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本土”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在于谋求幼儿园园本课程与幼儿生活世界相结合,推进幼儿对自我、社会、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与体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它对幼儿亲近社会,尊重、热爱本土文化的目标落实意义重大。我们通过探究幼儿生活的本土教育资源,促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必定会使本土文化的精髓在孩子们心中播种,生根,发芽。
简介:摘 要:随着教育的改革不断推进,国家的教育资源也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在幼儿园教育素质改革推进的过程之中,也会面临着由于资源的开发导致当地的课程资源不够充足的问题,甚至因此限制了幼儿的发展。因此如何开发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并且将已有的课程资源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值是许多教师在具体授课过程中的主要教学目标。另一方面教师也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有力的促进新课改的实施,进一步推动幼儿园园本教育的进步,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方式。本文对幼儿园园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进行简要的分析,促进幼儿园园本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幼儿的全方位发展和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简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十五”期间,我园承担了课题“绿色教育课程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此课题研究立足于本园独特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充分挖掘社会环境中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发、构建了以融“大自然”“大社会”为一体的园本课程,形成了以“绿色开放和谐,活动自主个性”为特色的绿色主题活动体系。“十一五”期间,我园积极申报了“幼儿社会实践活动的研究”课题,力求将开发社区资源作为突破点,丰富并完善园本课程,利用社区资源优化幼儿园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简介:摘要本土文化资源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园本课程即以幼儿园为课程编制主体、自主开发与实施的一种课程,它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课程。园本课程也称为幼儿园本位课程,是指在幼儿园现实的根基上生长起来的、与幼儿园的资源、师资等条件相一致的课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西和县文化底蕴丰富,“仇池古国”遗址有独特的乡土风情和乡土文化,只要能促进孩子的发展,我们就充分进行挖掘和利用。西和县是仇池故里,伏羲生处,是“中国乞巧文化之乡”,拥有国家4A级风景区晚霞湖,有“仇池古国”遗址,还有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社火、山歌、羊皮扇鼓、乞巧文化等,影响深远。西和的饮食文化锅盔、杠子面、罐罐茶等更是闻名遐迩。西和乞巧文化弘扬的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的优良传统更值得发扬光大。因此,西和乡土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将本土文化资源应用于幼儿园课程中使幼儿园的活动更具时效性和地方特色。本土文化资源利用的过程中需遵循开放性、多元性、适用性、经济性原则,利用多种途径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真正做到“教材来源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