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当今医学发展的迅猛使癌症告别了过去的“不治之症”的称号,但是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还是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本文以肺癌为研究对象,对肺癌的影像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相信在影像的帮助下,对于肺癌的治疗会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 标签: 肺癌 影像 CT表现 X线表现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认为,纵隔型肺癌有一定的特点,CT和平片相结合是诊断的最佳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骨肉瘤的影像特征,比较X线平片、CT、与MR诊断骨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骨肉瘤的影像表现,18例均摄X线平片和CT扫描、8例行MR检查,对其影像表现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8例中,骨肉瘤的主要病灶位于股骨近端者9例、胫骨近端5例、肱骨近端2例、颌骨1例、锁骨1例。本病的基本征象有骨质破坏、肿瘤骨形成、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术前影像诊断正确率为100%。18例X线表现为成骨型7例、溶骨型5例、混合型6例,CT检查显示骨肉瘤的瘤骨、骨质破坏及软组织肿块优于X线平片,8例行MR检查,MRI清楚显示病灶大小及伴发的改变,增强检查显示病灶均成不均匀强化,肿瘤水肿和软组织肿块均见强化。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最简便而实用的方法,CT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MRI可以更好地显示病变的范围,发现早期病变,三者相结合可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影像信息。

  • 标签: 骨肉瘤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黏液癌(MBC)的X线摄影、磁共振成像(MRI)、超声影像特征;及三种方法在单纯型黏液癌(PMBC)和混合型黏液癌(MMB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0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MBC患者共103枚病变,依据2013年版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标准,按病理结果将病变分为PMBC和MMBC两组,对病变的三种影像表现进行描述、评估和分类,分析其影像特征及差异。结果X线摄影示乳腺纤维腺体组织分类大部分为c类(55/76,72%);93%(71/76)病变表现为肿块:圆形、卵圆形,边缘清楚、微小分叶或模糊的高密度肿块为主;有16枚病变合并可疑恶性钙化;有8例伴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MRI 72枚病变有69枚表现为肿块,T1WI以等、高信号为主(31/72,43%;36/72,50%),T2WI以较高信号为主(54/72,75%);边缘多为不规则和毛刺(53/69,77%);肿块强化以不均匀强化(32/69,46%)和环形强化居多(33/69,48%);时间信号强度曲线以渐进型(41/72,57%)和平台型曲线为主(24/72,33%)。DWI上呈不均匀明显高信号,其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信号略高于正常腺体。7例患者伴有皮肤增厚和乳头凹陷,8例患者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1例患者合并多发肺转移。超声检查74%(72/97)病变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以不均匀低回声为主,边界清晰,后方回声增强,彩色多普勒显示63枚病变(63/97,65%)可测及血流信号。有9例患者伴有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MRI和超声显示PMBC与MMBC两组病灶边缘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MRI显示两组病灶血供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MBC在X线、MRI及超声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全面认识和分析其影像特征能提高诊断正确率并有助于PMBC与MMBC的鉴别诊断。

  • 标签: 乳腺肿瘤 粘液瘤 磁共振成像 乳腺X线摄影 超声
  • 简介:另2例患者CT表现虽为双肺,  4例患者表现为双肺对称分布大片状密度增高影,2例患者表现为双肺非对称性片状密度增高影

  • 标签: 影像学特征 沉积症 症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不明原因肺炎进行影像和病原的检测,总结不同病原体感染的肺炎的临床影像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共42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均进行CT检查,同时采集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病原体培养。比较不同病原体感染的患者的CT影像的特点。结果42例不明原因肺炎中27例为肺炎链球菌肺炎,影像表现为比较隐蔽的微小病变,而且影响中无空洞出现;12为病毒性肺炎,大多数患者的影像有渗出性改变,多累及双侧肺部;出现以小叶分布的毛玻璃影,有的患者还会同时出现网织索条影,小结节病灶和段实变影比较多发;1例为流感引起的肺炎,患者的肺野出现大片状的模糊影,左肺门影增大,结构不清楚;2例为支原体和衣原体肺炎,CT表现为及节段性肺炎,一般从肺门向外延伸,在肺下野比较多见。结论采用影像对不明原因肺炎进行诊断可以初步判断肺炎的类型和发病部位,为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提供依据。

