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分析手术患者合并COPD通气策略和有创机械通气机时机,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筛选2012年6月~2017年1月行手术治疗合并COPD者82例依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组,即试验组和参照组各41例分别给予常规、新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试验组的通气时间、ICU时间均值、住院天数、病死占比以及呼吸相关肺炎发生率等指标较参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行手术治疗合并COPD通气者采取有创机械通气效果确切,需把握肺部感染控制窗、以及实施自主试验操作和无创通气综合考虑机时机,能提高成功率,可在临床加以推及。

  • 标签: COPD 有创机械通气 撤机拔管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通过自主呼吸试验(SBT)计划患者失败的危险因素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机械通气时间>24 h并通过SBT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后48 h内结局分为成功组和失败组,收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是否存在心肺基础疾病,前24 h内B型钠尿肽(BNP)、液体平衡、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前机械通气时间,SBT过程中浅快呼吸指数(RSBI),SBT结束时氧合指数、反射咳嗽峰流速以及预后等指标。以结局为因变量,观察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204例患者中有167例(81.9%)成功,37例(18.1%)失败。与成功组比较,失败组总机械通气时间和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明显延长〔d:13.0(7.5,23.5)比5.0(3.0,8.0),17.0(12.5,31.0)比10.0(6.0,15.0),均P<0.01〕,气管切开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32.4%比0%,51.4%比0%,均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失败组与成功组年龄、存在心肺基础疾病患者比例、BNP、反射咳嗽峰流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岁):70.65±15.78比62.69±15.82,存在心肺基础疾病:62.2%比24.6%,BNP(ng/L):416.87(32.70,1 225.80)比45.36(10.00,273.60),反射咳嗽峰流速(L/min):59.89±9.06比83.84±16.52,均P<0.01〕;而性别、入科时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前机械通气时间、白蛋白、血红蛋白、氧合指数、RSBI、前24 h液体平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51.4%比68.3%,APACHEⅡ(分):16.70±6.65比15.67±6.28,前机械通气时间(d):6.0(2.5,11.0)比5.0(3.0,8.0),白蛋白(g/L):27.78±4.15比27.76±4.46,血红蛋白(g/L):102.43±15.80比100.61±17.19,氧合指数(mmHg,1 mmHg=0.133 kPa):359.33±79.83比365.75±78.23,RSBI(次·L-1·min-1):50.73±24.97比46.76±15.53,液体正平衡:70.3%比69.5%,均P>0.05〕。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优势比(OR)=3.099,95%可信区间(95%CI)为1.003~9.574,P=0.049〕、存在心肺基础疾病(OR=3.599,95%CI为1.126~11.498,P=0.031)、前24 h内BNP(OR=1.002,95%CI为1.000~1.003,P=0.005)是失败的危险因素,而SBT结束时反射咳嗽峰流速是失败的保护因素(OR=0.869,95%CI为0.823~0.917,P=0.000)。结论对于通过SBT计划患者,年龄≥75岁、存在心肺基础疾病、前24 h内BNP升高,失败风险较大;SBT结束时反射咳嗽峰流速升高,失败风险较低。

  • 标签: 机械通气 自主呼吸试验 撤机失败 影响因素 重症监护病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全麻苏醒后自主呼吸困难的对策。方法对115例接受臂丛神经根损伤膈神经移位术患者中5例术后不能及时需机械通气治疗患者进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模式辅助通气、自主呼吸锻炼等方法积极治疗。结果4例患者分别在1~5天,1例患者气管切开呼吸持续辅助通气,经152天后各项条件达标后拔除气管导管。结论臂丛神经损伤膈神经移位术对患者呼吸功能有不同程度影响,绝大部分均能术毕后及时恢复自主呼吸,小部分通过合适机械通气模式和呼吸肌锻炼在数天内,仅1例需较长时间机械通气,经152天呼吸支持后撤

