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并发口腔溃疡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8月收治的82例头颈部肿瘤放疗并发口腔溃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予以整体性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同级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口腔溃疡的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更短,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并发口腔溃疡进行护理干预,采取整体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更好,值得推广使用.关键词头颈部肿瘤;口腔溃疡;整体性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1469-02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CT血管成像(CTA)扫描中Z轴自动管电流调制技术(ATCM)对图像质量、辐射剂量的影响。方法86例头颈部CT增强血管成像的病例,采用常规扫描成像(固定管电流)和Z轴ATCM成像各43例。常规成像组中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39.70岁,平均年龄50岁。ATCM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3岁。由2位有经验的影像专业人员分别评价图像质量.比较单次扫描的CT剂量加权指数(CTDIvo1)、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在扫描范围、扫描参数(kV、mAs、p、TH等)、造影剂注射速率、注射部位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两种扫描方法的成像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Z轴ATCM的DLP是常规扫描成像法的0.74倍。结论采用Z轴ATCM能明显降低总曝光量和累计DLP,有效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在我院2018年3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作为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①护理前,组间SAS评分及V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调查满意度,干预组为96.7%,对照组为80%(P<0.05)。结论 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实施综合护理,可缓解焦虑情绪,减轻疼痛,且患者满意度高。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路径在头颈部肿瘤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展开探究。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6月于本院接收护理的70例头颈部肿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对照组病人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对照组前提下,加入临床路径,并比较对照组与研究组病人的基本情况、并发生发病率。结果 实验表明,放疗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具有显著效果。研究组病人中,健康知识掌握评分(80.60±6.92)分,心理状态评价(86.38±8.20)分,住院时间(3.20±0.58)d, 2例病人伴随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6.10%;对照组病人中,健康知识掌握评分(55.86±4.27)分,心理状态评价(63.29±3.31)分,住院时间(7.49±1.66)d,5例病人伴随并发症,发生率为14.92%。进而,研究组与对照组差距较大,(P<0.05)。结论 放疗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具有显著效果的同时,改善了病人的临床症状,应在临床上长期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头颈部毛母质瘤的MSCT及MRI表现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确诊的头颈部毛母质瘤患者的临床及CT、MRI影像表现。其中女性7例,男性4例;年龄1~55岁,中位年龄16岁;病程1周 ~3年余不等。7例行MSCT检查(其中5例为CT平扫,2例为CT平扫加增强),4例行MRI检查(均为MRI平扫)。结果 MSCT及MRI均表现为紧邻皮肤的皮下脂肪内的混杂密度/信号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楚,11例均呈类圆形或椭圆形,10例无分叶,1例浅分叶;5例合并钙化(CT呈更高密度,T1WI及T2WI呈低信号),1例为全瘤钙化;4例周围可见少许条索影(CT呈高密度,T2WI呈高信号),5例邻近皮下脂肪模糊;增强扫描2例病灶均呈不均匀性轻中度强化。结论 在MSCT或MRI图像上看到紧邻皮肤的皮下脂肪内,含有钙化的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晰,CT密度混杂(等/稍高/稍低),T1WI呈等、T2WI呈等-稍高信号、T2WI压脂呈高信号,周围脂肪间隙模糊伴条索影,增强扫描呈不均匀性轻中度强化时,应考虑到毛母质瘤的可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应用营养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110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55例应用常规干预,试验组55例应用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护理满意度和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放疗第4周和放疗后出现营养不良状况的比例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54%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0.00%,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7.27%低于参照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21.82%,P<0.05。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应用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放疗的不良症状,对患者治疗和预后恢复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护理中应用营养干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于我院接受头颈部肿瘤放疗的患者110例,按照1:1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55例应用常规干预,试验组55例应用营养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状况、护理满意度和不良症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放疗第4周和放疗后出现营养不良状况的比例低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54%低于参照组护理满意度80.00%,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7.27%低于参照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21.82%,P<0.05。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应用营养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营养不良状况,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放疗的不良症状,对患者治疗和预后恢复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在老年急性脑梗死(ACI)诊断中联合应用头颈部联合血管超声,并分析其对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68例老年 ACI 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头颈部联合血管超声检查,以DSA 检查为依据,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本组68例患者,经DSA确诊阳性56例,阴性12例,头颈部联合血管超声诊断阳性57例,阴性11例,诊断灵敏度为98.21%,特异度为83.33%,准确度为95.59%,与确诊结果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颈部联合血管超声能够有效评估老年ACI患者的颈动脉狭窄情况,诊断效能较高,值得推广。
简介:[目的]分析早期功能锻炼路径对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张口困难和颈部活动受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38例,依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制订早期功能锻炼路径表,观察组病人每个阶段均进行相应功能锻炼,分析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颈部活动受限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病人均得到随访,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病人张口困难发生率(7.7%)和颈部活动受限发生率(15.4%)显著低于对照组(30.7%、38.9%),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可信度检验,Cronbach’ɑ=0.82,结构效度为0.71,观察组病人对医疗护理满意度(92.54分±7.3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2.64分±7.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颈部烧伤并吸入性损伤病人开展早期功能锻炼,能够明显改善病人颈部活动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37例SAH患者急诊行CTA检查,随后均行显微手术夹闭动脉瘤。比较CTA检查结果与手术夹闭时显微镜下所见动脉瘤的大小、部位、瘤颈大小、瘤体指向及与周边重要穿支血管的吻合程度。结果37例SAH患者中CTA发现42枚动脉瘤,手术夹闭39枚,1例术中发现CTA所见动脉瘤为动脉圆锥,2枚动脉瘤为非责任病变且较小,均未予处理,定期复查,CTA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与手术所见吻合,诊断符合率97.6%。结论CTA以其经济、快捷、无创和准确的诊断,已成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诊断首选检查方法,其可以3D成像,准确显示动脉瘤的大小、部位、瘤颈大小、瘤体指向及与周边重要穿支血管的关系,显示周边骨性结构与动脉瘤的关系,并模拟手术入路,指导外科手术预案的制定,有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