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前针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的诊断主要依靠监测尿量或血清肌酐(SCr)水平,但因为肾血供减少及使用利尿剂,使诊断存在干扰且具有非特异性。早期识别SA-AKI的临床过程并进行有效管理,能尽快恢复肾功能,改善结局。本文从SA-AKI的流行病学、诊断局限性、病理生理学机制、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展开讨论,发现大约30%的脓毒症患者会发展为急性肾损伤(AKI),且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大约50%的AKI患者存在脓毒症。一旦诊断为SA-AKI,应进行密切监测和及时的器官支持治疗,以防止进一步肾损伤。SA-AKI可在患者入院后第1周逆转,且预后良好。双侧肾小球血流灌注减少、炎症反应、代谢适应和微循环功能受损是脓毒症器官损伤的主要机制。病因控制和早期适当应用抗菌药物仍是脓毒症治疗的关键;液体复苏、血管升压药、早期使用肾脏替代治疗(RRT)及血液净化,是决定SA-AKI预后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SA-AKI)作为脓毒症常见的肾脏功能障碍,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日益增加,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基于"肠-肾轴"理论,肠道和肾脏在脓毒症中具有双向协同的关系,肠道菌群失调、内源性代谢物失调和内皮屏障完整性受损等参与了肾脏损伤的过程,肾脏炎症介质水平的升高又干扰了肠道微生物的构成。因此,了解SA-AKI中肠-肾串扰的机制,有助于为制定新的SA-AKI治疗策略提供潜在依据。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病区住院的脓毒症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短暂性与持续性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就诊于广东省中医院急诊病区≥18岁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有无肾功能损伤及入院后48 h肾功能恢复情况将脓毒症患者分为无S-AKI组、短暂性S-AKI组和持续性S-AKI组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97例脓毒症患者,其中无S-AKI组为95例,短暂性S-AKI组为39例,持续性S-AKI组为63例。持续性S-AKI组病死率明显高于无S-AKI组(36.5% vs. 17.9%)(P<0.05),短暂性S-AKI组与无S-AKI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5% vs. 17.9%)(P>0.05)。多分类无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短暂性S-AKI组Urea[OR=1.440,95%CI (1.235,1.680)];持续性S-AKI组年龄[OR=1.049,95%CI(1.008,1.092)],Urea[OR=1.440,95%CI(1.277,1.733)],感染部位是非泌尿系[OR=0.149,95%CI(0.050,0.448)]。结论持续性S-AKI发病率较短暂性S-AKI高;持续性S-AKI与脓毒症患者的预后相关,病死率更高,短暂性S-AKI则无明显关系。S-AKI患者的尿素氮会明显升高;高龄和泌尿系感染是发生持续性S-AKI的相关因素,对于此类脓毒症患者应注意早期保护肾功能,防止肾脏发生持续性损伤。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白蛋白(ALB)、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和重症营养风险评分(NUTRIC)对脓毒症相关性急性肾损伤(AKI)患者28 d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以2018年12月1日至2020年12月1日中国康复研究中心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观察7 d,将发生脓毒症相关性AKI的患者纳入本研究。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BMI、基础疾病、有无休克、受累器官数、住院时间、ALB、机械通气(MV)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SOFA)及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并计算NRS 2002评分和NUTRIC评分。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BMI、ALB、NRS 2002评分以及NUTRIC评分预测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价值;利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NRS 2002评分分层以及NUTRIC评分分层对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预后的影响。结果共纳入140例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内存活73例,死亡67例,28 d病死率为47.9%(67/140)。存活组患者的BMI明显高于死亡组〔kg/m2:22.0(19.5,25.6)比20.7(17.3,23.9),P<0.05〕,NRS 2002评分和NUTRIC评分均明显低于死亡组〔NRS 2002评分(分):5(4,6)比7(6,7),NUTRIC评分(分):6(5,7)比7(6,9),均P<0.05〕;存活组ALB略高于死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x回归分析显示,NRS 2002评分以及NUTRIC评分是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NUTRIC评分对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28 d死亡的预测能力最强〔AUC为0.785,95%可信区间(95%CI)为0.708~0.850〕,其次为NRS 2002评分(AUC为0.728,95%CI为0.647~0.800),但两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MI和ALB的预测能力差。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NRS 2002评分≥5分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NRS 2002评分<5分患者(28 d累积生存率:42.1%比75.6%,Log-Rank检验:2=11.884,P=0.001),NUTRIC评分≥6分患者的预后明显差于NUTRIC评分<6分患者(28 d累积生存率:40.4%比86.1%,Log-Rank检验:2=19.026,P=0.000)。