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颌骨原发性骨淋巴瘤(primary bone lymphoma,PBL)临床特点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4月符合纳入标准的14例颌骨PB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病年龄、性别、部位、主诉及影像学表现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颌骨PBL患者中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范围4~79岁,中位年龄56岁;上颌骨单发6例,下颌骨单发7例,同时累及上颌骨和下颌骨1例;12例以局部肿物为主诉入院,2例主诉口内肿物伴黏膜表面溃疡或脓肿形成;4例伴牙松动,3例有患侧牙痛史,2例有唇颊部麻木症状,1例出现发热及盗汗等全身症状。影像学表现为溶骨型骨质破坏者8例,混合型4例,硬化型1例,囊状型1例;1例伴骨膜反应,12例见明显肿块,且以骨质破坏程度轻而软组织肿块范围大为特征。结论颌骨PBL常见于中老年男性,上下颌骨均可累及。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可出现牙痛、牙松动及感觉异常等常见牙体或牙周症状,但软组织肿物体积大而骨质破坏程度轻的影像学特点可作为其与骨髓炎、鳞状细胞癌及骨肉瘤等疾病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简介: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高血循肌间血管瘤(IMH)的CT、MRI(包括磁共振动态增强)的表现特征与病理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分析2001-2013年间18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口腔颌面部IMH患者的术前影像学资料.其中男3例,女15例,年龄5-57岁,平均年龄33.4岁.结果:CT、MR图像显示,6例患者累及多块肌肉,12例累及单块肌肉.好发于咬肌(6例)及舌体(6例).3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高血循病变,磁共振动态增强的SI-time曲线为Ⅱ型:早期快速强化后出现平台期,病理分型为毛细血管型2例、混合型1例.15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低血循病变,SI-time曲线为Ⅰ型,病理分型为海绵血管型.4例发现静脉石.结论:IMH的CT、MR影像学表现及其SI-time曲线分型,能进一步帮助诊断其病理分型。
简介:口腔颌面部的血管瘤占全身血管瘤的60%[1]。其中70%在出生后不久就发生。绝大多数在1岁以内出现红色病损,随婴儿生长而迅速增大。可明显影响患儿颌面外形。我科利用抗肿瘤药平阳霉素有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促进血管瘤消退的作用,且副反应小的优点,自1991年6月至1999年10月采用平阳霉素局注加冷冻治愈颌面部血管瘤35例。随访观察最长1例已达8年余,无1例复发。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35例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最小35天,最大60岁,其中6个月至11个月22例。混合性血管瘤20例,海绵状15例。瘤体面积最小1.5×1.3cm,最大1例占据一侧舌体并波及口底、舌根部。其余34例分别位于腮腺区9例,上唇面颊区8例,下唇颏部区5例,舌体舌腹区7例,硬腭区3例,软腭区2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颌面部外伤的发患者群特征、致病因素、临床损伤特征以及预后,以有效预防该疾病发生,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改善预后。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的30例口腔颌面损伤的救治情况分析。结果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21~40岁是发病高峰年龄段,主要致病原因为交通事故伤,其次为坠落伤、打架斗殴伤;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多为多部位损伤,其中唇区、颊区以撕裂损伤常见。结论男性青壮年成为颌面损伤高发人群,交通事故是颌面部损伤的主要原因,常造成颌面部多发性骨折并可合并颅脑外伤,颌面部解剖结构特殊,生理功能重要,在处理颌面部损伤时,正确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简介:目的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的治疗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42例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放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采用手术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手术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手术的效果显著,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简介:摘要本研究目的为探讨淋巴反流性塑型性支气管炎(LRPB)的CT淋巴管成像(CTL)的影像学表现。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20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7例确诊为LRPB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影像学资料。7例LRPB患者中,咳嗽和咳痰7例,伴乳糜性胸腔积液4例、小肠淋巴管扩张症和淋巴管瘤各1例。7例均显示淋巴管异常,其直接影像学征象包括气管周围管状或囊状影7例,支气管血管束增厚伴淋巴对比剂反流沉积5例;间接影像学征象主要为淋巴导管梗阻伴随的继发性改变,即胸导管和/或右淋巴导管末端梗阻7例,支气管纵隔干反流或扩张6例、锁骨下干反流或扩张3例和颈干反流或扩张1例;双肺磨玻璃影7例、双肺多发结节影6例、周围间质增厚5例、中轴间质增厚5例。其他胸部表现为“蛙卵征”3例、“铺路石征”2例和单发肉芽肿1例;纵隔异常包括后纵隔及隆突下管状影7例。本研究结果提示CTL在显示淋巴管异常反流等方面可以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可为本病的诊断和鉴别提供重要的影像学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管生成和淋巴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48例结直肠癌患者肿瘤原发病灶及据肿瘤病灶5-10cm的正常对照组织中VEGF-C及D2-40的表达情况。结果VEGF-C在结直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3.263,P<0.001);VEGF-C在有无淋巴转移组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4.300,P<0.001);结直肠癌及正常组织中的L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163,P<0.001);有无淋巴转移组的L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71,P<0.001);VEGF-C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的LV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134,P<0.001)。结论VEGF-C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并可能促进其淋巴管生成及淋巴转移。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为首发症状的儿童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表现,结合文献复习探讨儿童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及肺部CT特征。方法2017年5月武汉儿童医院收治了1例反复气胸经病理诊断为肺淋巴管肌瘤病的10岁女性患儿。本研究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万方医学网收集至今发表的关于儿童淋巴管肌瘤病的文献报道,对检索得到的病例资料进行详细分析。检索词为"lymphangiomyoma"、"lymphangiomyomatosis"、"lymphangioleiomyoma"、"lymphangioleiomyomatosis"、"淋巴管肌瘤病"。检索患儿的纳入标准为:年龄<18岁的个案报道或是病例系列报道。收集的资料包括:患儿的年龄、性别、首次出现的症状、累及的部位、肺部CT的表现、肺组织活检的结果、是否合并结节性硬化症。结果患儿住院40余天后顺利拔管出院,分别于出院后9个月及15个月时再次出现气胸,予以保守治疗后好转。19个月后再次出现左侧气胸保守治疗无好转后再次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1周好转出院。2019年5月门诊复诊,患儿复查胸部X线提示出现明显肺大泡改变,活动后气促加重,日常活动明显受限。通过文献检索,自1966年正式命名为淋巴管肌瘤病以来,共12例儿童病例,7例累及肺组织,国内尚无儿童病例报道。结论儿童淋巴管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呈现年龄相关性的特点,早期的诊断及治疗可改善患儿肺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检测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COX-2、VEGF—C的表达与淋巴管密度(LVD),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0例胰腺癌及相应癌旁组织和12例远处正常胰腺组织中COX-2、VEGF-C的表达及LVD,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胰腺癌组织COX-2、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0%(28/40)和67.5%(27/4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42.5%(17/40)和35.0%(14/40,P〈0.01),也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的8.3%(1/12)和25.0%(3/12)。癌、癌旁及正常胰腺的LVD分别为4.75±2.77、15.20±4.70和1.67±1.15,以癌旁组织最高(P〈0.01)。癌组织COX.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相关;VEGF.C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癌旁组织LVD与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并与癌组织COX-2、VEGF-C表达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胰腺癌新生淋巴管主要存在于癌旁,淋巴管的形成可能有COX-2及VEGF—C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