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于超声引导下进行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的效果,并观察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方法 本次研究于本院随机抽取了62例2020年5月-2021年5月接诊的失眠患者进行,按照电脑排序均分为2组,各31例。其中,采取常规方案治疗的为参照组,接受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阻滞治疗的为研究组,将不同方案下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患者接受研究组方案治疗手术用时及有效性略高,但对比均无差异(P>0.05)。患者接受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研究组更低,对比差异明显(P<0.05)。 结论 在对失眠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于超声引导下进行星状神经阻滞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且操作的安全性较高,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较少,适合于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失眠症 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嗜铬细胞瘤/副神经瘤(PPGL)患者肿瘤切除术后复发和转移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随访研究,以2008—2016年于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行肿瘤切除的PPGL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57例。获得患者基本情况[诊断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和体质指数(BMI)],PPGL发病情况(起病年龄、病程、家族史、肿瘤位置、肿瘤是否双侧或多发、术前血压),PPGL肿瘤临床和病理特点(肿瘤大小,术中是否有粘连、侵袭或浸润,术后病理包膜是否光滑完整、有无浸润生长、囊变坏死以及Ki-67指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术前24 h尿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等,根据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获得患者术后复发和转移情况,并比较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与未复发转移患者之间的基本情况、发病情况、肿瘤的临床和病理特点,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结果157例患者的年龄为(42.4±13.4)岁,男69例,女88例。其中103例为嗜铬细胞瘤(PCC),54例为副神经瘤(PGL),随访时间为(9.5±2.0)年。PCC患者中,13例(12.6%)术后复发,9例(8.7%)远处转移;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起病年龄更小[(27.3±15.7)岁比(39.3±12.2)岁,P=0.003],病程更长[48.0(23.0,141.0)月比12.0(4.0,60.0)月,P=0.010];出现远处转移患者的肿瘤体积更大[8.0(6.1,12.8)cm 比 5.0(4.0,7.0)cm,P=0.027]。PGL的患者中,8例(14.8%)术后复发,5例(9.3%)远处转移;与未发生复发转移的患者相比,复发患者病程更长[90.0(36.3,165.0)月比24.0(8.0,72.0)月,P=0.009],原发肿瘤为多发病灶的比例更高[4/8比4.4%(2例),P=0.003];远处转移患者术前舒张压更高[(146.0±32.1)mmHg比(120.6±25.3)mmHg,P=0.043](1 mmHg=0.133 kPa),原发肿瘤为多发病灶的比例也更高[2/4比4.4%(2例),P=0.029]。结论PPGL患者术后容易出现复发或转移。术后复发或出现远处转移的PPGL患者起病年龄更小,病程更长,肿瘤体积更大,且多发病灶更为多见。

  • 标签: 嗜铬细胞瘤 副神经节瘤 复发 转移
  • 简介:摘要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技术的发展,在越来越多与神经细胞损伤相关的眼科疾病中可检测出黄斑区神经细胞复合体(mGCC)的变化。mGCC是由视神经纤维层、神经细胞层以及内丛状层组成的复合体,其厚度及相关分析参数能反映神经细胞的受损程度,且在不同疾病各阶段表现不一。检测mGCC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各阶段表现,治疗效果及预后皆有一定意义。现对OCT技术在各眼科疾病中检测到mGCC相应的变化进行简要综述。

  • 标签: 神经节细胞复合体 青光眼 视神经炎 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 简介: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对心脏神经细胞表达P物质(SP)和乙酰胆碱(Ach)及其共表达特性的影响.探讨心脏神经在急性心肌缺血中的病理生理学功能。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16只.采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方法制备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手术对照组(Sham)及结扎冠脉(CAO,30分钟)组。采用HE、NISSLbody染色.原位杂交及免疫荧光的方法.从心脏神经分布和细胞形态观察急性心肌缺血对心脏神经P物质和Ach表达的影响。结果:心脏神经主要存在于心房肌、心脏脂肪组织及大血管周围.偶见散在于心室肌间;心脏神经内存在SP和Ach的共表达神经细胞.在未缺血心脏中SP和Ach共表达细胞占所观察神经细胞的65%.而缺血心脏中共表达细胞占76%。缺血心脏神经细胞周围可见共表达SP和Ach的卫星细胞。结论:结扎冠脉可诱发心脏神经共表达SP及Ach细胞增加.提示心脏神经细胞通过表达SP和Ach参与心肌缺血的病理学过程。

