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6岁儿童面部创伤的特点,以指导治疗和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市儿童医院口腔科2007-2010年收治0-6岁儿童面部创伤454例,从患儿年龄、性别、受伤部位、治疗原则进行分析,寻找规律;结果儿童面外伤男女比例1.51,0-6岁儿童中高发于1-2岁儿童,受伤部位以上下唇多见,而创伤类型以软组织挫裂伤为主;结论儿童面部外伤特点与各年龄段儿童生理发育及心理发育有关,治疗应遵循面外科清创缝合基本原则及局部治疗与全身治疗相结合原则。

  • 标签: 儿童 颌面部 外伤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将我院2013年~2014年收治的486例口腔面部外伤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分析,探讨面部外伤的相关治疗问题。方法采取清创缝合术的方法对486例面部外伤病例进行治疗,对合并骨骨折的患者采用外固定法、内固定法、联合固定法等方案治疗,以达到恢复正常咬合关系的目的。结果经过治疗,486例患者的伤口愈合良好,I期愈合率达到97.0%,咬合关系均恢复正常,X线复查显示,所有患者骨折对位良好。结论对于口腔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患者,应及时清创缝合,对于发生骨折的患者,应及早进行骨折复位及固定,临床治疗效果为佳。

  • 标签: 口腔颌面部 损伤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腔面部畸形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CAE)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例口腔面部血管畸形患者行经导管动脉栓塞术,观察术中平均失血量及与颈外动脉结扎法的疗效比较。结果术中平均失血量较颈外动脉结扎法相比减少65%~75%,输血量减少65%。结论采用TCAE止血效果显著。

  • 标签: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颈外动脉结扎术 颌面部畸形 口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面部CT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17例口腔面部CT检查资料。结果17例患者经CT检查结合相应检查资料,诊断舌癌2例,4例骨肿瘤骨良性肿瘤,5例骨囊肿,6例腮腺肿瘤。结论CT是目前口腔面部疾病检查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口腔颌面部CT 检查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20例口腔面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口腔面部骨折患者120例作为样本,调取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患者的致伤原因。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急救及骨折处理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20例患者的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占比最高,为56.67%。患者张口度(3.71±1.20)cm、咬合关系良好者占比98.33%、面部美观性满意度90.00%。结论临床应视口腔面部骨折患者的致伤原因,采取措施给予处理。通过急救、复位、固定等手段,挽救患者的生命、促进骨折愈合,改善预后。

  • 标签: 口腔颌面部骨折 张口度 面部美观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面部间隙感染是口腔急重症疾病之一,往往由于患者治病不及时、对疾病危险程度认知不清所导致。临床上经常可见患者面部肿胀严重、张口受限、疼痛难耐前来就医,严重者可影响呼吸、伴发菌血症、脓毒血症等,可危及生命。所以,好的应急处理方案尤为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口腔面感染是口腔医学领域常见的病症,涉及牙齿、牙周、骨以及面部软组织等多个部位。本文旨在深入探讨口腔面感染的定义、分类、病因,以及护理原则和方法,进而提出护理优化策略,以期提高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快速康复。

  • 标签: 口腔 颌面感染 护理
  • 作者: 董尔丹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29
  • 出处:《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 血管医学研究所 北京大学心血管研究所 分子心血管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心血管分子生物学与调节肽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受体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10019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肺淋巴肌瘤病(PLAM)是一种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的低度恶性肿瘤性疾病,有效动物模型的缺乏一直是其机制研究的瓶颈。现有PLAM动物模型包括注射结节性硬化症复合体基因2(TSC2)缺失肿瘤细胞的移植小鼠模型和TSC基因敲除的转基因小鼠模型,其中移植小鼠模型包括同种异体移植、人源化异种移植和大鼠源性异种移植,转基因小鼠模型包括胚系基因敲除和条件性基因敲除小鼠。部分PLAM动物模型存在PLAM样肺部病变,主要用于寻找PLAM新的治疗靶点和PLAM肿瘤细胞来源,但并不能完全代表PLAM患者的疾病发展。本文总结了目前所有PLAM动物模型的特点及临床应用情况,并结合笔者研究经验着重分析近6年的研究进展,以期供该领域学者参考。

  • 标签: 淋巴管肌瘤病 动物模型 移植瘤 TSC基因敲除
  • 简介:摘要梅尼埃病基本的病理改变是内淋巴积水。关于内淋巴积水的发生有多种推测,任何因素使内淋巴液的生成超过重吸收均可能导致内淋巴积水,内淋巴囊一直被认为是内淋巴液的主要吸收部位。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内淋巴在内淋巴液重吸收中的作用可能比内淋巴囊更重要。本文将内淋巴的结构、功能及其在梅尼埃病发病机制和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综述。

