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眼科医院 河北省 唐山市 063000
【摘要】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在泪小管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是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7年1月至2018 年3月因泪小管炎就诊于唐山市眼科医院的患者31例(31眼),均在泪道内窥镜直视下观察泪小管管壁情况,是否有结石存留、结石大小及位置,是否有息肉、增生纤维组织,依据泪小管情况,予以行泪小管切开+泪道激光+置管术,术后3—6个月拔管,拔管后随访6个月至1年。结果 泪道阻塞、狭窄分别为16眼、15眼。其中,泪小管管腔内可见结石者13眼,泪小管管腔内可见息肉者7眼,泪小管管腔内结石和息肉均有者11眼。各段泪道黏膜有黏膜充血、出血、纤维膜形成、瘢痕形成等多种表现,泪小管和泪囊以黏膜充血最常见,鼻泪管以纤维膜形成最常见。结论 泪道内窥镜能在直视下观察泪道阻塞部位以及泪小管管壁情况,对泪小管炎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联合泪小管切开治疗慢性泪小管炎有较大价值。
【关键词】泪小管炎;泪道内窥镜;泪道激光;泪小管切开;置管术
泪小管炎为泪小管的慢性炎症,单独发生者多由于泪小管与泪囊连接部或泪总管阻塞,且多由沙眼衣原体、放线菌、白色念珠菌或曲霉菌等感染引起的慢性炎症[1]。一般认为女性较男性发生率高[2]。泪小管炎的临床特征,多表现为泪点发红、凸起,泪小管周围红肿,压迫下睑鼻侧皮肤时有黏液脓性分泌物或结石自泪小点溢出[3]。泪小管炎在眼科临床相对少见,并且与其他眼部疾病也可有相似的临床表现,故而经常被误诊。传统的泪囊碘化油造影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对于泪囊炎患者的诊断非常有用,但对于泪小管和泪总管这些结缔组织的检查相对薄弱。随着电子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及其优势的显现,内窥镜已开始广泛应用于医学各个领域,特别是现在泪道内窥镜做得非常灵巧,管径很细小,通过显示器放大作用,可清晰窥见泪道粘膜情况,观察到泪道内微小改变,了解泪道狭窄或阻塞的部位、性质、有无炎症、结石、息肉等情况。本文主要从泪道内窥镜的角度对泪小管炎的诊断,阻塞部位黏膜的情况、炎症、结石大小,有无息肉组织,及通过泪道激光、置管联合泪小管切开术,进而评价泪道内窥镜的应用价值及诊断治疗的效果。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是回顾性病例研究。回顾性分析2017年01月至2018年03月在唐山市眼科医院就诊的31例31眼泪小管炎患者。其中男8例,女23例,年龄46~80(65.59_+9.54)岁,病程1~11(5.32+2.77)月。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溢泪、分泌物增多症状。入选标准:(1)符合泪小管炎临床诊断标准;(2)无严重的全身器质性疾病及精神性疾病;(3)既往无泪道外伤、手术、泪囊炎等病史;(4)术前经耳鼻喉科会诊排除鼻部的畸形或疾病。所有手术由同一名手术者完成,所有患者均完成3月的随访。
1.2 方法
1.2.1 术中所用设备是套管式内窥镜与两腔的口径为0.9毫米的内窥镜检查套管、内窥镜补偿器及返流阀组装,灌注端接灌注管及装有灭菌注射用水的注射器,泪道窥镜镜头连线与仪器接口对接,光源线与镜头连接。
1.2.2术前告知患者泪道窥镜检查的意义和要点,取得患者的配合,从而提高检查的准确性。评估患者眼部及泪道情况,对年老体弱患者需仔细询有无心脏病、高血压等病史,检查中密切观察患者的表述,针对突发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1.2.3 术前准备:术前患者去枕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丙美卡因、副肾上腺素湿纱布填塞术侧鼻孔,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利多布比卡因2mL筛前滑车下神经及眶下神经阻滞麻醉。