  • 标签: 心肌缺血 P物质 乙酰胆碱 共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牡荆苷对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IR)引起的视网膜神经细胞(RGCs)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牡荆苷组,均以右眼为实验眼。模型组和牡荆苷组大鼠采用前房灌注方法建立RIR模型,牡荆苷组大鼠建模后每日按照25 mg/kg剂量腹腔内注射牡荆苷生理盐水溶液,模型组大鼠腹腔内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7 d。正常对照组大鼠右眼仅行前房穿刺而不升高眼压,同时腹腔内注射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后7 d过量麻醉法处死大鼠,采用组织病理学染色法检测大鼠视网膜厚度和RGCs数量,采用逆行荧光金染色标记法检测RGCs密度,采用TUNEL染色法检测RGCs凋亡情况,采用比色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浓度,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组织细胞质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NQO1、细胞核Nrf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厚度为(90.21±3.55)μm,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28.20±5.31)μm和牡荆苷组的(119.65±6.14)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单位面积RGCs数量为(1 300.85±14.00)个/mm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的(2 330.12±15.05)个/mm2和牡荆苷组的(1 921.64±11.78)个/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TUNEL阳性RGCs比率为(68.34±5.0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01±0.18)%和牡荆苷组的(35.51±2.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SOD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牡荆苷组,MDA、NO摩尔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牡荆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细胞质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HO-1、NQO1和细胞核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牡荆苷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细胞质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HO-1、NQO1和细胞核Nrf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牡荆苷能减少RGCs凋亡,缓解RIR引起的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损伤,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活化Nrf2相关信号通路而实现的。

  • 标签: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 牡荆苷 氧化应激 Nrf2信号通路 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迷走神经神经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于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诊治的8例迷走神经神经瘤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复习,对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与治疗经验进行探讨。结果8例患者主要以声嘶和颈部包块为特点,其中7单发,1为多发副神经瘤,7例为良性副神经瘤,1例伴有淋巴结转移。散发患者7例,1例为家族性发病。6例肿瘤位于颈动脉分叉和颈静脉孔之间的上颈部或局限于颈静脉孔区,2例为咽旁的巨大肿瘤且其中1例伴有颅内侵犯,1例多发副神经瘤患者同时伴有颈动脉体瘤。5例患者进行了琥珀酸脱氢酶相关基因筛查,3例患者携带有突变。结论迷走神经神经瘤的临床特点与颈动脉体瘤和颈静脉球瘤有相似之处,需加以鉴别。CTA和增强MRI对定性诊断有价值,增强MRI和颞骨CT则能提供较多的手术所需信息。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选择颈侧入路或辅以FischA型颞下窝入路切除肿瘤。迷走神经神经瘤有一定恶性倾向,需注意全身筛查和随访以及家系检查。

  • 标签: 副神经节瘤 迷走神经 声带麻痹 头颈部肿物 琥珀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神经苷脂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奥沙利铂化疗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甲钴胺,观察组患者实施神经苷脂防治,观察两组患者的防治情况,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苷脂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疗效好,值得推广。

  • 标签: 经节苷脂 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深入研究星状神经调控技术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总结其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的潜在益处,并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我院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6例面神经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个病例作为实验组,3个病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实验组在传统治疗方式基础上采用星状神经调控技术,本组中三个病例均采用星状神经阻滞术一疗程共十次。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在疼痛缓解、面部功能改善、感觉功能恢复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优势(P<0.05)。结论:本研究初步证明了状神经调控技术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具有潜在的治疗优势。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数据分析,我们将能够更全面地评估星状神经调控技术在面神经炎康复治疗中的实际效果。

