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神经内科护理临床沟通能力现状,分析影响护患沟通能力的影响因素,为今后更好开展工作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将我院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间在我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信息进行初步统计,选择其中20名护理人员作为此次试验研究对象,采用护患沟通能力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 经过全面调查研究之后我们发现,神经内科护理在临床沟通能力方面总分是(54.22±9.11)分,分析结果中沟通能力评分较高的护理人员评分为(22.05±6.87)分,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神经内科护理临床沟通的影响因素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学历和职称,其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内科护理有多方因素影响着护患沟通质量,其中最为重要的影响便是学历和职称,需要我院对护理人员的沟通能力重视并培养起来,提高个人综合素养,从而提升整体护理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阵发性房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房颤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实验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个性化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和干预后3个月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测定。结果 干预3个月后实验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及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房颤患者的各项自我护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PICC置管患者中以标准护理模式实施干预,对提升其自护能力及临床护理质量的意义。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于2020.04-2022.02此阶段内,在我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病患共计9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病患均分作2组,在置管中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提供PICC标准护理,统计施护后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自护能力及护理质量比对照组优,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在置管治疗中以PICC标准护理进行护理,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护能力,进一步增强护理质量的同时,还可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风险,适宜基层医院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急诊科运转过程中,品管圈的应用方式以及其对急诊科护士应急能力所产生的干预效用。方法: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为研究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抽样法完成急诊科护士样本的收录工作,共收录样本16例,以2022年6月为分界点,将2022年1月-6月作为对照组,2022年7月-12月作为实验组,完成品管圈方案实行前后样本综合能力评估以及护理配合满意度等指标的收录工作并对其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品管圈方案实施之后,急诊科护士样本的综合能力评估结果以及护理配合满意度评估结果显著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诊科运转过程中,利用品管圈对急诊科护士的专业能力进行进一步培训以及管理能够有效提升急诊科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建议在后续的急诊科运转过程中,对该干预工作展开进一步探究。
简介:摘要:探讨分析职业能力培养的血液透析室专科护士的培训策略。方法:选取医院的60名专科护士,本次研究实验的时间从2022年3月到2023年5月,按照随机数字表均分处置法将60例专科护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有30名护士,实验组有30名护士。对实验组护士采用职业能力培养培训策略,对照组护士采用传统的培训策略,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护士的关于血液透析室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能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通过不同的培训策略之后,实验组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要高于对照组专科护士的理论知识成绩,组间差异比较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实验组专科护士的实践技能成绩要高于对照组专科护士的实践技能成绩,组间差异比较显著,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血液透析室专科护士的培训策略,可以提高专科护士的护理专业化水平,是一种具有价值的培训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阶段化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01-2021.01,1年内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使用常规方法护理)和治疗组(50例,实施阶段化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后均取得一定效果,但观察组的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以及肢体运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通过阶段化护理可取得明显更佳的效果,可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有较高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