1.2.4 手术方式: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泪小点扩张器扩张上下泪小点,顺泪道方向插入泪点,沿泪道逐步向前,在显示器屏直视下再沿着泪小管的方向、边插入边进行检查观察泪小管管壁情况,是否有结石存留、结石大小及位置,是否有息肉、增生纤维组织等。探查患侧泪小管后,再探查另一侧泪小管、泪总管、泪囊、鼻泪管,内窥镜观察过程中由助手通过注水通道注入生理盐水维持灌注。距泪小点2mm平行睑缘切开皮肤2mm、深达泪小管,继续清理管内结石、息肉、出血。带记忆导丝探针辅助下自上下泪小管置入泪道引流管,自鼻腔结扎泪道引流管断端。10-0可吸收缝线经皮肤一泪小管壁前唇、后唇一皮肤间断缝合切口。
1.2.5 术后检查:术后定期复查冲洗泪道,冲洗通畅,泪道引流管保留3~6个月后拔出。
1.2.6 疗效评价:治愈:泪道冲洗通畅,溢泪、溢脓症状消失;好转:泪道冲洗通而不畅,溢泪、溢脓症状减轻;无效:泪道冲洗不通畅,溢泪、溢脓症状无改善。
2 结果
2.1泪道管壁情况:泪道黏膜有黏膜充血、出血、纤维膜形成、瘢痕形成等多种表现,泪小管和泪囊以黏膜充血最常见,鼻泪管以纤维膜形成最常见。泪道阻塞、狭窄分别为16眼、15眼。其中,泪小管管腔内可见结石者13眼,泪小管管腔内可见息肉者7眼,泪小管管腔内结石和息肉均有者11眼。
2.2所用患者术后3月拔管,随访5月,其中30例治愈,溢泪、溢脓症状消失、冲洗泪道通畅,治愈率97%;l例好转,仍有溢泪症状、无溢脓、冲洗泪道通而不畅,好转率3%;未有无效患者。
3 讨论
泪小管炎临床上误诊较多。有报道误诊为角结膜炎、干眼症等,多由于我们认识不足,忽视泪道的改变。泪小管炎多伴有泪小管结石、息肉。如未行泪小管切开,只能排出一些较小的结石,对于息肉、较大结石而无法处理,从而未解除泪小管内梗阻因素。李泽宜等[4]认为泪小管切开排石或泪道置管,对扩张的泪小管脓腔未能根治,泪小管壁的慢性炎症仍然存在,溢泪、溢脓症状未能根除。熊海波等[5]认为泪小管切开患者,泪小管切口有自行闭合可能,影响泪小管脓肿引流,导致术后复发。Varma等[6]曾经指出,要治疗泪小管炎,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原则是必须将泪小管壁中的结石清除干净。于是我们考虑泪小管切开联合置管,彻底切除结石的同时促使泪小管切口持续开放、充分引流,保留泪小管通道功能,减少术后因泪管闭塞引起的溢泪,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治愈率。
泪道内窥镜最大的优点是可以直接观察到泪道内病变的部位,从而做出最直观、准确的诊断;可以在泪道的狭小空间内进行可视化的操作,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泪道内窥镜下微创手术已成为治疗泪道疾病的新型手术。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存在以下优点:(1)泪道内窥镜直视下可明确诊断、探查泪道全程,可避免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及假道形成,冲洗液可确切冲刷泪小管内的脓液;(2)泪道内窥镜可明确显示泪小管结石、息肉的位置,处理完一侧泪小管结石、息肉,还可探查另一侧泪小管,及发现泪囊内是否有残留结石,避免了漏诊、结石及息肉残留,可彻底清除结石及息肉;(3)置入硅胶引流管安全、性质稳定,既将泪小管炎症病灶和结石清除,又缝合修复泪小管的切口,防止泪小管瘢痕形成阻塞泪道。
综上所述,泪道内窥镜联合泪小管切开+置管术对明确泪小管管壁情况及治疗泪小管炎,是一项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葛坚.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4
[2] 刘爽,陶海,王伟.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国际眼科杂志2008;8(1):140—143
[3] 徐亮,吴晓,魏文彬.同仁眼科手册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117—118
[4] 李泽宜,蔡建毫,周元升,等.泪小管部分管壁切除置管重建术治疗泪小管炎.临床眼科杂志2014;22(4):340—343
[5] 熊海波,潘山,易泰松.泪小管切开联合硅胶管植入治疗泪小管炎观察.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4;32(8):1013—1014
[6] Varma D,Chang B,Musaad S.A case series on chronic canaliculitis.Orba 2005;24(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