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 要】目的:为有效提高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生活能力,改善肺功能, 提高患者满意度,对系统呼吸护理的应用效果作进一步探究,为临床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按接收治疗顺序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结果:统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后,通过系统呼吸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评分、肺功能分数、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更短,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分析表明,系统呼吸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功能状况有显著改善作用,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明显,明显提高了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谐,护理效果显著,应用价值良好,对此护理方案建议大力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及心理干预对机械通气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急诊ICU收治的50例行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护理及心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及心理干预后,其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及心理干预后,其或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护理及心理干预措施运用于急诊机械通气患者中,对于预防患者不良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或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撤机拔管改进护理流程的效果以及对拔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110例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符合撤机标准需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做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决法分对照组与改良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操作,改良组实施改进的拔管护理流程,比较撤机成功率、失败率、再次插管率,观察撤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患者接受改进后的拔管护理流程进行拔管后,撤机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拔管护理流程,降低了患者再次插管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采取护理干预对降低俯卧位机械通气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重症监护室2022.12.1-2023.2.1收入的危重病毒性肺炎患者,其中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数字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的是俯卧位的护理常规,干预组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统计2组患者俯卧位过程中压伤的发生率和家属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者压伤发生率为60%,高于干预组的15%(P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躯体语言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语言沟通方式,观察组在语言沟通基础上融入躯体语言沟通方法。基于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沟通方式上应用躯体语言为目标,并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病人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主动配合率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躯体语言在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护患的信息沟通,提升了护理满意度、治疗配合率,具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症监护病房(ICU)应用机械通气可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但长时间卧床容易导致获得性肌无力的发生,对患者功能预后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研究显示ICU机械通气患者早期活动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和预防功能障碍,成功撤机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PICU非机械通气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50例PICU非机械通气睡眠质量下降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观察组(系统化睡眠干预),各2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医疗护理干预行为、噪音、疼痛、侵入性监测等是影响PICU非机械通气患儿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Index Scale,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疗护理干预行为、噪音等是影响PICU非机械通气患儿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临床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科学性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睡眠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呼吸科重症患者中不同机械通气策略的优化对临床效果的影响,为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本院呼吸科收治的重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机械通气策略,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优化通气策略,主要优化措施包括个体化调整通气参数、合理使用呼气末正压(PEEP)和肺复张手段。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病程等)、通气时间、血气分析指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为45-75岁,平均年龄(60.5±8.3)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为46-76岁,平均年龄(61.2±7.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7.3±1.8)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9.1±2.1)天(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5±3.2)天,短于对照组的(15.8±3.7)天(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PaO₂、PaCO₂)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观察组8%,对照组20%,P<0.05)。结论:优化机械通气策略可显著改善呼吸科重症患者的通气效果,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ICU机械通气患者,对其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患者VA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调研,选取2020.12-2022.12时间段,筛选本院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病例数108例,依据随机抽取,患者均分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视为对照组,观察组,开展集束化护理,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干预效果,以及两组VAP发生率。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措施,两组患者VAP概率差异严重,对照组,VAP发生概率29%,观察组,VAP发生概率14%,从两组实验数据来看,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采取不同干预方案后,对照组,机械通气时间(10.84±1.94),ICU住院时间(16.46±3.44),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7.11±1.26),ICU住院时间(11.88±2.50),从两组数据指标评比,观察组综合效果更好,组间差异化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对其开展集束化护理干预,降低患者VAP发生概率,缩短通气时间,降低ICU住院时间,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目的:探讨内镜下胆总管巨大结石行机械碎石的护理配合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5月因胆总管巨大结石来我院接受ERCP治疗的101例患者,采用内镜下机械碎石术(endoscopic mechanical lithotripsy.EML),操作时行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柱状气囊扩张术,插入碎石器套住结石,碎石成功后改用取石网篮抓取结石,最后放置鼻胆管引流。结果:101例患者中99例成功碎石并将结石清理干净(98%)。2例碎石失败(2%)。99例患者中95例一次性机械碎石并将结石取净(96%),4例患者进行第二次碎石后并将结石取净(4%)。因此,胆总管巨大结石行机械碎石具有效率高,并发症低、恢复快等优点。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直径≥1.5cm,单纯行乳头切开+柱状气囊扩张取石难以将结石取出,采用机械碎石术将结石取出,可避免网篮嵌顿、结石套取困难等。因此,通过术前的充分准备、术中熟练的护理配合以及术后精细化的护理,采用内镜下机械碎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采用 eCASH 理念镇痛镇静方案,对 ICU 机械通气的患者进行护理改善。 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8 年 12 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患者为对象,经过检查后均需要实施 ICU 机械通气,而符合实验要求的人数有 104 例,根据患者治疗的顺序,以单双数的形式分别进行不同方案的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镇痛镇静方案,观察组则为 eCASH 理念下的护理协助,并关注患者的住院时间、 ICU 天数以及 NRS 等指标。 结果: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的 NRS 评分为( 1.8±0.2 )分,对照组为( 4.1±1.8 )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住院天数、 ICU 天数上均存在差异性。最后,在患者的 APACHEII 评分上,观察组为( 15.6±6.1 )分,对照组为( 12.4±5.9 )分。 结论:采用 eCASH 理念的镇痛镇静方案能够更好地协助 ICU 通气患者进行病情改善,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