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危重新生儿血压监测(IBP)和无血压监测(NBP)的效果。2020年6月至2021年12月,我院NICU16名新生儿被选为研究对象,比较了血压监测与无血压监测的差异。利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比较了轻度低温、心律失常、新生儿休克、RDS、HIE和新生儿窒息对血压监测和无血压监测的影响,并分析了相关因素。通过血压监测的收缩压高于通过无血压监测的收缩压(P

  • 标签: 有创动脉压 无创动脉压 新生儿
  • 简介:摘要:目的: 实验将 针对 PICU 病房的患儿实施桡动脉置管,并进一步加强血压监测和护理观察。 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1 9 年 1 1 月~ 2 020 年 4 月 收治的危重症患儿 作为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 对 8 例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比较治疗结局。 结果: 从 实际情况 上看, 所有患儿均接受有血压监测,且一次穿刺成功率为 100% ,从导管留置的时间上看,平均为( 3.2±0.5 ) d 。此外,患儿未发生不良事件,家属对护理治疗表示满意。 结论: 采用 优质的护理策略能够改善小儿桡动脉置管有血压监测的结果,并控制不良事件的发生,一次穿刺成功率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 桡动脉 置管 有创血压监测 PICU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青少年女性不同体位时左右肱动脉的差异。方法规范测量120名健康青少年女性坐位、仰卧位、站立位、左侧卧位时的血压。结果平卧位右侧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左侧肱动脉差异;坐位左右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高于平卧位差异;站立位左右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平卧位差异;左侧卧位右侧肱动脉收缩压和舒张压高于左侧肱动脉差异;左侧卧位右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平卧位右侧肱动脉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体位可以影响左右肱动脉血压,临床记录血压测量值时要标明体位和肢体。

  • 标签: 健康青少年女性不同体位左右肱动脉血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的变化与脑出血预后的关系。结果发病后血压始终平稳的持续在正常范围内或发病前基础血压水平者,预后良好;血压先增高而后被控制者预后次之;血压增高顽固,始终未能控制和血压持续低于正常者,预后最差。讨论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病死率高。在影响本病预后的因素中,动脉的变化是重要因素之一。及时而适度地控制动脉、特别是对血压顽固性升高或持续低于脑出血前基础血压水平,甚至低于正常血压水平者,采取适当的措施,对降低病死率一定的意义。

  • 标签: 脑出血 动脉血压 变化与预后 关系
  • 简介:目的利用无方法探讨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动脉管功能和结构的变化。方法:应用博时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系统及超声诊断仪对349例血压正常高值人群进行踝臂指数(ABI)、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检测,并与同期受检的201,例血压正常人群、303例原发性高血压1级患者及77例原发性高血压2级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正常高值血压组受检人群脉搏波传导速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异常检出率较正常血压组明显增高,而低于原发性高血压1、2级组,且正常高值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1、2级组分别与正常血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而踝臂指数异常的检出率均较低,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原发性高血压1级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083),但以上三组分别与原发性高血压2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结论血压正常高值人群尚未发展至高血压阶段时已经开始出现动脉管功能和结构的损害,表现为血管顺应性下降,僵硬度增加,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甚至出现管腔狭窄及堵塞等一系列病理改变。

  • 标签: 高血压 动脉硬化 血压正常高值 脉搏波传导速度 踝臂指数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逐步发展,血压监测成为ICU危重症患者的首选,但在不同年龄或不同疾病患者中,血压数值也会发生变化。对此,笔者以自身经验,对比分析ICU危重症患者血压(ABP)、无血压(NBP)监测数值,探寻有效的护理方案。

  • 标签: ICU危重症患者 有创血压监测 无创血压监测 护理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动脉压监测在患者临床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4年2月30例采用外周动脉穿刺以及动脉监测技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动脉压进行临床应用监测,能够有效的保证患者的血压、心率等,并且能够对其进行及时的监控,使动脉穿刺以及测压的成功率有效的提升。结论动脉压监测对患者进行临床指导治疗,能够准确的判断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有创动脉压外周动脉穿刺行桡动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减除肝素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病人的影响。方法我们采用0.9%氯化钠代替肝素液来维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有动脉管道的通畅。经过一年多的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种液体维持管道通畅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0.9%氯化钠可以代替肝素液用于维持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有动脉管道的通畅。

