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仑伐替尼(Len)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抑制剂(PD-1)(TACE+Len+PD-1组)与TACE联合Len(TACE+Len组)治疗不可切除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的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2月间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TACE+Len+PD-1或TACE+Len治疗的94例中晚期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TACE+Len+PD-1组44例,TACE术后1周内开始给予Len及PD-1抑制剂。Len 8或12 mg/d,口服;PD-1抑制剂200 mg/3周,静脉滴注。TACE+Len组50例,TACE术后1周内开始给予Len。Len 8或12 mg/d,口服。按照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评估肿瘤治疗反应。比较两组间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和不良事件(AEs)的差异,分析PFS和OS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TACE+Len+PD-1组和TACE+Len组的ORR分别为72.8%(32/44)和52.0%(26/50),DCR分别为86.4%(38/44)和62.0%(3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4.25,P=0.039;χ²=7.12,P=0.008);两组的中位PFS分别为7.9和5.6个月,中位OS分别为18.5和13.6个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²=7.91,P=0.005;χ²=4.40,P=0.03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ACE+Len(HR=2.184,95%CI 1.366~3.493)、肿瘤包膜不完整(HR=2.002,95%CI 1.294~3.209)和肝外转移(HR=1.765,95%CI 1.095~2.844)是P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ACE+Len(HR=2.081,95%CI 1.097~3.948)、肿瘤BCLC C期(HR=7.325,95%CI 2.260~23.746)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TACE+Len+PD-1和TACE+Len组间3级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8.6%(17/44)和32.0%(16/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0.45,P=0.501)。结论相较于TACE+Len,TACE+Len+PD-1可提高中晚期HCC患者的肿瘤治疗反应,延长PFS和OS。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后进展期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56例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微创介入科行TACE联合TKI(TACE-TKI)治疗后进展、并且在原TKI治疗基础上行PD-1单抗治疗(信迪利单抗)的HCC患者。每隔6周随访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检查。根据改良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mRECIST)评估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或进展(PD),计算客观缓解率(ORR)及疾病控制率(DCR),统计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对患者分组间的临床基线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以确定DCR的独立影响因素。以Kaplan-Meier法绘制PFS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PFS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确定PFS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共4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男性42例、女性6例,中位年龄为55(29~71)岁,体力状况(ECOG)评分0分24例、1~2分24例,肝功能分级(Child-Pugh分级)A级36例、B级12例。中位随访时间为4.5个月。疗效CR 2例、PR 12例、SD 16例,ORR为29.2%,DCR为62.5%。ECOG评分、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分别是DC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1、P=0.012)。中位PFS为4.1个月(95%CI 2.7~5.4个月),ECOG评分是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42)。70.8%(34/48)的患者发生了不同级别TRAEs,其中Ⅲ~Ⅳ级TRAEs发生率为22.9%(11/48)。结论在TACE联合TKI治疗后进展期HCC患者中,进一步行PD-1单抗治疗是安全的,ECOG评分0分的患者可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在内毒素脂多糖(LPS)诱导脓毒症大鼠肠黏膜损伤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腹腔注射LPS构建脓毒症大鼠模型;用HMGB1抑制剂EP溶液40 mg/kg干预来观察HMGB1在脓毒症中的作用,同时设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制模后72 h后取各组大鼠腹主动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黏膜屏障通透性血浆标志物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DAO)水平;光镜下观察小肠组织黏膜病理学改变并进行肠黏膜损伤评分(Chiu评分),透射电镜下观察小肠上皮超微结构改变;用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肠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封闭蛋白(Occludin)、炎性因子HMGB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核转录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小肠组织病理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LPS组小肠组织黏膜明显水肿,部分腺体不完整,白细胞浸润增多,微绒毛缺失,排列紊乱,紧密连接数量较PBS对照组明显减少;LPS组黏膜屏障通透性血浆标志物D-乳酸和DAO水平、炎性因子HMGB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NF-κB p65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均较PBS对照组明显升高,小肠组织中Occlud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PBS对照组明显降低,提示脓毒症大鼠小肠组织肠黏膜屏障损伤,通透性增加,且结构受损。而给予HMGB1抑制剂EP干预后,LPS诱导的小肠组织肠黏膜屏障损伤得到明显改善,表现为:EP干预组小肠组织Chiu评分及血浆D-乳酸和DAO水平均较LPS组明显降低〔Chiu评分(分):1.60±0.48比3.40±0.48,D-乳酸(mmol/L):3.30±0.22比5.30±0.16,DAO(U/L):23.66±0.97比30.47±1.11,均P<0.05〕,且小肠组织中Occlud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LPS组明显升高〔Occludin mRNA(2-ΔΔCt):0.82±0.05比0.37±0.08,Occludin蛋白(Occludin/β-actin):1.04±0.09比0.75±0.11,均P<0.05〕,而炎性因子HMGB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较LPS组明显降低〔HMGB1 mRNA(2-ΔΔCt):1.63±0.10比3.57±0.10,HMGB1蛋白(HMGB1/β-actin):1.40±0.07比1.87±0.07;NF-κB p65 mRNA(2-ΔΔCt):1.47±0.09比2.62±0.13,NF-κB p65蛋白(NF-κB p65/β-actin):1.24±0.14比1.60±0.13,均P<0.05〕。结论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损伤,通透性增加,且结构受损,其机制可能是炎性因子HMGB1表达上调并促进其下游信号分子NF-κB激活,从而介导了炎症级联反应,导致肠黏膜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专业一年级学生参加新生研讨课《健康与护理》后的真实体验,为进一步优化课程设置提供建议。方法2018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复旦大学护理学院2017级本科1年级已完成《健康与护理》课程的学生为访谈对象。采用焦点团体访谈法对10名参与该课程的学生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七步资料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主题。结果在课程设置特点方面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前沿性、形式多样性和趣味性。在教学方法对学生职业认同的影响方面,提炼出5个主题,分别是提升了学生的职业认知评价、强化了学生的社交技能、提高了学生社会支持、增强了学生的挫折应对能力和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反思。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影响方面提炼出2个主题,分别是促进团队合作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对课程的建议方面,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考核方式有待完善、获取专业资料途径有待拓展、小组汇报时间和主题数量有待完善。结论新生研讨课使学生在职业认同和综合素质方面受益,同时该教学法存在改进空间,需要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