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梗死偏瘫康复治疗介入时机对运动功能恢复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取脑梗死偏瘫病患共计 73 例,收治入院时间 2017 年 4 月 -2019 年 5 月。根据康复治疗介入的时机划分成 2 组:试验组( n=40 )于常规治疗 2w 后进行康复治疗,对照组( n=33 )于常规治疗 4w 后进行康复治疗。对比神经受损程度和运动功能等指标。 结果:试验组康复治疗后运动功能评分( 46.92±10.34 )分、 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60.03±10.53 )分 ,优于对照组( 38.91±13.65 )分、 ( 51.35±10.24 )分 , P < 0.05 。试验组康复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6.04±1.25 )分,比对照组( 7.49±1.63 )分低,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对脑梗死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本 院于 2017.07~2019.07 间收治的脑梗死患者展开研究,参照分层抽样法将其中 56 例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分为对照组( 28 例)和研究组( 28 例),对照组患者在溶栓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溶栓治疗期间予以细节化优质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 两组护理前 NIHSS 评分无显著差异( P > 0.05 ),护理后研究组 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 2017 年 10 月 -2019 年 3 月我院收治的 150 例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双盲法分组,对照组与试验组各 75 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点,各给予常规护理、早期心理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变化。 结果:对照组与试验组护理后的 SAS 评分、 SDS 评分比护理前低,并且组间行比较上,试验组比对照组低,两组的差异具有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分析和掌握老年脑梗死后遗症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制定和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较好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保障临床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1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干预。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IHSS量表评分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的护理效果甚佳,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生活能力,同时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脑梗死伴高血压治疗联合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的效果。方法:以2020.2~2022.5期间收治的66例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3例患者,前者采用阿司匹林,后者以前者为基础使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血小板凝聚率及细胞因子。结果: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MMP-9、血小板凝聚率、Ang-Ⅱ水平较低,VEGF水平高(P<0.05)。结论:对于脑梗死伴高血压患者,为其治疗当中,联合使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疗效好,安全性高,对帮助患者调整血小板凝聚率与细胞因子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可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就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在慢性心衰房颤抗凝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纳入我院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患者 60 例为本次研究的主要目标,采用双盲随机法分为研究组( 30 例)及对照组( 30 例),两组患者分别接受 达比加群酯、 华法林给药治疗,对两组患者药物抗凝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治疗 3 个月后,两组患者 TT 、 APTT 及 PT 等凝血功能指标均显著升高( P < 0.05 ),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对慢性心衰房颤患者开展抗凝治疗中, 达比加群酯的抗凝效果要显著优于 华法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电针治疗。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3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口服药物加肌注治疗,一组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电针治疗。对患者治疗后的有效率和住院时间以及面神经功能TFC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66%)高于对照组(76.66%),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住院时间(9.3±1.1)比对照组(12.2±1.2),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TFCS评分(87.3±8.5)高于照组(73.4±7.4),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电针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提升,加快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期患者出院,从而提高患者面神经功能,电针在临床对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急性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指针对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评价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接诊的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90例进行实验分析,依据奇偶分法进行分组,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的急诊时间指标、复发率以及急救成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室停留时间、急诊球囊扩展时间、抢救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可缩短抢救时间,为患者疾病的治疗争取了时间,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