  • 标签: 0.9%氯化钠 肝素液 心脏瓣膜置换 有创动脉血压管道
  • 简介:用颈部血管超声的检查方法,观察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管直径和血流量,结果表明:多数颈内动脉管内径与颈总动脉内径的比值为70%左右,血流量的指标大都在54%以上;颈总动脉内径和血流量并非完全代表颈内动脉,两者间存在差异,这对研究颅内血管血液供应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关系研究 动脉血流量 流量颈内动脉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测桡动脉压力、流速、直径等指标,分析抬高上肢导致桡动脉血压改变的流体力学机制。方法选择2018年6至12月期间入住清华长庚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肝胆外科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26例。分别在抬高上肢前和抬高上肢时,记录血压数值,并以多普勒超声测量桡动脉置管处的动脉管内径和血流速。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与抬高上肢前相比,抬高上肢30 s后桡动脉收缩压下降、舒张压上升,分别为(107±16) mmHg比(120±17) mmHg和(75±6) mmHg比(71±9)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0、-12.6,均P<0.05),但平均动脉压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0) mmHg比(87±11) mmHg,t=1.1,P>0.05]。与抬高上肢前相比,抬高上肢30 s后桡动脉收缩期峰流速、舒张期末流速和阻力指数均显著增加,而桡动脉横径与纵径则显著减小,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3.4、-14.6、-22.5、31.4、25.3,均P<0.01)。结论动压代偿和血管阻力代偿可能是抬高上肢时桡动脉压力改变的主要机制,抬高上肢可以作为血管阻力反应性试验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血压测定 有创血压 桡动脉 血流速 抬高上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动脉监测在重症医学科床旁血液透析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0例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本院重症医学科接受床旁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无组(n=45)、组(n=45),前者给予无动脉监测,后者给予动脉监测,对比监测结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在床旁血液透析过程的动脉变化,组收缩压、舒张压测量结果明显低于无偿组,P

  • 标签: 动脉血压监测 重症医学科 床旁血液透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促红素对维持性血透伴高血压患者动脉影响的药学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血液科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维持性血透伴高血压患者70例进行数据分析,采用随机1:1计算机分组方式分组,35例观察1组予以小剂量促红素治疗,35例观察2组予以大剂量促红素治疗;依据Hct治疗划分A组33例,B组37例。结果:观察2组患者DBP、SBP、Hb、MAP指标参数高于观察1组(P

  • 标签: 促红素 维持性血透 高血压 动脉血压 药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期间,治疗的86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动脉压监测,采用动脉留置针穿刺外周动脉,并与压力传感器、压力监测仪相连,监测患者的动脉压;在此基础上,对同肢体进行无动脉监测;对比两组动脉压监测结果,并对比动脉压监测前后的收缩压、舒张压、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及动脉乳酸,综合评价动脉压监测在危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86例危重患者在有动脉压监测过程中,无感染、栓塞及肢体肿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可动态监测动脉压,观察动脉压波形变化,评估动脉压变化趋势,动脉压监测水平与穿刺部位具有相关性;在有与无动脉压监测水平对比上,收缩压及舒张压均同步升高或降低;而有动脉压监测各穿刺部位的收缩压均高于无动脉压监测,舒张压接近或低于无动脉压监测;86例危重患者在治疗期间,其中62例患者出现休克,根据患者的动脉压监测结果,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剂量,组织灌注量得到显著改善,显著提高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去甲肾上腺素用量及动脉乳酸水平。结论动脉压监测可动态、准确、连续反映危重患者的动脉压水平,有利于为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而提供依据,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预后,避免病情恶化。

  • 标签: 危重 有创动脉压监测 无创动脉压监测
  • 简介: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研究表明,桡动脉管造影及血管成形术的手术方法和传统的腹股沟股动脉造影和手术方法具有同样的效果,但对病人来说前者并发症更少,感觉更舒适。”这是美国心脏学院会议目前的报道。为挽救病人因冠状动脉完全堵塞而引起的心脏病发作,研究人员称,使用“桡动脉法更优越”。

  • 标签: 动脉血管造影 美国心脏学院 手术方法 股动脉造影 血管成形术 心脏病发作
  • 简介:摘要急性下肢动脉栓是血管外科常见急症之一,多见于老年人、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动脉粥样硬化及血管手术后病人,是栓子自心脏、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下肢,阻塞下肢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患者表现为下肢疼痛(为最初表现及主要症状),疼痛从膝部传导至足部,肢端皮肤紫黑,足背动脉搏动微弱或消失,皮温发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失去双腿,造成终身残疾。我科自2010年2月至2013年5月共收治了8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均行Fogarty导管取栓术,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对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管病变情况的评估,以寻求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早发现、早干预和治疗的有效途径。方法选择我院2009.07-2010.07收治的94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和92例无高血压病史的脑梗死患者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以探讨高血压、颈动脉管病变、脑梗死三者的关系,所有患者均经头颅CT或MRI证实脑梗死。均进行多普勒超声检查,测定血脂等指标。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越长,尤其是收缩压升高为主的患者越易发生颈动脉管病变。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斑块阳性动脉数较非高血压组高(P<0.01);高血压组的颈动脉内径较正常血压组窄(P<0.01).结论收缩压升高、高血压病程延长、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越严重。

  • 标签: 高血压 颈动脉疾病 脑梗塞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 简介:用红外发光二极管和光电二极管组成的光耦合指套,放置在人身体的指尖部位,通过检测人体末梢组织在动脉舒张和收缩时对红外光的吸收度变化率,来检测人体动脉信号的异常。红外发射二极管的驱动采用PWM信号调制的恒流驱动,光电二极管接收穿透人体后的红外光并转换成微弱的电信号,再经过前置放大、倒相、压控二阶低通滤波、陷波电路、A/D转换等处理后,MCU从采集的数据中提取有关动脉信号的特征值,实现血压信号异常的无损连续监测。

  • 标签: 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 倒相 二阶滤波 A/D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