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患儿 女,3月龄,因“喂养困难、体重不增3个月,发现重度贫血1 d”就诊,患儿生后1 d起病,以喂养困难、肌张力低、体重不增、发育迟缓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输血依赖性贫血、高乳酸血症,于8月龄死亡。基因检查示COX10基因存在c.674C>T(p.Pro225Leu)纯合变异,父母为杂合子,诊断为COX10基因变异相关细胞色素c氧化酶缺陷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剂呋喃酮C-30对鲍曼不动杆菌菌毛和生物被膜的影响,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鲍曼不动杆菌标准菌株(ATCC19606)建立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呋喃酮C-30的最低抑制浓度;观察10 μmol/L呋喃酮C-30处理后,鲍曼不动杆菌生物被膜形成、菌毛结构和蹭行运动的变化;检测菌毛和生物被膜编码及调节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呋喃酮C-30最小菌浓度为64 mg/L;与对照组相比,呋喃酮C-30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减低(0.690±0.104比0.997±0.134,t=8.118,P<0.05),菌体周围无明显菌毛结构,且蹭行运动圈直径明显减小(7.675±1.061比5.808±0.474,t=4.306,P<0.05);呋喃酮C-30下调所有检测基因的表达,尤其是csuA/B、csuE、BfmR基因显著降低。结论呋喃酮C-30显著抑制鲍曼不动杆菌菌毛结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并削弱鲍曼不动杆菌的蹭行运动能力,为治疗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的策略。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呋喃酮C-30 菌毛,细菌 生物被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淋巴细胞比值(C-reactive protein to lymphocyte ratio, CLR)对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associated pneumonia, 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聊城市光明眼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患者入院后次日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及淋巴细胞水平。比较SAP组患者与非SAP组基线临床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SAP的独立预测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评估CLR对SAP的预测价值。结果共纳入479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CLR中位数为3.69×10-9,81例(16.9%)发生SAP。高CLR水平组SAP发生率显著高于低CLR水平组(26.7%对7.1%;P=0.001)。单变量分析显示,SAP组与非SAP组年龄、心房颤动、吞咽困难、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卒中病因学分型、白细胞计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以及CL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CLR可作为SAP的独立预测因素(优势比3.472,95%置信区间1.431~14.706;P=0.013)。ROC曲线分析显示,CLR预测SAP的曲线下面积为0.735(95%置信区间0.693~0.774;P<0.001)。最佳截断值为6.14×10-9,此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9.1%和72.6%。结论基线CLR较高可预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SAP风险。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肺炎 C反应蛋白 淋巴细胞计数 危险因素 生物标志物 试验预期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中国版(2020)和美国放射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版(2017)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TIRADS)对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分层评估的诊断效能,验证中国版TIRADS的价值。方法以组织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分别采用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浅表器官和血管学组与中国甲状腺与乳腺超声人工智能联盟(China,C)制定的C-TIRADS和ACR-TIRADS对2015年1月至2021年3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1 306例患者的1 389个甲状腺局灶性病变的恶性风险度进行回顾性评估,分析两种TIRADS诊断效能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1 389个甲状腺局灶性病变中,良性结节973个,恶性结节416个,C-TIRADS 4C和ACR-TIRADS 5准确度最高。以C-TIRADS 4C和ACR-TIRADS 5为最佳截断值对甲状腺结节评估效能进行分析,其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87.39%、89.92%、75.00%、95.38%、0.89和85.58%、91.88%、81.84%、93.71%、0.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TIRADS和ACT-TIRADS对甲状腺结节恶性风险分层评估有很好的诊断效能;C-TIRADS 4C的诊断效能与ACR-TIRADS 5的诊断效能相当。