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脉监测(IBP)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护中的应用安全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4月我院急诊抢救室49例急危重症患者进行持续动脉监测后对治疗的效果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在急诊抢救室滞留期间,无一例发生导管堵塞、滑脱,意外脱管及出现导管留置相关并发症等。结论:动脉监测具有直观、准确、及时,能动态反映急危重症患者24小时内血压变化的优点,它可以及时,准确地监测患者血压变化,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极大地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同时,桡动脉穿刺简单,导管维护方便,创伤小,对需要反复采集动脉气标本者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样也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在急诊抢救室,对于危急危重症病人建立有血压监测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 急诊抢救室 急危重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动脉检测在危重症新生儿当中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调查,并对其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方法:本次实验我们选取 A医院当中 2019—2020年的危重症新生儿作为研究数据,通过对重症监护室当中的危重症新生儿的血压监测评估,本次研究新生儿一共有 78名。通过对比普通监测与动脉监测两组监测数据,深入分析哪种监测方式更能够直观高效的发现危重症新生儿所患有的病症。结果:通过运用动脉监测技术,在七十八名实验危重症新生儿中,桡动脉置管 60例,胫后动脉置管 18例,通过动脉监测的危重症儿童无一人出现并发症。结论:动脉监测能够为抢救危重症新生儿提供宝贵的机会,并且通过合理的护理与检测能够避免危重症新生儿出现不同形式的并发症。

  • 标签: 危重症新生儿 有创血压监测 应用价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监测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实验所包含的对象是2019年5月-2020年3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20例患者,按照双盲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包含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无动脉监测,研究组患者进行动脉监测,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值以及住院相关指标,分析动脉监测在神经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对比研究发现,研究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且住院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特征(P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神经内科 重症监护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动脉监测中优质护理干预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3年1月至12月,我们选取了70例ICU危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法将其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有动脉监测并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另一组接受有动脉监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结果。结果:经过对比分析,实施动脉监测中优质护理干预的患者组在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上均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控制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住院时间也明显缩短。结论:动脉监测中优质护理干预在ICU危重患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患者的生理指标稳定性,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住院时间,对于ICU危重患者的护理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优质护理 ICU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年患者心脏术后有动脉监测的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100例心脏手术后行动脉监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动脉监测并发症发生率、满意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动脉监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的应用,可降低动脉监测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满意率,可推广使用。

  • 标签: 成年患者 心脏手术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脉监测在ICU危重病人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3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ICU危重病患中的90例进行此次研究分析,将其中42例休克病患设为A组,将其中48例非休克病患设为B组,两组患者均接受有动脉压监测以及无动脉监测,对比监测结果。结果与无动脉监测结果相比,A组病患的动脉监测值更低,差异有意义(P<0.05)。B组患者对比动脉监测结果以及无动脉监测结果则均显示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在ICU危重病患护理中使用动脉监测有利于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有利于依据检查结果实施更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更利于维护患者健康,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ICU危重病患 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动脉监测法又叫做直接测量法,主要是经动脉穿刺置管后直接测量动脉血压,能够持续监测动脉压力变化,及时分析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且能够反复采集动脉气标本,测量数值准确可靠,为此常用于危重新生儿的持续监护中;但新生儿较小,变异性较大,治疗配合度较差,动脉置管时极易引发一系列并发症的发生,影响监测结果、。为此,如何有效预防危重新生儿进行动脉监测时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置管安全,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关注的重点。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危重新生儿 预见性护理 干预方法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动脉监测在ICU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实施相应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医院ICU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两年间接收治疗的102名危重症患者当作本此研究病例,所有患者全部接受的是动脉监测治疗,并依据电脑分组法将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个小组,分别是参考组51名,探究组51名。给参考组一般性的护理干预,探究组则以此为基础,采取精细化的护理模式。把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生命体征和护理后发生血栓、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应用效果观察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①两个组呼吸频率、血压水平等各项生命体征与护理前相比都有所优化,且探究组的优化程度更显著,组组之间差异包含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ICU 危重症患者 精细化护理 效果探究
  • 简介:目的分析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在有动脉监测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感染性休克患者92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护理方案对照组(n=46)与采用精细化优质护理实验组(n=46),对比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血压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实验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在动脉监护的过程中给以优质护理服务能够维持患者血压的正常,有助于提高预后效果。