  • 标签: 不明原因肺炎 支原体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粒细胞肉瘤 (granulocyticsarcoma,GS)的影像诊断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 14例经病理证实并资料完整的粒细胞肉瘤住院患者,分析和总结其影像表现特征。结果: 14例患者以儿童、青少年居多,临床症状以肿瘤压迫所致肿胀、疼痛等非特异性为主。 8例患者行 DR检查, 1例检出; 10例行 CT扫描,病灶与肌肉密度比较均呈等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周边较中心强化明显。其中 8例侵及骨质,可见溶骨性骨质破坏及部分硬化灶( 25%); 9例行 MR平扫 ,与肌肉信号比较,不同部位的 GS呈不同的等、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病灶内均存在无强化坏死区,且周边强化程度较中心区域明显。结论: GS的影像表现具有以下特点并提示 GS的生长特性:( 1)病程发展迅速,呈弥漫性生长,边界不清,对邻近骨质呈包裹性生长趋势;( 2)病灶软组织成分 CT上呈等密度, MRI上 T2WI呈高信号, T1WI信号根据部位不同表现不一;( 3)病灶内多存在坏死灶,且增强扫描不均匀强化,病灶周边区域较中心强化程度高;( 4)可同时具有溶骨及成骨两种影像表现,且骨质破坏程度与病程长短无关。

  • 标签: 粒细胞肉瘤 白血病 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正常甲状旁腺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超声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9月至2021年11月郴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HPT)患者、17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患者、117例甲状旁腺正常的受检者的甲状旁腺影像特征资料。结果甲状旁腺正常的受检者下组的检出率为61.5%(72/117),显著高于上组的17.9%(21/11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8例PHPT和17例SHPT的患者分别检出14枚和51枚甲状旁腺。正常甲状旁腺、PHPT、SHPT在回声、有无钙化及血流特征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超声检查可以显示正常甲状旁腺,其下组检出率较上组检出率高。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时,甲状旁腺呈低回声、血供相对丰富。

  • 标签: 甲状旁腺 超声检查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富血供肿瘤的CT及磁共振成像检查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3月至2021年2月2家医学中心收治的53例(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32例、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1例)胰腺富血供肿瘤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21例,女32例;年龄为(48±23)岁。53例病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19例、肾透明细胞癌胰腺转移瘤(PRCC)9例、实性假乳头状瘤(SPTP)8例、胰腺异位副脾(IPAS)7例、浆液性囊腺瘤(SCP)6例、动脉瘤4例]行CT和MRI检查。观察指标:(1)PNET的影像检查表现。(2)PRCC的影像检查表现。(3)SPTP的影像检查表现。(4)IPAS的影像检查表现。(5)SCP的影像检查表现。(6)动脉瘤的影像检查表现。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量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PNET的影像检查表现:19例PNET病人中,1例Von Hippel-Lindau病,8例多发内分泌肿瘤1型,10例神经内分泌肿瘤。19例病人中,16例为单个肿瘤,3例为2个肿瘤;肿瘤位于胰头部9例,胰体尾部10例;肿瘤多为圆形或椭圆形,部分可见浅分叶,边界清楚;4例肿瘤中央有簇样钙化,15例未见钙化;肿瘤长径为(26.7±10.3)mm。19例病人中,1例胰腺萎缩、主胰管节段性扩张,18例未见萎缩,主胰管无明显扩张;2例胆管扩张,17例无胆管扩张。PNET影像检查强化模式为“快进快出”型。(2)PRCC的影像检查表现:9例PRCC病人中,2例为单个肿瘤,分别位于胰颈部和胰体部,7例为多个肿瘤,在胰头、颈、体尾部均可见;肿瘤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单个肿瘤长径为(18.0±5.0)mm,多个肿瘤长径为2.0~50.0 mm。9例病人中,2例胰管可见扩张,7例胰管未见扩张。PRCC影像检查强化模式为“快进快出”型。(3)SPTP的影像检查表现:8例SPTP病人均为单个肿瘤,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胰体尾部4例;肿瘤大部分可见分叶,边界清楚;2例肿瘤未见钙化,6例肿瘤内可见钙化;2例肿瘤未见囊变坏死,6例肿瘤内见囊变坏死;3例肿瘤内未见出血,5例肿瘤内见出血;肿瘤长径为(51.6±11.8)mm。8例病人胰管均未见扩张,邻近脏器受压推移。SPTP影像检查强化模式为“渐进”型。(4)IPAS的影像检查表现:7例IPAS病人均为单个肿瘤,位于胰尾部;肿瘤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1例肿瘤为囊实性,密度不均,为胰尾部副脾合并表皮样囊肿,6例肿瘤为实性,密度均匀;肿瘤长径为(25.5±8.5)mm。7例病人胰管均未见扩张,周围结构清晰。IPAS影像检查强化模式为“渐进”型。(5)SCP的影像检查表现:6例SCP病人均为单个肿瘤,位于胰颈部1例,位于胰体尾部5例;肿瘤为圆形或类圆形,边界清楚;2例肿瘤为囊性,4例肿瘤为实性;肿瘤长径为(35.5±15.4)mm。6例病人中,2例胰管扩张,4例胰管未见扩张。SCP影像检查强化模式为“快进快出”型。(6)动脉瘤的影像检查表现:4例动脉瘤病人均为单个肿瘤,位于胰体部1例,为十二指肠上动脉瘤,位于胰尾部3例,为脾动脉瘤;肿瘤呈圆形,边界清楚;1例肿瘤未见钙化,3例肿瘤边缘钙化;肿瘤长径为(11.3±2.5)mm。4例病人胰管未见扩张。动脉瘤影像检查强化模式为“快进快出”型。结论胰腺富血供肿瘤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表现多样,PNET、PRCC、SCP及动脉瘤强化模式为“快进快出”型,SPTP、IPAS强化模式为“渐进”型。

