是否有结石存留、结石大小及位置,是否有息肉、增生纤维组织,依据泪小管情况,予以行泪小管切开+泪道激光+置管术,术后3—6个月拔管,拔管后随访6个月至1年。结果 泪道阻塞、狭窄分别为16眼、15眼。其中,泪小管管腔内可见结石者13眼,泪小管管腔内可见息肉者7眼,泪小管管腔内结石和息肉均有者11眼。各段泪道黏膜有黏膜充血、出血、纤维膜形成、瘢痕形成等多种表现,泪小管和泪囊以黏膜充血最常见,鼻泪管以纤维膜形成最常见。结论 泪道内窥镜能在直视下观察泪道阻塞部位以及泪小管管壁情况,对泪小管炎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联合泪小管切开治疗慢性泪小管炎有较大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对性护理对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伤口的效果及降低患者疼痛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80例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伤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伤口愈合时间、疼痛度、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护理后NRS评分、伤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对肠造口黏膜皮肤分离伤口的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疼痛度,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关于细致护理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以此为参考依据。方法 将从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在我院就医的9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法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实施的方法分别为,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选用细致护理措施,将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比对发现,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且患儿护理后的疼痛感得到明显的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中采用细致护理的方法护理效果更好,患者家属普遍护理满意度更高,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患者的疼痛程度,在临床护理上更适宜被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舒芬太尼的应用效果,以为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0年3月我院的静脉给药患者共90例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手术日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进行麻醉与术后镇痛,观察组患者给予舒芬太尼进行临床麻醉和术后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与镇痛效果。结果:对照组的患者们的清醒时间平均在48分钟左右,而观察组患者们的清醒时间平均在27分钟左右。从患者清醒的时间上比对我们可以得知观察组的患者明显是清醒的更快。对照组的患者们自主呼吸的时间平均为15分钟左右,而观察组的患者们自主呼吸的时间平均为9分钟左右,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患者恢复自主呼吸是要更快的,所以我们可以得出最终的结论使用舒芬太尼进行麻醉的效果明显是要更好的。结论:在静脉术后镇痛和临床麻醉中,运用舒芬太尼的临床效果相对较好,既能够保证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又能够缩短其定向力恢复时间,且在镇痛效果上存在一定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8-2020.8月在我院收治的280例手术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140例)和观察组(140例),前者术中采取常规处理,后者在此基础上采取保温处理。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中鼻咽温度和麻醉效果。结果: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术中鼻咽温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麻醉优良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过程中对患者采取保温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拔管时间,促进患者苏醒,保证手术安全性,提高麻醉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胞学快速现场评价(C-ROSE)技术联合支气管镜检查及经皮肺穿刺活检在肺占位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周围性肺占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其是否采用C-ROSE技术分为A、B组,A组38例患者采用支气管镜检查及经皮肺穿刺活检,B组62例患者在A组检查基础上加用C-ROSE技术。比较2组患者对肺占位性疾病的诊断结果,比较2组患者穿刺次数、穿刺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B组患者诊断符合率为91.94%(57/62)高于A组76.32%(29/38)(χ2=4.77,P=0.029)。B组患者穿刺时间、穿刺次数、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A组(P值均<0.05)。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4.84%,3/62)较A组(13.16%,5/38)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1,P=0.137)。结论C-ROSE技术联合联合支气管镜检查及经皮肺穿刺活检能够有效提高周围性肺占位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且减少穿刺时间及次数、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参考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麻醉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后不良反应、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妇产科手术患者83例,麻醉方法分组,A组(腰硬联合麻醉)41例,B组(气管插管联合静脉麻醉)42例,比较心率变化、血压变化、并发症情况。结果:心率变化比较:A组心率、血压变化小于B组(P<0.05);并发症比较:A组发生率[14.63%(6/41)]低于B组[42.86%(18/42)](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应用风险相对较低,心率、血压比较稳定,并发症和不良反应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术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对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 OLV)患者肺内分流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胸腔镜肺部手术的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利多卡因组(L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在两组其他麻醉用药相同的基础上,L组静脉输注利多卡因1.5 mg/kg,随后持续静脉输注1.5 mg·kg-1·h-1,C组以等量生理盐水替换利多卡因。记录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术中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插管前、插管后1 min、拔管即刻的心率和MAP,记录两组患者双肺通气时(T0)、OLV 15 min(T1)、OLV 30 min(T2)时的心率、MAP、Hb、PaO2、PaCO2并计算肺内分流率,记录两组患者T0、术毕(T3)时血清IL-6、IL-8、TNF-α水平。结果与插管前比较,两组患者插管后1 min和拔管即刻的MAP、心率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L组插管后1 min、拔管即刻的MAP和心率均降低(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3时IL-6、IL-8、TNF-α水平均升高(P<0.05);与C组比较,L组T3时IL-6、IL-8、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两组患者各时点PaO2、PaCO2、肺内分流率、Hb、MAP、心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患者T1、T2时肺内分流率均增加、PaO2均降低(P<0.05)。结论静脉输注利多卡因能有效抑制双腔支气管插管和拔管时应激反应,减少术中炎症因子释放,对行OLV患者肺内分流无明显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骨科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观察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2月-2023年12月的52名骨科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全部学生分为常规组(n=26)与观察组(n=26)。对常规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管理方式,对观察组学生采用PBL、情景模拟教学法,具体的观察指标为理论和实践能力评分、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人际关系技能、学习行为、学习意识、学习策略等方面提升情况相对更明显(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教学管理进程中,利用PBL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的方式,基本作用就是使得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随之提高,还可以切实提升学生自我导向学习能力,达到良好的教育管理效果,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普外科患者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数字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46例,常规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以及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异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普外科患者围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对患者进行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术后不良发生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发生几率,值得积极推广与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评估在精神科监护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某二级精神病专科医院住院的精神科监护期患者234例,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的120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的114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从入院主因、临床表现、入院护理安检及家庭支持系统等四方面进行护理风险评估;观察组在原有评估内容的基础上增加《精神科住院患者行为风险筛查评估表》等8个量表进行评估,评估后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风险评估量表使用后,观察组风险评估精准度提高且可以区分高中低风险等级,监护天数下降、约束患者人数下降,护士掌握病情情况显著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精神科监护期患者采取系统、规范的风险管理能提高风险评估精准度,区分不同的风险等级,为采取个性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运动康复安全性指标体系并形成运动方案,为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小组讨论拟定专家咨询函,采用德尔菲函询法对20名心脏康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在指标函询基础上构建运动康复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82 5和0.935 0,一、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体系包括10个一级指标和48个二级指标,形成了3级运动康复方案。结论指标体系和运动康复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运动康复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运动康复安全性指标体系并形成运动方案,为心脏外科体外循环术后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小组讨论拟定专家咨询函,采用德尔菲函询法对20名心脏康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2轮函询,并在指标函询基础上构建运动康复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2轮专家函询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82 5和0.935 0,一、二级指标的肯德尔协调系数均有统计学意义,指标体系包括10个一级指标和48个二级指标,形成了3级运动康复方案。结论指标体系和运动康复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为运动康复的实施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