  • 标签: 优质护理 感染性休克 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超声引导技术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监测置管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分为观察组(行长轴平面内超声引导,n=42)与对照组(行短轴平面外超声引导,n=42),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长轴平面内技术取得的穿刺成功率较高,可作为动脉监测置管优选方案。

  • 标签: 超声 感染性休克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细化优质护理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监测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时段: 2018年 02月至 2019年 02月,研究对象:我院 6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护理方式分类:对照组( n=30,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 (n=30,采用精细化优质护理 ),对比两组的血压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 [3.33%VS20.00%](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监测中采用精细化优质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效恢复了患者的血压,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感染性休克患者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精细化优质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在感染性休克患者进行动脉监测的过程中实施精细化优质护理,探究其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所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和对照组(64例),给予对照组以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以精细化优质护理,就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比之对照组更佳,两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来说,在有动脉监测方面,精细化优质护理能够获得显著效果,促进患者血压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护理满意度也比较高,因而具有良好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精细化优质护理 感染性休克患者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ICU危重症患者中应用动脉进行监测,并探讨该方式的应用效果和护理作用。方法:病例择取时间段为2022.6-2023.10,以56例ICU收治的危重症患者为观察对象,经随机分组划分为2组,计入研究患者均接受有动脉监测,对照组28例在该过程中施予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则施予强化护理措施,进而对不同组别患者情况展开有效分析。结果:经有效护理后观察组血压水平状态更为理想(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危重症患者在接受有动脉监测的同时展开强化护理干预,能够获取理想血压水平,降低不良事件发生风险。

  • 标签: ICU危重症 有创动脉血压 血压水平 不良事件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ICU脓毒性休克患者动脉监测干预中,精细化优质护理效果展开分析。方法:[1]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院内ICU脓毒性休克动脉监测患者总数为60,随机数表分配60例患者成[2]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取的护理干预模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选用精细化优质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临床护理效果[3][4]、血压变化[5]。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干预中,护理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6]<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舒张压与收缩压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观察组并发症风险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优质护理在ICU脓毒性休克患者动脉监测干预中应用具备良好的护理效果,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7],降低了并发症发病风险,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精细化优质护理 ICU 脓毒性休克 [8]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危重患儿动脉监测(IBPM)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的效果,评价对于患儿QOL(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方法:以本院NICU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危重患儿为探究对象,全部患儿均实施IBPM治疗,以抽签法分成研究组、对照组,分别纳入2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研究组,比较各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QOL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对照组低,QOL评分显著较对照组高,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NICU危重患儿动脉监测中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还可促进生活质量提升,应用效果理想。

  • 标签: 循证护理干预 NICU 危重患儿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QOL评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明确中心静脉压(CVP)和动脉(IBP)测量过程中的校零时机及零点位置,为临床诊治提供更科学准确的监测结果。方法运用液体容器实验模型模拟连续压力监测系统的测压过程,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并结合血压的生理学及心血管解剖学知识,分析校零及标定CVP和IBP零点位置过程中充液导管系统内压力的组成及影响因素。结果校零时充液导管系统内的压力由大气压、加压袋压力、墨菲滴管液面与压力传感器的垂直距离(ΔH)水柱重力和导管壁阻力组成,此压力数值为基线0 mmHg(1 mmHg≈0.133 kPa);测压过程中当压力传感器置于容器最高液平面下10 cm水平位置时,不同的导管尖端位置测得的压力均为10 cmH2O(1 cmH2O≈0.098 kPa);当压力传感器置于容器最高液平面水平时,测得压力为0 mmHg。结论仅在评估到大气压、加压袋压力、ΔH水柱重力和导管壁阻力其中1个或多个条件发生变化时才需要重复校零;测量过程中应随时调整压力传感器于零点位置以消除静水压的影响,确保数值客观、准确。

  • 标签: 中心静脉压 有创动脉血压 校零 零点位置 测量 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