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采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择研究对象的时间为2023年6月到2024年2月,46例纳入研究的患者均采用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进行治疗,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肝功能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的门静脉内径和主干压显著下降,门静脉的血流速度改善,P<0.05。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较之治疗前得到明显的好转,P<0.05。结论 覆膜支架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肝功能的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循证护理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6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后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各39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经不同的护理方式后,患者的临床效果不同,其中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各组间的数据结果进行比较后,差异较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采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后,效果显著,减少了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提升了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信赖和推广。
简介:摘要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多见于60岁以上老年人,常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硬化病史,多数有思维迟钝、记忆障碍,严重者可有精神错乱和情绪不稳等痴呆表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笔者回顾性分析了200例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CT检查影像学表现,总结了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影像特点,以期提高本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
简介:1对象和方法本组50例,年龄45~75岁,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仪AU3PATNER线阵探头,频率7.5MHz,取样容积1~3mm,角度矫正60°之内,要求相对固定.患者取仰卧位,头部转向对侧.二维检测先作纵向扫查,依次观察颈总动脉、颈动脉窦及分叉处、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然后将探头转动90°作横向扫查,由下而上逐段进行.观察血管腔内回声,有无絮状物及粥样硬化斑块,有无狭窄,内膜是否光滑,并以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充盈情况.具体操作方法:于颈总动脉(相当于甲状腺上极水平及颈内动脉分叉水平2cm)处测定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之内径,于C5处测量椎动脉内径.并于相应处多普勒取样,获得多普勒频谱后冻结图像,电脑分析测定,并照像及录像记录.观察测定的具体内容:①管壁厚度(mm);②管腔内径(mm);③有效管径;④斑块大小;⑤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m/s);⑥平均血流速度(m/s);⑦血流加速度(m/s2);⑧血流阻力指数;⑨搏动指数.各项参数均用电子尺测量,设定程序后自动显示屏幕上.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脑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ubcorticalarteroscltraticencephatopalhy,SAE)的诊断。方法对53例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临床与CT和MRI的影像学改变进行分析。结果SAE的临床特点为多见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数潜隐起病,逐渐加重;少数急性发病,呈阶梯状发展。表现为高血压、卒中发作与慢性进行性痴呆三大特征。结论对于SAE的白质缺血性改变,脑室周围、小脑及脑干的腔隙性梗死灶MRI比CT定位确切,影像更为清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长骨不典型慢性硬化性骨髓炎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对在我院行影像学检查并经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诊断为骨髓炎的病人35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对影像学表现进行讨论。结果35例病人中,病变部位在上肢10例,下肢的为25例,以胫腓骨、股骨、肱骨骨干较多见,所有病人均可见骨膜反应,29例病人出现骨皮质密度增高、增厚,6例病人出现骨皮质不规则斑点状骨质破坏,绝大部分病例无明显髓腔密度增高改变,软组织肿胀不明显,未见软组织肿块影。本组误、漏诊15例。结论长骨不典型慢性硬化性骨髓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误诊、漏诊率较高,认识其临床及影像表现可以提高诊断符合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采用血管超声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接受治疗后证实为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72例,通过随机分组的形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CT技术在治疗前对病情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血管超声技术在治疗前对病情进行检查。比较两组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证实结果的符合率、病情治疗前检查误诊和漏诊例数。结果观察组颈动脉硬化性狭窄病情治疗前检查结果与治疗证实结果的符合率为94.4%,对照组仅为69.4%,组间数据对应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情治疗前检查误诊和漏诊例数分别为0例和2例,少于对照组的4例和7例,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采用血管超声技术对病情进行检查,可以显著提升病情诊断的准确性,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误诊和漏诊事件的发生,争取更多治疗时间的同时减少医疗纠纷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