  • 标签: 胰腺肿瘤 富血供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髁上突的影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9年4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14例肱骨髁上突患者的影像资料,男11例、女3例,年龄2~86[33(22,48)]岁,髁上突位于左侧肱骨8例、右侧肱骨6例。14例患者均行数字化X线摄影(DR),其中6例行多层螺旋CT(MSCT)检查。测量和计算肱骨髁上突的相对长度比(肱骨侧位DR片髁上突长度与髁上突根部肱骨横径比值)、距肱骨内上髁的相对距离比(肱骨髁上突距肱骨髁上的距离绝对值与髁上突根部肱骨横径比值)、体部与肱骨干远端的夹角,观察基底宽或窄、尖端指向以及有无骨髓腔与软骨帽。结果14例患者变异侧肱骨下段前内侧见骨性棘状物突起,相对长度比为0.44±0.13,距肱骨内上髁相对距离比为1.87±0.28,体部向肘关节倾斜或与肱骨干垂直,体部与肱骨干远端的夹角为63.60°±21.20°。14例肱骨髁上突均为宽基底,前端尖细、指向内上髁,骨性突起的境界清楚,密度略低于或基本等同于骨皮质密度,未见软骨帽及骨髓腔。结论肱骨髁上突的特征影像表现为距肱骨内上髁3~8 cm处肱骨下段前内侧,起源于肱骨骨皮质的鸟嘴状或棘状骨性突起,基底较宽,尖端较细并指向肘关节方向,体部向肘关节倾斜或与肱骨干垂直,无骨髓腔与软骨帽。

  • 标签: 肱骨 肱骨髁上突 遗传变异 数字化X线摄影 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 简介:摘要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发生活动性结核病(TB)称为HIV/TB合并感染。与HIV阴性结核病患者相比,HIV/TB合并感染者在胸部影像表现上具有某些特殊表现,如(1)病变范围广泛,好发部位不典型;(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及肺外结核更常见;(3)以渗出、增殖、干酪样坏死等急性病灶为主,且常表现为两种以上形态;(4)纵隔及肺门淋巴结肿大发生率高。熟悉HIV/TB合并感染者胸部影像特征有助于做出及时、正确的诊断,进而有助于及时治疗和减少病死率。本文就HIV/TB合并感染的病理改变以及由此产生的胸部影像(胸部X片、CT)特征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胰管扩张是一种常见的临床表现,其原因多样,以胰管的梗阻性病变为主,胰腺癌、慢性胰腺炎等均可引起胰管扩张,而不同疾病所引起胰管扩张的形态表现也存在差异。本文对能够引起胰管扩张的常见胰腺疾病及其影像特征加以综述。