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恶性风险 甲状腺成像报告和数据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Myc调控的微小RNA(miRNA,miR)表达及其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慢病毒构建c-Myc低表达的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分为c-Myc沉默组、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对不同MDA-MB-231细胞进行miRNA测序,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验证具有显著差异的hsa-let-7a、hsa-let-7c、hsa-let-7d、hsa-miR-34c和hsa-miR-98在细胞中的表达,及20例三阴性乳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Myc和hsa-let-7a的表达水平。采用方差分析、Sidak方法比较多组差异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Myc沉默组中有126个miRNA存在显著差异,其中84个显著上调,42个显著下调。RT-qPCR验证发现与对照组比较(1.007±0.128,1.003±0.084,1.008±0.138,1.013±0.184,1.009±0.148),在c-Myc沉默组中,hsa-miR-34c(0.693±0.167,F=6.825,P<0.05)、hsa-miR-98下调(0.737±0.145,F=5.260,P<0.05),hsa-let-7a(1.474±0.349,F=7.081,P<0.05)、hsa-let-7c(1.630±0.485,F=7.387,P<0.05)、hsa-let-7d上调(2.104±0.636,F=11.370,P<0.05)。结论c-Myc调控let-7a、let-7c、let-7d、miR-34c和miR-98影响三阴性乳腺癌侵袭转移。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c-Myc c-Myc/微小RNA簇 hsa-let-7a-5p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腱糖蛋白C(TN-C)变化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N-C水平。观察组治疗90 d后,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将mRS≤2分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mRS>2分纳入预后不良组,分析血清TN-C与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TN-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90 d治疗后,81例(69.83%)脑出血患者预后良好,35例(30.17%)患者预后较差。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患者间血肿体积、NIHSS评分、血清TN-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烟史、年龄、高血压病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N-C水平、NIHSS评分是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当血清TN-C为82.80 μg/L时,其预测脑出血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2(95% CI:0.772~0.932),灵敏度为0.870、特异度为0.701。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TN-C水平高于健康者,且具有良好的预后评估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腱糖蛋白C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的肝脏疾病以及其不同阶段中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 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进行动态检测,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鉴别肝病患者,对肝病进行有效的早期干预,防止肝病向肝硬化乃至肝癌发展。方法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间肝病门诊及肝病科住院部HBSAg阳性标本(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共65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保健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各项身体指标均正常的受检者6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实施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项目的检测。结果观察组血清中hs-CRP含量(16.17±4.73)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5±0.5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13,P<0.001)。肝癌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明显高于肝硬化、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P<0.001),肝硬化患者血清中hs-CRP含量高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P<0.001)。结论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的肝脏疾病患者hs-CRP表达异常,不同的肝脏疾病患者hs-CRP表达不同,能够较为理想地反映肝病的良恶与病变程度,具有及时、准确地诊断鉴别肝病患者、观察临床疗效与判断预后的重要价值。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乙型肝炎病毒 肝病 免疫荧光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2型糖尿病伴随牙周炎病人的检验中C反应蛋白的检验价值。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49例2型糖尿病伴随牙周炎病人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49例单纯糖尿病的病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临床指标进行检验对比。结果:对照组病人的C反应蛋白血清CRP水平与实验组相比明显更低,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存在临床对比意义(P

