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加强呼吸科住院病人安全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为医院加强病人管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4年3-8月加强安全管理前在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10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14年9月-2015年2月开展加强安全管理模式后在浙江省绍兴市立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的135例病人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按常规程序进行住院病人日常管理,干预组在加强安全管理模式下进行住院病人安全管理工作,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医护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和对照组的呼吸道院内感染发生率、安全意外事故发生率、医护差错事件发生率和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实行加强安全管理模式后,呼吸科住院病人住院期间的安全缺陷显著减少,安全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提示加强安全管理模式是呼吸科住院病人的一项有效管理方法,同时也反映了安全管理在住院病人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安全管理 呼吸科 住院病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家属在脑卒中患者住院不同阶段的心理需求。方法采用实地调查分析研究法,对本院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家属心理需求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脑卒中患者家属在如何减轻患者及家属的负性心理状态,疾病确定性、照顾技能与疾病认知存在较高的需求。结论对脑卒中患者的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满足脑卒中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使脑卒中患者得到持续有效的照顾。

  • 标签: 调查分析 脑卒中患者家属 心理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预防及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提高压疮治愈率。方法根据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实施监控,分级护理。结果及时应用有效的护理预防措施,大大降低压疮发生率。25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均好转出院。结论通过有效的评估,详尽有效的护理计划,不断根据危险因素改善护理措施,有效预防发生压疮。

  • 标签: 老年患者 压疮 分期 治疗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消化内科住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运用风险管理前一年的病人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做对照组,比较运用风险管理后一年的病人满意度和护理不良事发生例数的改变。结果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6.2%,护理不良事件减少到3起/年。结论通过风险管理,护士安全意识增强,能及时对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及预防,提高了护理质量,提升了病人满意度,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风险管理 消化内科 住院病人
  • 简介:目的:总结2014年6月至9月我院住院医嘱问题用药的构成.并对其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并总结药师干预的医嘱,归纳用药不合理类型.分析其中原因。结果:在所有不合理医嘱中.药品的溶媒选择错误和用法用量错误的医嘱占所有不合理医嘱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6.89%和41.30%。结论:药品的溶媒选择和用法用量非常容易出现错误.药品的相互作用、重复用药和配伍禁忌问题更不容忽视,值得临床注意。

  • 标签: 住院医嘱 不合理用药 溶媒选择 用法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53例住院儿童的麻疹进行临床分析,进而总结患儿麻疹的诊治经验。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4年的4月份中全县麻疹病例中随机选取53例住院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其中5月龄-1岁发病34例;2岁-11岁发病17例;22、26岁各1例。病例主要集中在2011-2013年,2014年只报告1例。根据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住院儿童麻疹患者的年龄范围为5月龄-11岁,占据了同期住院的麻疹患者中的96.23%。其中2岁-11岁发病病例占32.07%(17/53);12个月龄内大的婴儿占64.15%(34/53),主要集中在7~8个月龄。患儿中接种麻疹疫苗的适龄接种儿童病例有46例,占86.79%(46/53),其中属于常住人口的病例有83.18%(44/53),属于流动人口的病例有3.77%(2/53)。而有明确麻疹接触史的患者有1.88%(1/53),在医院就诊反复确诊后发现为麻疹患者的病例有1.88%(1/53)。结论通过病例分析,通过采取相应措施,麻疹发病率明显降低,从而继续推广此预防措施建议提高麻疹疫苗8月龄及时接种率及18月龄加强免疫接种率,加强对于农村流动人口中的儿童免疫接种的管理工作,可以适当提前流动人口中婴儿的麻疹免疫接种的年龄。

  • 标签: 住院儿童 麻疹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青年外科医师在急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技巧与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0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3例属急性发作,且均由青年医师完成LC。212例常规切除(上级医师台旁指导18例),25例逆行切除(上级医师台旁指导8例),32例顺逆结合切除(上级医师台旁指导4例),4例大部切除(上级医师台旁指导1例),79例放置腹腔引流。本组无胆总管损伤发生,胆漏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增强青年医师自信心是手术完成的前提,严格掌握急性胆囊炎腹腔镜手术指征,规范腹腔镜操作技术,合理放置引流。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青年医师 急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 简介:皮肤疣是门诊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疗法很多,疗效也参差不齐,英国皮肤科医师协会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制定了皮肤疣治疗指南,该文归纳总结并简要解读。

  • 标签: 皮肤疣 治疗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师的压力源与焦虑值相关性。方法抽取52名急诊医师和医院内科医师60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评。结果工作压力源中急诊医师焦虑值高于内科医师,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医师的焦虑指较高,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其内科医师

  • 标签: 临床急诊医师 压力源 焦虑值
  • 简介:副主任医师,医生中的“经济适用男”81岁高龄的北京师范大学老教授张静如曾出过一本回忆录,他在书中总结了一生看病的经验,认为看病最好找35~45岁的副主任医师,一般不要找主任医师。他的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专家的认可。对于张教授的“看病经验”,我也非常赞同。

  • 标签: 副主任医师 看病 专家 择医 北京师范大学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对老年住院患者健康教育积累经验。方法对102位老年患者分组进行对比研究,针对老年患者的生理、病理特点、心理状况及生活环境,采取“个性化,量化,反复宣教”的方法。结果观察组的病人的健康教育的有效率、良好的遵医行为、对护士的信任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规范化、可行的健康教育对于改善老年患者的不良行为、自我护理能力、预防并发症、提高生活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老年患者 健康教育 经验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介绍老年患者跌倒的相关因素及所采取的预防护理措施。认为全面做好基础护理及健康宣教,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跌倒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老年患者 跌倒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住院肺结核患者死亡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0年10月~2014年10我院收治的120例住院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归性的分析。结果在86例死亡的住院肺结核患者原因调查分析中得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有失血性休克、呼吸衰竭、感染性休克、全身衰竭、咳血窒息、心力衰竭;与患者死亡有关的主要因素是患者伴有各种并发症、重症结核病、并存病,患者没有及时进行诊治,治疗不够彻底等。结论肺结核的病死率随着患者的年龄不断增长而逐渐增多,在住院肺结核患者中死亡率较高的是老年患者和男性患者。

  • 标签: 肺结核 死亡原因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住院患者对于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结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区的标准及要求,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院内分泌科、呼吸内科、神经内科的住院患者进行优质护理服务需求调查,将项目按百分率排序,从而指导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结果患者对优质护理服务的需求是多方面的,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护理技术是首要的,人性化的服务态度和专业化的健康指导是必须的。结论护理人员只有转变服务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重视疾病健康教育,发挥多样化的专业护士角色。

  • 标签: 住院患者 优质护理服务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针对呼吸内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268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观察统计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本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种类共计有25种,次数为2450次,其使用次数最多的前3名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其所占比例依次为40.2%、16.6%、16.2%。使用最多的抗菌药物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药物,其次为左氧氟沙星,其中201例患者单纯使用一种抗菌药物,62例联合使用两种药物,三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有5例。病原学送检率为69.4%,其中具有不良反应的有6例。结论在呼吸内科中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的概率较高,并且会出现不合理、不规范使用的现象,针对这些现象,医护人员需要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管理,确保合理、规范的使用,以达到最佳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呼吸内科 住院患者 抗菌药物应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4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