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肠系膜纤维瘤病主要是由梭形细胞构成的肿瘤,因此凡是梭形细胞构成的肿瘤均需要与纤维瘤病相鉴别。主要是胃肠间质瘤,因为这两种肿瘤不仅在HE形态上有相似之处,而且免疫组织化学均可呈CD34和CD117阳性。但是纤维瘤病CD117免疫反应只是模糊的胞浆着色。本文旨在探讨遇到肠系膜的梭形细胞肿瘤时,一定不要太主观,只凭HE切片诊断。而且要正确判读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不要将其误诊。
简介: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是一种由细胞内的布鲁氏菌引起的发热性疾病。该疾病可在人类和动物中广泛传播,是一种人畜共患病,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传播现象更为明显[1]。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增加了人类感染布鲁氏菌的机会,由1993年历史最低发病率逐渐增高[2]。布病全年均有感染可能,但有研究显示其有明显的季节高发性,我国夏季4—7 月为高发月份[3]。儿童由于其年龄性格发育特点且免疫力不及成人,若有接触史则更易发病,布病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有时甚至无典型临床症状,我院儿科收治1例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布鲁氏菌病病例,现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简介:[摘要] 本文报道了一例布鲁氏菌病的病例,患者为56岁男性,有屠宰羊的接触史,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发热、乏力和腰痛等症状,经检测为布鲁氏菌抗体阳性,诊断为布鲁氏菌病并合并布鲁氏菌性脊柱炎。 患者经过抗生素治疗后症状改善,半年后化验转阴,临床痊愈。 本文分析了该病例的病原、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经过和预防措施,总结了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传播途径、危险因素和防控策略,为临床诊治和公共卫生防控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探讨大脑胶质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对1例大脑胶质瘤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且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男性患者,24岁。临床表现为发作性黑蒙和发作时意识丧失性癫瘸症状,以及随后出现的不能缓解的剧烈头痛。MRI显示左侧颞顶叶.基底节区弥散性不规则稍高信号,局灶信号不均匀,无明显占位效应;MRS显示病灶区Cho/NAA比值明显升高。手术切除部分左侧颞叶及海马组织,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呈轻至中等密度增生,弥漫性浸润;呈星形胶质细胞样形态,胞核为长梭形或纺锤形,染色质轻度深染;核分裂象罕见;未见微血管增生和坏死;肿瘤细胞排列形成明显的继发性结构,包括软脑膜下和室管膜下肿瘤细胞密集生长、血管周围肿瘤细胞聚集及神经元卫星现象等;灰质与白质分界不清,但神经元分布结构基本保留。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肿瘤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S-100蛋白表达阳性,少突胶质细胞系转录因子-2、突触素和神经元核抗原表达阴性;TP53过表达,约8%;Ki-67抗原标记指数约为10%。结论大脑胶质瘤病为临床少见、可累及多个脑叶的弥漫浸润性肿瘤,影像学上无明显占位效应,MRI和MRS检查可提示诊断。肿瘤细胞弥漫性浸润并形成明显的继发性结构,需与多中心,多灶性胶质瘤和脱髓鞘病变等相鉴别。TP53和Ki-67抗原标记指数可资与非肿瘤性病变相鉴别。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5度角(反角)高速涡轮手机微创拔牙法,拔出下颌复杂阻生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我院下颌埋伏阻生智齿患者56例,微创拔除,记录术中术后患者主观感受和并发症发生率,评估微创拔牙方法的效果。结果微创拔牙时间为20~53min,平均31.5min,患者术中感受基本舒适,与采用传统骨凿劈牙去骨分根法相比,患者的恐惧感明显降低。微创拔牙术后不良反应有肿胀、疼痛等不适,56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微创拔牙相比传统劈冠去骨法拔牙,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术中术后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普遍采用。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1例寰椎左侧骨赘导致旋转性椎动脉闭塞(猎人弓综合征,bow hunter’s syndrome,BHS)的临床病例,进一步分析BHS的流行病学特征、诊疗方式及其临床结局。方法对上述提到的1例BHS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和临床结局进行描述。检索1978至2021年的文献,将所涉及的B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每例入选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因、发病部位、诊断方法、治疗方式及临床结局等资料。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项研究。结果报告1例因寰椎左侧骨赘导致左侧椎动脉旋转性闭塞的患者,三维CT重建显示寰椎左侧骨赘压迫椎动脉;动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显示左侧椎动脉V2段远端轻度狭窄,向左侧转头时该部分椎动脉受到卡压导致血流中断,头部恢复中立位后血流通畅。因保守治疗后症状无法缓解,采用后路寰椎骨赘切除术+椎动脉减压术,术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短期随访结果良好。筛选出的87篇文献及报告的1例患者共126例BHS患者纳入研究。发病中位年龄55岁(43.5岁,65.0岁),高发年龄51~60岁;男女比例为1.9∶1。126例患者中有65例患者椎动脉闭塞或者狭窄的部位位于寰枢椎节段;66例患者累及左侧椎动脉,45例患者累及右侧椎动脉,15例患者累及双侧椎动脉。诊断方法:126例患者中有114例患者均采用全脑动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ynamic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DSA)来确诊BHS。随访时间0.25~114月,平均16.6月。治疗方式及临床疗效:36例患者采取保守治疗,其中12例患者治疗后存在残余症状;32例患者采取融合手术,所有患者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54例患者采取单纯减压手术,其中4例患者术后存在残余症状;4例患者接受介入治疗,术后症状均得到缓解。结论BHS患者临床少见,常累及寰枢椎节段,左侧椎动脉较易受累,高发年龄为51~60岁,DSA是诊断BHS的金标准,对于由异常纤维骨结构、椎间盘突出、节段不稳定等原因导致的BHS,椎动脉或寰枢椎融合的减压手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我院2014-2016年死亡病例报告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016年1571例死亡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死亡病例的报告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分析,我院2014-2016年死亡病例报告情况看出,2014年死亡病例有486例(30.94%),2015年有519例(33.04%),2016年有566例(36.03%);其中≥60岁以上患者有949例,占60.41%,2014年有291例(18.52%),2015年有308例(19.61%),2016年有350例(22.28%),三年死亡率均无明显差别(χ2=0.101,0.582,0.198,P>0.05)。其中合并基础疾病的有173例,占11.01%,脑血管疾病有71例(4.52%),心脏疾病有42例(2.67%),高血压有21例(1.34%),糖尿病有13例(0.83%),肺部感染有10例(0.64%),尿毒症有5例(0.32%),慢阻肺有4例(0.25%),其他有7例(0.45%),其中脑血管疾病发生率较慢阻肺高(χ2=3.916,P<0.05)。且死亡病例患者中呼吸衰竭居多,占39.02%,心脏衰竭患者33.61%,消化系统衰竭有20.94%,脑衰竭有10.44%,全身衰竭有8.59%,肾脏衰竭有6.49%,其中呼吸、心脏衰竭发生率比其他脏器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1,7.786,30.102,25.526,15.630,4.046,22.941,18.801,P<0.05)。结论我院2014-2016年死亡病例数量日趋增长,其中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较多,应受到临床重点关注,并伴有多处脏器衰竭现象,因此应加强老年患者慢性病防治工作,为其预后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