  • 标签: 内淋巴管 梅尼埃病 前庭,迷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42例乳糜尿患者行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结扎术。结果42例手术均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100min,出血量平均90ml,平均住院天数8天,患者出院时尿液清亮,尿乳糜试验全部阴性,随访2个月~3年,无一例复发。结论后腹腔镜肾蒂淋巴结扎术治疗乳糜尿疗效可靠,具有微创、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淋巴结扎彻底、恢复快等特点。是目前治疗乳糜尿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 标签: 乳糜尿 后腹腔镜 肾蒂淋巴管结扎术
  • 简介:目的:探讨肺淋巴肌瘤病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肺淋巴肌瘤病的认识。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肌瘤病6例,均行常规CT和HRCT扫描。结合国内文献病例,对该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6例均为女性,年龄35~60岁,平均41岁;就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且呈进行性加重。在常规扫描上见两肺广泛分布小透亮影及囊状影,分布均匀,囊壁较模糊。HRCT上表现为均匀清楚薄壁小囊腔,囊腔直径几毫米至20mm,壁厚1~2mm,囊气腔被正常肺组织环绕,病变分布无明显上下野、外周或中央差异。结论:肺淋巴肌瘤病是一种罕见的以细支气管周围血管平滑肌异常增生为特征的疾病,HRCT具有较特征性的表现,是本病主要的影像检查方法。

  • 标签: 肺淋巴管肌瘤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恶性肿瘤外科分期手术中偶发盆腹腔淋巴肌瘤病(LA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例妇科盆腔恶性肿瘤合并盆腹腔淋巴结LAM临床病理资料及鉴别诊断,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宫体子宫内膜样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级]和1例宫颈腺癌(胃型,非人乳头状病毒相关性)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伴盆腹腔淋巴结清扫,受累淋巴结内梭形或上皮样肿瘤细胞局限于淋巴结被膜下或弥漫浸润淋巴结实质,肿瘤细胞围绕衬覆扁平内皮细胞的裂隙不规则状、小梁束状或吻合绳索状排列,异型性不明显,未见明显核分裂象和坏死。免疫表型:平滑肌肌动蛋白弥漫阳性,β-catenin胞膜和胞质弥漫强阳性,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散在弱阳性,HMB45灶状阳性,Melan A阴性,D2-40标记内皮细胞,Ki-67低阳性指数。结论LAM是罕见的多系统疾病,盆腔肿瘤偶发盆腹腔淋巴结LAM极罕见,其临床特征、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形态与肺LAM有一定差异。独特的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明确诊断并不困难。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治疗面部血管的远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40例口腔面部海绵状血管,采用平阳霉素注射,并对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在治疗结束后,体均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治愈28例(70%),好转12例(30%),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联合应用平阳霉素、地塞米松,利多卡因治疗面部治疗口腔面部海绵状血管方法简便、疗效显著、疗程短、不良反应小,治愈后无瘢痕,在临床中可获得满意和肯定的远期疗效,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平阳霉素 血管瘤 联合应用 地塞米松 利多卡因
  • 简介:目的通过对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行超声引导下置引流术,探讨其在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27例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置引流术。术后3d、7d及2周对其复查超声,观察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27例患者淋巴囊肿均一次性超声引导下置成功,引出液体量105.0~487.0ml/d,平均引出液体量(185.6±113.7)ml/d。患者术后随访2周,淋巴囊肿消失,下肢肿胀疼痛症状消失,治愈出院。27例患者中,因1例多房性淋巴囊肿合并感染,在置引流后、囊内注入抗生素治疗3d,7d复查囊腔缩小,2周后复查囊腔完全闭合。除1例合并感染者超声引导下置管过程中有疼痛感外,余患者均未见疼痛等发生,所有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置引流治疗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置引流术对卵巢恶性肿瘤外科术后淋巴囊肿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可以为临床治疗卵巢恶性肿瘤术后淋巴囊肿提供一种新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超声引导 置管引流 卵巢恶性肿瘤 淋巴管囊肿
  • 简介:口腔面部损伤的同时往往伴发一些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窒息、出血、休克、颅脑损伤及胸腹伤等。这就要求临床医生首先要通过对伤员的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检查,判断伤员有无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和体征,并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急救处理;

  • 标签: 口腔颌面部损伤 急救处理 口腔颌面外科学 生命体征 颅脑损伤 临床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