  • 标签: C反应蛋白 慢性牙周炎 2型糖尿病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肺部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新生儿肺部感染患者共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择50例的健康新生儿,均进行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的检测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肺部感染治疗中应用具有前瞻性意义,可通过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而对新生儿肺部感染进行预测,并对抗生的使用进行指导和调节,值得推广。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新生儿肺部感染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方案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选为实验组的研究对象,同时接受健康体检的50例儿童作为对照组的研究对象。均实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通过分析检测结果,准确判断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数据表现,一方面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进行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有效预防,引起家长对于疾病的重视程度。结果:实验组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检测结果的指标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家长诊疗服务满意度普遍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中,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测诊断方案的应用价值颇高,广泛推广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大提高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诊断的准确率,根据各项检查结果、检测数据,结合不同患儿的具体病情,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治疗途径,实现诊疗计划的全面落实,充分保证患儿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尤为重要,也是广大医务人员的职责所在,医院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形象,诊断工作、诊疗服务的存在价值会更高。

  • 标签: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常规检测 小儿细菌感染性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认知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于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门诊或住院的首诊或复发未用药的双相抑郁患者作为研究组(24例),经过匹配后非双相抑郁症患者为阳性对照组(24例),健康人群为阴性对照组(24例)。收集各组一般情况、认知功能、生化检验等资料,采用Sprearman回归分析血浆hs-CRP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分为(40.37±4.18)分,低于阳性对照组[(44.37±4.07)分]和阴性对照组[(49.72±3.27)分],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376,P<0.05);研究组hs-CRP、白细胞介6(IL-6)水平高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0.273、7.378,均P<0.05),且阳性对照组hs-CRP、IL-6水平均高于阴性对照组(t=3.380、2.214,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hs-CRP(r=-0.56,P<0.05)、IL-6(r=-0.34,P<0.05)水平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MCCB评分呈负相关。结论双相障碍抑郁患者认知功能下降,hs-CRP等炎性因子升高,且炎性因子水平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

  • 标签: 双相型障碍 抑郁障碍 C反应蛋白质 炎性介质 认知功能 抑郁症 白细胞介素6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龄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开展萧式双C护理模式的效果及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高龄脑梗死患者76例,随机数字分配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38)和观察组(n=38)。对照组开展专科运动训练+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开展专科运动训练+萧氏双C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FMA)、日常生活能力(BI)、神经功能(NIHSS、MMSE、MoCA)、睡眠质量(PSQI)、负性情绪(SAS、SDS)。结果对照组FMA评分(62.15±3.47)分,低于观察组(76.39±3.17)分,观察组肢体运动功能较高(P<0.05);对照组BI评分(61.32±8.34)分,低于观察组(74.59±8.47)分,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较强(P<0.05);对照组NIHSS、MMSE、MoCA评分依次为(10.12±2.35)分、(21.62±3.19)分、(20.67±3.51)分,观察组依次为(5.32±1.22)分、(25.87±3.24)分、(24.95±3.47)分,观察组神经功能较优(均P<0.05);对照组PSQI总分为(10.15±1.73)分,观察组为(8.52±1.45)分,观察组睡眠质量佳(P<0.05);对照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5.57±4.35)分、(47.95±3.69)分,观察组依次为(40.29±4.63)分、(41.16±3.27)分,观察组负性情绪较低(均P<0.05)。结论萧氏双C护理模式应用于高龄脑梗死患者护理工作中优势明显,对患者运动能力、生活能力、睡眠质量及情绪引导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脑梗死 萧氏双C护理模式 肢体运动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腱糖蛋白C(TN-C)变化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6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TN-C水平。观察组治疗90 d后,使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将mRS≤2分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mRS>2分纳入预后不良组,分析血清TN-C与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血清TN-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90 d治疗后,81例(69.83%)脑出血患者预后良好,35例(30.17%)患者预后较差。预后良好与预后不良组患者间血肿体积、NIHSS评分、血清TN-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吸烟史、年龄、高血压病史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TN-C水平、NIHSS评分是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当血清TN-C为82.80 μg/L时,其预测脑出血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52(95% CI:0.772~0.932),灵敏度为0.870、特异度为0.701。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清TN-C水平高于健康者,且具有良好的预后评估价值。

