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平阳霉素(PYM)内注射治疗口腔面部淋巴(LPGM)的疗效,以指导临床对不同类型LPGM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用PYM注射治疗口腔面部毛细管型、海绵状型和囊肿型(囊性水)淋巴72例,男性37例,女性35例。用1%普鲁卡因8mL,配PYM8mg,按体表体面积每1cm×1cm注射1mL混合药液计算剂量,进行体内注射。7~10d注射1次,3~8次为一个疗程。结果经6个月随访治愈61例(85.57%),好转10例(13.89%),总有效率为98.61%。结论PYM治疗口腔面部各类LPGM疗效高,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颌面部淋巴管瘤 临床治疗 平阳霉素
  • 简介:淋巴淋巴发育畸形所形成的一种良性肿瘤。头颈部的发病率占36%~88%,是最常见的发生部位,病变的快速增长常可引起急性呼吸道梗阻、体破溃、感染。多年来,外科手术切除始终被认为是首选的治疗手段,但若切除不彻底则可导致肿瘤复发,尤其是体侵及周围神经组织或重要脏器后,手术彻底切除十分困难,易造成神经损伤及其它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为19~33%。资料表明有75%的囊性水位于颈部并侵及其周围深部的重要结构,术中操作不细则易导致术后面神经及喉返神经麻痹。

  • 标签: 淋巴管瘤 硬化治疗 平阳霉素 硬化剂 急性呼吸道梗阻 肿瘤复发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浓度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口腔面部淋巴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13月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面外科采用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的82例淋巴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不同类型、同一类型不同大小的淋巴畸形采用不同浓度的平阳霉素治疗,具体如下:微囊型淋巴畸形为8mg/8mL;病损直径〈5cm的大囊型及混合型淋巴畸形为8mg/5mL;病损直径〉5cm的大囊型淋巴畸形为8mg/3mL。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结果微囊型淋巴畸形治愈率为43.3%;病损直径〈5cm的大囊型淋巴畸形治愈率为93.3%;病损直径〉5cm的大囊型淋巴畸形治愈率为88.9%;混合型淋巴畸形的治愈率为60.0%。所有患者术后均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出现全身发热4例,出现局部溃疡1例,均未见肺纤维化及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对不同类型、同一类型不同大小的淋巴畸形采用适宜浓度的平阳霉素进行治疗,不仅可以提高疗效、缩短疗程,而且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并发症发生,治疗相对安全。

  • 标签: 平阳霉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面部淋巴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30例面部淋巴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对临床上疑似淋巴的患者,除进行全面系统的临床检查外,还应结合B超、CT及针吸与活体组织病理检查后综合分析来确诊。结论除对病人全身系统检查外,应尽早采取针吸与病理活检是早期诊断淋巴的有效手段。

  • 标签: 颌面部 淋巴瘤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上腺淋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6例肾上腺淋巴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8例。平均年龄(40.0±13.2)(15~65)岁。体检或因其他疾病诊治时影像学检查发现11例,腰痛2例,腹痛2例,乏力1例。CT检查病变为肾上腺囊性或囊实性无强化低密度肿物,最大径2.5~16.0 cm,部分边缘钙化;肿瘤位于右侧9例,左侧7例。肾上腺激素异常6例,其中24 h尿香草扁桃酸(VMA)及肾上腺素升高2例,24 h尿游离皮质醇(UFC)及血皮质醇升高1例,醛固酮升高3例。术前考虑亚临床型肾上腺肿瘤,予肾上腺肿瘤相关围手术期处理:所有患者均监测血压,VMA升高患者术前给予盐酸特拉唑嗪口服并扩容;UFC升高患者术中给予氢化可的松200 mg静脉滴注,术后根据血皮质醇水平及时调整激素用量;醛固酮升高患者监测血醛固酮及血钾。16例均行手术治疗,腹腔镜肾上腺全切除术10例,腹腔镜肾上腺肿瘤切除术3例,开放式肾上腺肿瘤切除术2例,因病变破裂出血行急诊剖腹探查后行肾上腺全切除术1例。结果本组16例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均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无特殊治疗。16例术后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淋巴。大体标本可见体呈囊性或多房囊性,切面可见囊腔;镜下观察可见大小不等的囊腔,壁内衬以单层扁平内皮细胞,腔内充满红染淋巴液。7例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查:D2-40(7/7)、CD34(6/6)、CD31(6/6)、平滑肌肌动蛋白(SMA)(3/3)、钙结合蛋白(CR)(2/2)阳性,细胞角蛋白(CK)(7/7)、CK7(3/3)阴性。患者随访6~95个月,均未见肾上腺区淋巴复发。结论肾上腺淋巴是临床少见的良性病变,缺乏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内分泌检查多无异常。确诊依靠病理。参考肾上腺偶发处理原则,优先选择手术治疗,总体预后良好。

