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镇静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脑出血患者334例,观察其急性期脑出血再出血率及死亡率等。结果镇静治疗组急性期再出血率、死亡率均比对照组低。结论镇静治疗可降低脑出血急性期再出血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临床特点,减少漏诊、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尤其是肝脏损伤特点。肾综合征出血热-Igm,IgG抗体用酶联免疫法检测。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结果肾综合征出血热全年散发,71.6%的患者于2-6月发病。典型临床表现者较少,仅30.6%患者有“三痛”,32.8%患者有“三红”,但头痛(90.6%)和恶心呕吐(84.4%)仍常见。仅31.3%患者有典型五期经过,越单期者56.3%、越双期者12.5%、血小板降低(79.7%)和尿蛋白(十十)以上仍较常见(71.9%),但血白细胞总数多为正常或稍低(54.7%)。仅约2/3患者血清肌醉(Cr)升高。肝脏损伤以谷丙转氨酶(ALT)升高(82.8%),天冬氨酸转移酶升高(76.6%)、乳酸脱氢酶升高(78.1%)为主,胆红素和白蛋白基本正常。ALT水平与Cr水平不平行。并发症以肺部疾病为主(21.9%)。结论需重视肾综合征出血热的不典型表现,及早处理肝脏损伤和肺部疾病,提高诊疗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2006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1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记录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生化检验指标。结果21例患者中,发热21例、头痛14例、多尿期13例、少尿期12例、恶心呕吐12例、腰痛12例、腹痛8例、腹泻8例、皮肤出血6例等;凝血功能异常6例(28.6%);血小板减少患者21例(100%);肝功能损害患者18例(85.7%);肾功能损害患者12例(57.1%);HFRSIgG、IgM全部阳性。结论hFRS多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功能损害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结合HFRS病原学或抗体检测进行疾病确诊。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6月-2011年12月29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透析治疗的15例患者为透析组,未透析治疗的14例患者为未透析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透析组RUN、Cr、PaC02、剩余碱、PH值指标均明显好于未透析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透析组救治成功11例,救治成功率为73.33%,死亡4例,死亡率26.67%;未透析组救治成功3例,救治成功率为21.43%,死亡11例,死亡率7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综合征出血热并发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情危重,死亡率高,早期发现,及时抢救并透析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并发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规律。方法对268例各型HFRS患者各期肝功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组间构成比例采用χ2检验,均数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268例HFRS并发肝损害185例,其中肝损害发生率轻型50.8%,中型83.2%,(危)重型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损害程度(危)重型HFRS最重,中型次之,轻型最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FRS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肝损害发生率显著高于多尿期。185例并发肝损害者除7例死亡外(直接死因均非肝衰)肝功28d内均恢复正常。轻型HFRS肝功恢复较快,而(危)重型恢复较慢。结论HFRS前3期肝损害发生率高,HFRS肝损害的发生与病情相关,病情越重,肝损害发生率越高,程度越重,恢复时间越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