  • 标签: 星状神经节 面神经炎 康复治疗 神经调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阻滞联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一般治疗组、针灸+一般治疗组、星状神经阻滞联合针灸治疗+一般治疗组,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疗效,对照有效率、治愈率。结果:治疗7d、15d、30d后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后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星状神经阻滞联合针灸治疗效果较好。星状神经阻滞联合针灸治疗能明显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远期治愈率。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针灸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阻滞联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平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一般治疗组、针灸+一般治疗组、星状神经阻滞联合针灸治疗+一般治疗组,以面瘫综合评分法评价疗效,对照有效率、治愈率。结果:治疗7d、15d、30d后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0天后有效率达到100%,治愈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早期星状神经阻滞联合针灸治疗效果较好。星状神经阻滞联合针灸治疗能明显提高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远期治愈率。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针灸 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 简介: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一种经历或目睹危及生命的创伤后产生的慢性焦虑障碍,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星状神经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被尝试用于治疗PTSD。文章介绍了PTSD的诊断标准及SGB的适应证,通过总结早期的个案报道、回顾性研究和近年的随机对照试验,阐明了SGB可改善PTSD患者的主观感受和量表评分,探讨了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交感神经和大脑杏仁核活性以及抑制星状神经神经生长因子等相关,并简述了新技术改革大幅提升了SGB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PTSD的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创伤后应激障碍 星状神经节阻滞 交感神经系统
  • 简介:摘要术后睡眠障碍(postoperative sleep disturbance, PSD)是术后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之一,可对术后康复产生不利影响,如谵妄风险、疼痛敏感性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增加等,逐渐成为值得关注的围手术期并发之一。星状神经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 SGB)可通过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性、调节自主神经功能而发挥改善睡眠的作用。文章总结了既往SGB对PSD的治疗方案及效果,从睡眠障碍的发生原因来探讨SGB改善PSD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围绕褪黑素分泌、应激反应、脑血管舒缩及炎症反应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求为PSD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术 术后睡眠障碍 褪黑素 应激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奇神经毁损术在会阴部及骶尾部疼痛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015年于我科就诊5名大肠癌麦氏术后骶尾部疼痛患者采用CT引导下奇神经无水酒精毁损术,观察术后患者疼痛缓解程度。结果5例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疼痛缓解率达80%,其中术后2小时完全缓解3例,完全缓解率达60%,部分缓解1例达20%。术后2天完全缓解2例,完全缓解率达40%,部分缓解2例达40%。术后2周完全缓解0例,完全缓解率达0%,部分缓解3例达60%。结论CT引导下奇神经毁损术在短期内可以完全缓解骶尾部及会阴部疼痛。

  • 标签: CT引导奇神经毁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小儿脑瘫行神经苷酯疗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年2月-2016年3月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的小儿脑瘫患儿8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治疗,试验组采用神经苷酯疗法治疗,并于治疗结束后评定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儿临床疾病缓解率为90.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脑瘫患儿行神经苷酯疗法作用突出,可促进患儿智力发育,提高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 标签: 神经节苷酯 小儿脑瘫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星状神经阻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从问世以来,解决了外科手术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多种问题,如调剂内分泌系统、增强免疫系统、改善吞咽障碍并发的肺部感染。本文正是对星状神经阻滞对颅脑损伤所致的吞咽障碍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研究分析,希望通过具体案例的研究,对以后的星状神经阻滞有所指导,更好的运用于临床实验。

  • 标签: 星状神经节阻滞 吞咽障碍 肺部感染 颅脑损伤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评价超声介导腹腔神经去除在胰腺癌疼痛中的治疗地位。方法采用B超定位,实时超声动态监测经皮穿刺,于腹腔动脉干根部旁侧注入无水乙醇15ml,对97例胰腺癌痛患者实施腹腔神经去除术。比较治疗前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以及血清SP水平变化。结果97例中仅1例穿刺失败,成功率98.7%,无急性胰腺炎、腆瘘及出出等穿刺并发;VAS及SP较术前明显降低(P〈0.01,P〈0.05)治疗总有效率87.5%,显效率76.1%,12例无效。结论超声介导腹腔神经去除术安全可靠,能显著减轻胰腺癌疼痛。

  • 标签: 胰腺癌 疼痛治疗 腹腔神经节去除术 超声介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3月到2017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治疗,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胞磷胆碱钠针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神经苷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神经苷脂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药物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神经节苷脂 急性脑出血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