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222000)
【摘要】目的 分析PICU非机械通气患儿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50例PICU非机械通气睡眠质量下降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常规干预)和观察组(系统化睡眠干预),各25例,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医疗护理干预行为、噪音、疼痛、侵入性监测等是影响PICU非机械通气患儿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Index Scale,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疗护理干预行为、噪音等是影响PICU非机械通气患儿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临床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采取科学性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睡眠质量。
【关键词】PICU;非机械通气;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干预措施
在PICU住院的非机械通气患儿中,大部分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不佳或睡眠剥夺[1]。由于患儿群体机体免疫力较差,更易受疼痛、侵入性监测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睡眠质量下降。有研究指出,如果睡眠质量下降,或引起严重睡眠障碍时,患儿免疫力会显著下降,进而影响伤口愈合,增加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导致病死率升高。因此,应在分析影响睡眠质量的基础上,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患儿睡眠质量,促进病情康复。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3年01月至2023年12月间50例PICU非机械通气睡眠质量下降患儿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15例,女10例。观察组男16例,女9例。上述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护理:监测患儿病情,记录各项指标变化,并及时报告异常;针对家长开展健康宣教等工作。
1.2.2观察组
干预措施:从多维度出发,预防患儿睡眠中断,开展病房环境护理与管理,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适宜的睡眠环境。即减少夜间噪音,在条件允许情况下,适当调低监护室仪器音量,同时夜间也应减少和避免光暴露,为患儿营造自然睡眠觉醒周期;尽量在日间集中监测血压、抽血、换药等护理治疗干预措施,减少夜间医疗护理干预行为对患儿睡眠的影响,避免睡眠碎片化;减少肢体约束;情况允许下,引导家长参与患儿护理工作,为患儿提供家庭温暖,或者在病房放置玩具,改善患儿恐惧等心理状态,减少情绪波动,改善睡眠质量;非必要情况下,不使用阿片类药物、去甲肾上腺素等影响睡眠昼夜节律的药物;必要时可予以镇静药物、褪黑素治疗,按医嘱正确给药,改善患儿睡眠质量。
1.3观察指标
1.3.1睡眠质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医疗护理干预行为、噪音、疼痛、侵入性监测等。
1.3.2睡眠质量:采用PSQI评分,共包括睡眠障碍、入睡时间、日间功能障碍等7个维度,采用0-3分积分法,共21分,分数越低,代表患者睡眠质量越好[2]。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影响因素
医疗护理干预行为、噪音、疼痛、侵入性监测等是影响PICU非机械通气患儿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因素[n(%)]
组别 | 例数 | 噪音 | 疼痛 | 医疗护理干预行为 | 侵入性监测 | |
观察组 | 25 | 10(40.00) | 5(20.00) | 7(28.00) | 3(12.00) | |
对照组 | 25 | 9(36.00) | 6(24.00) | 8(32.00) | 2(8.00) | |
x2 | - | 0.085 | 0.117 | 0.095 | 0.222 | |
P | - | 0.771 | 0.733 | 0.758 | 0.637 | |
2.2睡眠质量
观察组各项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比较睡眠质量(±s,分)
组别 | 例数 | 睡眠质量 | 入睡时间 | 睡眠时间 | 睡眠效率 | 睡眠障碍 | 催眠药物 | 日间功能障碍 |
对照组 | 25 | 1.78±0.15 | 1.79±0.16 | 1.77±0.25 | 1.80±0.13 | 1.79±0.21 | 1.81±0.20 | 1.74±0.14 |
观察组 | 25 | 1.11±0.12 | 1.09±0.14 | 1.12±0.17 | 1.22±0.12 | 1.17±0.13 | 1.14±0.10 | 1.16±0.14 |
t | - | 17.439 | 16.463 | 10.750 | 16.392 | 12.552 | 14.982 | 14.647 |
P | -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0.000 |
3 讨论
本研究中,医疗护理干预行为、噪音、疼痛、侵入性监测等是影响PICU非机械通气患儿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且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针对PICU非机械通气患儿,基于影响因素开展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患儿睡眠质量。PICU中患儿病情复杂,医疗护理措施不集中,病房内医疗监护器械噪音大,加之抽血等侵入性操作与患儿病情疼痛等因素,患儿睡眠质量明显下降。而本研究开展系统干预,减少噪音、光暴露,尽量在日间集中各种护理、治疗措施,尽量减少肢体约束,鼓励家长参与护理,放置患儿熟悉物品,科学评估睡眠质量,必要时予以镇静药物、褪黑素治疗,进而有助于改善患儿睡眠质量。相关研究显示
[3],褪黑激素治疗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含孤独症)患儿,并能显著提高其认知能力,安全性高,无严重副作用,改善焦虑情绪,同时对于改善患儿感知睡眠质量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PICU非机械通气患儿睡眠质量较差与医疗护理干预行为、噪音、疼痛等因素有关,需要加强干预,促进患儿康复。
参考文献:
[1]陈晓峰.分析视觉分散护理对重症监护室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疼痛评分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3,10(8):1815-1818.
[2]陈秀凤.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症状体征改善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9(11):2103-2105.
[3]陆婷,林慧敏,龚秋伶.针对性护理对危重症儿童留置胃管期间相关并发症及患儿治疗依从性、睡眠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22):3926-3927+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