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20世纪70年代,绩效技术成为一大研究和实践领域,并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入高校课程体系。许多组织和个人对绩效技术的胜任力进行了研究。其中,美国培训与发展协会(ASTD)先后开展了八次胜任力模型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绩效技术专业人员培养和职业发展的参考依据和实施指南。本文旨在通过文献分析,对ASTD历次胜任力模型中关于“角色”的研究进行全面分析和比较,识别出独具特色的三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参照绩效技术的典型流程,对ASTD的人类绩效改进流程模型的不足之处及其导致的角色界定问题进行辨析.为我国绩效技术从业人员的角乍.界定和人才培兼提供参考。
简介:目的多角度了解儿科临床护理教师角色胜任现状。方法向厦门市妇幼保健院78名儿科系列临床护理教师及其带教护士生发放临床护理教师角色胜任评价表,临床护理教师对自身角色胜任现况进行自评,护士生针对自己理想中的临床护理教师形象和对实际临床护理教师进行评价,运用方差分析及LSD两两比较法对比三者区别,找出儿科临床护理教师角色胜任与理想临床教师的差距。结果在病人照顾者方面,教师自评低于学生评价及学生理想状态的带教老师(P〈0.05),但学生理想型与学生对实际临床带教老师的评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角色模范方面,学生理想型明显高于学生评价与教师自评(P〈0.05);在教育者、辅导者、研究者的角色方面,学生理想型高于学生对实际带教老师的评价,高于临床带教老师自评(P〈0.05)。最高学历及工作年限成为临床带教老师角色胜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学生认为儿科教师的护理能力行为比教学能力行为强。教师角色胜任与护士生期望的理想型教师角色有差距,儿科临床带教老师在角色模范、辅导者、教育者、研究者等方面仍存在不足,如何有效提高儿科临床带教老师的角色胜任力将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简介:【摘要】目的: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基于护士核心胜任力的角色互换教学法模式,随后进行效果分析和比较。方法:选取参与本次妇产科实习的实习护生,人数共计80例。对于患者来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常规组、试验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基于护士核心胜任力的角色互换教学法。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进行理论知识评分比较,其中常规组患者中实习前、实习后理论知识评分分别为66.37±1.29、75.64±2.13,试验组妇产科实习护生评分分别为65.48±2.10、 90.63±2.15。经比较,试验组实习护生评分均较好(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采用基于护士核心胜任力的角色互换教学法,有效提升了护理学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