  • 标签: 膈神经移位 呼吸困难 撤机拔管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呼吸湿化治疗仪在低氧合患者呼吸后的应用价值,为低氧合患者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ICU2018年1月-2018年11月期间收治的低氧合呼吸患者(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随机法分组,对照组20例呼吸患者接受鼻导管/面罩吸氧,观察组20例呼吸患者接受呼吸湿化治疗仪。对比2组患者后不同时间呼吸频率、心率、氧分压、氧合指数变化情况以及再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6h、24h呼吸频率、心率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再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咽干、痛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对比传统鼻导管及面罩,后应用呼吸湿化治疗仪辅助氧疗效果更为显著、安全性高,降低了再插管率。

  • 标签: 呼吸湿化治疗仪 低氧合 呼吸机拔管撤机 再插管率 并发症
  • 简介: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采用改进护理流程的效果以及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110例经机械通气治疗后符合标准需拔除气管插管的患者做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决法分对照组与改良组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操作,改良组实施改进的管护理流程,比较成功率、失败率、再次插管率,观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改良组患者接受改进后的管护理流程进行后,成功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进后的管护理流程,降低了患者再次插管风险和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 标签: 机械通气 撤机拔管 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oninvasive high-frequency oscillation ventilation,nHFOV)在早产儿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severe 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sBPD)后呼吸支持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且达到标准的sBPD早产儿,随机分为nHFOV组和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IPPV)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6 h二氧化碳分压、动脉血气pH和氧合指数,72 h成功率和频发呼吸暂停/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72 h内影响喂养的腹胀和需要干预的烦躁、呼吸支持(包括有创/无创呼吸支持)总时间、失败后再次有创呼吸支持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纳入研究的sBPD患儿共90例,nHFOV组和NIPPV组各45例。胎龄(28.5±2.1)周,出生体重(1 034±229) g。nHFOV组后6 h二氧化碳分压低于NIPPV组[(60.9±3.8) mmHg比(67.2±3.1) mmHg],72 h成功率高于NIPPV组[77.8%(35/45)比66.7%(30/45)],呼吸支持总时间[(81.6±15.4) d比(89.3±18.9) d]和氧疗时间[(92.8±19.7) d比(99.6±20.1) d]短于NIPPV组,72 h内需要干预的烦躁发生次数高于NIPPV组[(4.9±1.9)次比(2.5±1.1)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HFOV应用于sBPD患儿后可提高成功率,但烦躁发生次数较多,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研究。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婴儿,早产 高频通气 间歇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在呼吸窘迫综合征(RDS)低体质量早产儿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低体质量早产儿RDS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采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治疗,观察组采用无创高频振荡通气(nHFOV)治疗。对比两组通气指标与无创呼吸支持治疗前(T1)、治疗24 h(T2)、治疗72 h(T3)时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72 h内机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无创辅助通气时间、总用氧时间比较,P>0.05;T2、T3时点,两组PaO2水平不断升高,PaCO2水平不断降低,且观察组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低于对照组,两组时点、组间、时点与组间交互比较,P<0.05;观察组72 h内机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频繁呼吸暂停、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鼻损伤、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发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体质量早产儿RDS患儿后,应用NIPPV、nHFOV治疗均可有效改善患儿通气状态,安全性相当,但nHFOV可更快恢复患儿血气状况,并提高72 h内机率。

  • 标签: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无创高频振荡通气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AECOP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后患者的应用及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诊治的82例AECOPD患者;研究时间段:2023年05月至2024年06月期间,将所有患者依据抽签法分为随机2组,对照组包含41例,实验组有41例,在机械通气后,对照组行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实验组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法,对两组的数据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预后分析,实验组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次数比对照组少,实验组EICU滞留时间和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生命体征比较,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呼吸频率、心率和平均动脉压指标没有显著差异(P>0.05)。血气指标分析,前,没有显著差异,吸氧12小时,二氧化碳分压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氧分压和氧合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AECOPD机械通气后患者给予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能够更好调节血气指标,改善患者预后状态。