  • 标签: 胰管扩张 临床原因 影像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隐匿性眼球破裂的CT影像特征。方法横断面研究。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单眼眼外伤患者39例(39只眼)的CT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就诊时疑似眼球破裂伤行手术探查。观察其影像特点及临床表现。结果在手术探查中34例确诊眼球破裂伤,其中有23例(67.65%)术前CT提示眼球破裂。隐匿性眼球破裂在CT图像上主要表现为眼球形态改变(85.29%,29/34)和玻璃体内高密度影(70.59%,24/34),与眼球未破裂者CT图像相比,差异具有统计意义(χ2=10.47,4.85;P=0.007,0.047)。眼球破裂的常见体征是结膜下出血(100.00%,34/34),前房积血(88.24%,30/34)及低眼压(73.53%,25/34)。前房积血和低眼压发生率与眼球未破裂者相比差异有统计意义(χ2=6.89,5.62; P=0.032,0.035)。结论隐匿性眼球破裂患者行CT检查可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眼损伤 眼外科手术 破裂,眼球,隐匿性 体层成像,计算机
  • 简介:脑静脉窦血栓为临床少见的脑血管疾病,好发于青年人,女性多见,死亡率为6%-30%,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以往由于缺乏有效的检查手段,误诊率或漏诊率均较高。近年来,随着诊断意识的提高和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诊断和预后有所改善。在本文中,笔者将对我院1999年1月-2008年8月经MRI和MRV明确诊断的8例脑静脉窦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临床表现与影像相结合对该病早期诊断的价值。

  • 标签: 窦血栓形成 颅内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脑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结核的CT和MRI影像特征。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我院收治的51例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CT和MRI资料进行分析,对影像特征进行分析,对比两者作用。结果CT和MRI在骨质、椎间盘破坏、椎旁肿块或者脓肿的检查中结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MRI在硬膜囊外或者椎管侵犯、韧带下扩散、骨膜强化的诊断中,诊断率明显高于CT,结果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CT在钙化诊断中结果明显优于MRI,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CT和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有重要的作用,可全面反映脊柱结核的影像特征,有助于进行诊断和鉴别。

  • 标签: 脊柱结核 CT MRI
  • 简介:摘要肺部感染为儿童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威胁患儿身体健康,其主要致病原有细菌、病毒、非典型病原体3大类,并以细菌为主。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球菌主要包括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等。现总结儿童胸部影像检查技术和革兰阳性球菌肺炎的4种典型影像表现,旨在为临床诊断、评估疗效和预后提供影像信息。

  • 标签: 儿童 影像学 革兰阳性球菌 肺炎
  • 简介: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breastcancer,TNBC)的影像特征,并与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NTNBC)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经病理学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42例TNBC及504例NTNBC患者的乳腺X线及MRI表现,两组X线及MRI检查中病灶钙化、形态、边缘、T2信号、内部强化、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intensitycurve,TIC)等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TNBC组病变最常见的X线表现为边缘清晰(12/25,48%)、圆形或类圆形(10/25,40%)、少钙化单纯肿块(17/28,61%).TNBC组MRI常见表现为类圆形或结节状(22/27,82%)、边缘光滑(11/27,41%),T2WI序列呈高信号(5/27,18.5%)、环形强化(8/27,29.6%)、TIC呈速升速降型(20/32,63%).TNBC组与NTNBC组乳腺X线肿块边缘及肿块钙化表现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MRI检查在肿块形态、边缘、强化方式、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及TIC方面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TNBC的MRI检查中,如肿块边缘光滑,出现环形强化,TIC呈Ⅲ型,ADC值较高,结合乳腺X线检查所见,其对诊断TNBC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乳腺钼靶X线摄影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临床上非外伤性隐裂牙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并对其锥形束 CT( Conebeam Compu Ted Tomo-graphy, CB CT)的影像表现进行总结。方法:对 105名患者的 105颗明确冠隐裂牙的临床特征及 CB CT影像特征进行统计,收集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牙位,同时对其 CB CT上牙根折裂情况,牙槽骨及根尖周骨质吸收情况进行评价和统计。结果: 105例患者中,男性 49. 52%,女性 50. 48%;在 50岁之前,随着年龄增加,隐裂牙发生比例增加,其中 41~ 50岁发生率最高( 34. 29%),之后下降。 105例隐裂牙中有 5例发生在前磨牙区,其余均发生在磨牙区,其中第一磨牙发生率最高( 59. 05%)。 105颗隐裂牙, CB CT检查有 16颗( 15. 24%)可观察到牙根存在不完全折裂,仅 4颗( 3. 81%)可见牙根完全折裂。其余 85颗( 80. 95%)隐裂牙牙根未见明显异常。结论:隐裂牙好发于上下颌第一磨牙, CB CT检测下大多数的冠隐裂牙并没有发生牙根折裂。

  • 标签: 隐裂牙 锥形束 CT 冠隐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