  • 标签: 脑出血 腱糖蛋白C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噬介导的乙型脑炎重组DNA疫苗对BALB/c小鼠体内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免疫相关功能的影响。方法取健康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配成5组,分别用pcDNA3.1(+)空载体、pJME质粒、pJME-LC3重组质粒肌注免疫小鼠,并使用无菌PBS肌注作为空白对照组,乙型脑炎减毒活疫苗腹腔注射作为阳性对照组,免疫注射共3次,每次间隔2周,末次免疫2周后无菌取小鼠脾脏,研磨后从单细胞悬液中分离DCs,使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重组质粒在DCs中的表达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DCs表面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Ⅱ,MHCⅡ)的表达水平以及小鼠脾脏DCs摄取FITC-Dextran后的平均荧光强度;CCK8法检测分析不同免疫组DCs对同种异体小鼠脾脏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效果。结果相对于其他免疫组,pJME-LC3实验组大量DCs胞质中可见质粒编码蛋白表达;pJME-LC3实验组免疫鼠脾脏DCs摄取FITC-Dextran的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免疫组(P<0.05);pJME-LC3组小鼠成熟DCs表面MHCⅡ分子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进一步研究发现pJME-LC3组小鼠脾脏DCs对同种异体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刺激增殖能力高于其他免疫组(P<0.05)。结论pJME-LC3重组质粒可以促进免疫鼠脾脏DCs抗原提呈以及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提示自噬介导的乙型脑炎重组DNA疫苗可能通过影响BALB/c小鼠DCs功能促进免疫效应。

  • 标签: 乙型脑炎 DNA疫苗 树突状细胞 自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肌电图(EMG)检查是否可以预判C5神经根麻痹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接受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897例,术后发生C5神经根麻痹的患者51例,其中男41例,女10例,年龄(59.3±8.2)岁。记录术后C5神经根麻痹发生时间、受损后三角肌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损伤后EMG的变化;结合患者的肌力恢复情况,将患者分为完全恢复组、部分恢复组和没有恢复组;并按损伤后不同的时间点(≤6周、6周至6个月及≥6个月)进行亚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结果共27例术后C5神经根麻痹患者接受了连续的EMG检查。在损伤≤6周的EMG检查中出现≥+2的纤颤的患者,其肌力将不太可能恢复,阳性预测值(PPV)为89.3%。损伤后6周至6个月间进行的EMG检查,与部分恢复组的患者比较,完全恢复组的患者检测到正尖波(55.6%和0%)的可能性更小(Fisher精确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募集相异常(88.9%和0.0%)的可能性更低(Fisher精确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更少出现运动单位电位(MUAP)时限增宽(66.7%和0.0%,Fisher精确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后6周至6个月在检查中的募集相检测为干扰相的患者有可能完全恢复的PPV为89.7%。结论EMG可早期识别并预判C5神经根麻痹后可能出现的完全、部分或没有恢复等情况,对于早期判定功能不可能恢复的C5麻痹至关重要。

  • 标签: 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颈5神经根麻痹 肌电图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C反应蛋白(CRP)浓度变化与血常规联合检测,在感染性发热疾病诊断中,提供可靠的实验室诊断指标。避免滥用抗生。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5月来我院诊治的感染性发热患者80例,根据其血常规检测中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C反应蛋白浓度变化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80例感染性发热患者中,有49例属于细菌感染,31例属于病毒感染。并且有43例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明显升高。细菌感染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浓度明显高于病毒感染患者。结论 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能提高细菌感染者的检出率,做好区分细菌感染以及病毒感染工作,减少不必要的抗生应用,这种诊断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C反应蛋白(CRP)与血常规联合检测,感染性发热患者,细菌感染,病毒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肺部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6月间收治的56例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取同期50例健康人士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人员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另外,比较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单一诊断及联合诊断灵敏度以及特异性。结果 研究组血清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血清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肺部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区分小儿感染类型中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验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6月至2021年7月本院收治的40例细菌感染患儿与40例病毒感染患儿作为本研究的探究对象,回顾病例,2组患者均开展血常规联合C-反应蛋白(CRP)检验,对比两组相关检验指标。结果:CRP、WBC相比,细菌感染者高于病毒感染者,P

  • 标签: 小儿感染类型 CRP WBC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肽与糖化血红蛋白检验诊断糖尿病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39例糖尿病病人,为研究组,并选健康人士40例为对照组,均行血糖、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对比血糖、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结果: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血糖,血清C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P

  • 标签: 糖尿病 血清C肽 糖化血红蛋白 空腹血糖 餐后2h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