  • 标签: AECOPD机械通气 撤机拔管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EICU患者在机械通气应用集束化激励式心理护理后一次性成功脱机率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0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我院E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92例,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参照组,其中参照组患者(n=46)在机械通气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n=46)在机械通气机时采用集束化激励式心理护理,互比两组不同护理方式后的效果。结果:参照组一次成功率71.74%,呼吸肌相关肺炎发生率13.04%;观察组一次成功率95.65%,呼吸肌相关肺炎发生率2.17%,比较χ²=8.293,6.021,P

  • 标签: EICU 机械通气 撤机 集束化激励式心理护理 一次性成功脱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病人进行无创呼吸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呼吸内科9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治疗的护理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无创呼吸辅助呼吸治疗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轻,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明显改善,86例顺利脱机,2例因病情加重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2例因肺心病心功能衰竭死亡。结论为无创呼吸辅助呼吸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提供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更好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无创呼吸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心理护理措施应用在重症监护室失败患者中,探讨这种护理措施对患者的作用与在过程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是本院在2015年6月-2017年2月期间收治的符合ICU机械通气标准而失败的患者,一共有50例患者,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的护理措施,给治疗组患者实施的是常规护理措施联合心理护理措施,经过护理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患者的临床康复情况两组实施比较,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ICU机械通气失败的患者给予其心理护理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成功几率,效果理想。

  • 标签: 心理护理 重症监护室 撤机 失败 价值 观察
  • 简介:摘要:制小车广泛应用在冷机上,基于此,本文对冷制小车形式进行了重点分析。

  • 标签: 冷拔机 拔制小车 形式
  • 简介:摘要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两种下平台结构有限元分析模型,通过对比分析与结构优化,确定一种结构形式合理的下平台结构。与传统的类比法设计相比,本文首次引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结构进行分析与优化设计,指导设计出结构更加合理的下平台结构。

  • 标签: ANSYS 拔管机 下平台结构 75° 斜面结构
  • 简介:摘要气管是全身麻醉中的关键环节,管过程发生意外往往造成死亡或脑损伤等严重后果。随着各种先进管工具和流程的更新,方案变得更加多样和完善。然而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单独一种绝对可靠的预测方法和策略可以应用于所有困难气管。麻醉医师仍须全面而仔细地评估患者后按照流程个体化。文章总结近年困难气管的预测因素及策略的研究进展,包括气道评估、高危评估、其他工具和方法的评估来预测困难,介绍相关流程和各种管工具、药物等。

  • 标签: 气管拔管 拔管困难 危险因素 拔管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患者安全的时机和前后的护理措施。方法抽取至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60例(2016.5.12-2017.5.12),其中对常规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对实验组采取综合护理措施,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96.67%与80.00%,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与13.33%,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患者等到其病情稳定后,应掌握合适的时机,便于提高安全性,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

  • 标签: 拔管 气管切开 安全 护理
  • 简介:摘要呼吸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器械,而机械通气是患有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在患病期间最常使用的一种医学支持呼吸的方法,目的就是为病人原发性疾病争取宝贵的治疗时间,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达到正常水平的时候,医护人员就应该及时的撤离呼吸。因为机械通气本身就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出现,比如VAP、VAPL等,在增加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基础上也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本文主要探讨了机械通气的时机与方法,以供参考。

  • 标签: 机械通气 呼吸机 撤机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危重患儿的重要抢救手段,适时对有创机械通气患儿至关重要,困难或延迟可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增加机械通气的并发症及病死率。引起困难的病理机制复杂,并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早期康复干预的介入对改善困难患儿预后至关重要。本文就困难的定义、病因及综合康复干预措施等方面做一简单介绍。

  • 标签: 机械通气 撤机困难 康复
  • 简介:摘要:机械通气是重症患者普遍生命支持的重要手段,患者插管的同时就需考虑到何时,尽管已经被临床医生重视,越来越多的指标被应用于临床指导机械通气撤离,但失败依然屡见不鲜,早期的失败会增加患者的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如何准确评估机械通气机时机成为医学界的向往。本文就机械通气撤离的指标进行综述,为临床机时机的选择提供依据。

  • 标签: 机械通气 撤机指标 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