  • 标签: 肾上腺 淋巴管瘤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总结分析17例肾上腺淋巴的临床诊治经验,探讨该病的影像特点及病理类型。结果显示,肾上腺淋巴的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表现与一般的囊肿相似,但囊腔密度略高于单纯性囊肿,部分病例囊壁可见钙化,少数可显示腺瘤样表现。本病确诊主要靠病理检查。对于肿瘤最大径≥4.0 cm、有内分泌功能、可疑恶性,或有明显临床症状者,推荐手术治疗。

  • 标签: 肾上腺肿瘤 肾上腺淋巴管瘤 诊断 治疗 腹腔镜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脾脏淋巴(spleniclymphangioma,SLA)的临床及CT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SLA患者资料,其中9例行上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2例直接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观察临床特征及CT表现,并总结其影像学特点。结果:6例患者表现为脾大,其中2例有贫血、牙龈出血等脾功能亢进症状;2例表现为脾内多发病灶,9例表现为脾内单发病灶;11例均未见钙化及包膜。CT平扫均表现为脾内囊性低密度影,其中6例为单囊性病变,5例为多囊性病变;增强扫描动脉期及门静脉期病灶囊壁及分隔轻中度强化,延迟期3例病灶呈轻度强化,其中1例病灶延迟期囊内容物出现强化。结论:SLA在CT平扫上表现为囊性密度影,增强扫描有不同程度强化,并具有延迟强化的特点。

  • 标签: 脾脏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淋巴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18例海绵状淋巴内注射平阳霉素。结果(1)18例淋巴全部治愈,体面积15cm2左右者,注射3次-4次;体面积在20-30cm2以上者,注射5次-6次。(2)注射平阳霉素后有轻度肿胀、疼痛,未见明显发热反应。结论平阳霉素内注射治疗海绵状淋巴疗效满意。

  • 标签: 平阳霉素 淋巴管瘤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对腹膜后淋巴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0例腹膜后淋巴的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表现特点,并与CT结果对照。结果腹膜后淋巴在超声上表现为体积较大的多房性囊性占位,壁薄,囊腔内可见较纤细高回声分隔带,彩色多普勒检查未见彩色血流信号;CT显示境界尚清的囊样低密度影,内可见较薄的索条状分隔,CT值12~15HU。结论超声检查在腹膜后淋巴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腹膜后淋巴管瘤 超声检查 诊断
  • 简介:目的:观察和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淋巴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7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为淋巴的声像图特点结果:5例为囊状淋巴.2例为海绵状淋巴、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淋巴诊断敏感性高,是其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高频超声 腹股沟区 淋巴管瘤
  • 简介:肾上腺淋巴(adrenallymphangioma)是一种少见的肾上腺良性肿瘤[1]。国外自2000年以后方开始有专门的文献报道,国内的文献报道亦多为个例报道。故目前对其病因及诊治方式尚不明了,通常认为肾上腺淋巴属于无功能的肾上腺囊肿范畴。本单位近期收治一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女,67岁,因“间断性右侧腰腹部隐痛不适2周余”于当地医院就诊,行CT平扫发现肝脏

  • 标签: 右肾上腺 肾上腺良性肿瘤 淋巴管瘤 肾上腺囊肿 个例报道 ADRENAL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颈部淋巴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北京世纪坛医院淋巴外科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成人颈部淋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成人颈部淋巴患者中,男5例,女20例,年龄18~58岁。25例行核素淋巴显像检查,其中8例可见颈部肿物区域放射性增高表现;17例行直接淋巴造影检查,14例发现颈段胸导管出口梗阻。手术治疗21例,随访6~47个月,无1例复发;未行手术治疗4例,1例失访,另3例随访16~48个月,颈部肿物有不同程度进展。结论成人颈部淋巴是一种淋巴畸形疾病,完整切除肿物以及改善胸导管通畅性是治疗的关键。

  • 标签: 淋巴管瘤 胸导管 淋巴管造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淋巴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先天性良性错构。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某些部位的原始淋巴囊与淋巴系统隔绝后,所发生的肿瘤样畸形。目的讨论颈部囊状淋巴的外科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对于较小局限的淋巴,不影响功能又无碍美观者,可不予治疗;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淋巴,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手术切除虽然仍为淋巴的主要治疗方法,但目前不主张毫无指征的对任何类型的淋巴进行手术治疗。

  • 标签: 颈部囊状淋巴管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共26例通过手术病理证实淋巴患者。采用16排CT检查,先进行平扫在进行增强扫描,结果6例淋巴发生病变位置左颈3例,颈部外侧区10例,右颈4例,下区3例,胸壁2例,腹膜后2例,盆腔2例,平均病灶大小为(9.26±0.11)cm。8例肿瘤为分叶状,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出现不同程度包绕或者压迫周边肌以及血管包绕的情况。8例为多囊性,形状不给做,长管状,类圆形,内部可观察到纤维分隔,边界清晰,囊腔大小不一。5例为单囊,形状为新月形、类圆形以及梭形的薄壁囊性病灶。囊内密度均匀2例,CT值在5~14Hu,2例囊内密度不均匀,1例为液-液平面,手术证实为实囊内有出血。结论对病灶的发生部位、多囊性、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等特点和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可有效对淋巴进行诊断和鉴别。

  • 标签: CT诊断 淋巴管瘤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