结论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营养风险高,NRS 2002评分和NUTRIC评分均对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BMI和ALB预测价值较低。因NUTRIC评分计算复杂,可能NRS 2002评分更适合急诊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乳酸(Lac)对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AKI)的影响,以及Lac是否会影响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院内病死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4年3月至2019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及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入住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ICU的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入ICU 24 h内首次Lac的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Lac≤1.4 mmol/L组(Q1组)、Lac 1.5~2.4 mmol/L组(Q2组)、Lac 2.5~4.0 mmol/L组(Q3组)和Lac≥4.1 mmol/L组(Q4组),比较4组患者入ICU后脓毒症相关性AKI的发生率及院内病死率;通过二分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Lac升高对脓毒症相关性AKI发生及死亡的影响。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Lac对脓毒症相关性AKI发生及死亡的预测价值,获得截断值,分析不同Lac水平时脓毒症相关性AKI的发生及死亡风险。结果655例脓毒症患者均纳入分析,其中330例(50.4%)发生AKI,325例(49.6%)未发生AKI;330例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中,死亡134例(40.6%),存活196例(59.4%)。随着Lac水平升高,脓毒症相关性AKI发生率逐渐升高(Q1~Q4组分别为34.5%、41.0%、58.4%、66.3%),且院内病死率亦逐渐升高(Q1~Q4组分别为23.4%、29.2%、33.1%、4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与非AKI组相比,AKI组脓毒症患者Lac水平显著升高〔mmol/L:3.08(1.84,5.70)比1.91(1.20,3.10),P<0.01〕;校正性别(男性)、感染部位(腹腔)、血管活性药物、基线机械通气、平均动脉压(MAP)、基础肾功能不全、尿酸、降钙素原(PCT)、血小板计数(PLT)、基线血肌酐(SCr)、基础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等影响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Lac升高是脓毒症相关性AK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优势比(OR)=1.096,95%可信区间(95%CI)为1.022~1.175,P=0.010〕。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Lac水平显著升高〔mmol/L:3.55(2.00,6.76)比3.00(1.70,4.50),P<0.01〕;校正年龄、糖尿病、血管活性药物、基础eGFR等影响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Lac升高是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74,95%CI为1.004~1.149,P=0.037)。ROC曲线分析显示,Lac预测脓毒症相关性AKI发生及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53(95%CI为0.611~0.694)、0.593(95%CI为0.530~0.656,均P<0.01),截断值分别为2.75 mmol/L(敏感度57.8%、特异度69.2%)及5.95 mmol/L(敏感度56.7%、特异度83.7%)。当Lac≥2.75 mmol/L时,脓毒症相关性AKI的发生风险是<2.75 mmol/L的2.772倍(OR=2.772,95%CI为1.754~4.380,P<0.001);当Lac≥5.95 mmol/L时,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是<5.95 mmol/L的2.511倍(OR=2.511,95%CI为1.378~4.574,P=0.003)。结论Lac升高是脓毒症相关性AKI发生及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当Lac≥2.75 mmol/L时,脓毒症患者发生AKI的风险增加1.772倍;当Lac≥5.95 mmol/L时,脓毒症相关性AKI患者院内死亡风险增加1.511倍。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常见危重症,而脓毒症是AKI发生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患者往往起病急骤且预后不良,由于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诊断工具,导致临床上对SA-AKI的干预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对SA-AKI风险的认识和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识别,以及适时开始支持性治疗,仍然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已有数百种新型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工具出现,用于AKI的早期识别及预后判断。本研究就SA-AKI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分层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SA-AKI的认识。
简介:摘要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SA-AKI)是重症监护病房(ICU)急性肾损伤的首要原因,占比超过50%,与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进展为慢性肾脏病和高病死率均相关,其中15%~20%需要肾脏替代治疗(RRT)。近年来,体外血液净化治疗作为ICU SA-AKI的主要治疗手段已取得一定进展,除了传统的连续性RRT(CRRT)方式外,血液净化技术还开发了特异性针对内毒素、细胞因子的吸附膜、血液灌流柱等,主要包括高截留滤器、血液灌流/血液吸附、高吸附血液滤过和连续性血浆过滤吸附等多种体外血液净化模式,旨在通过降低SA-AKI患者血循环中的内毒素、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预后。本文重点就上述治疗SA-AKI的血液净化模式进行介绍,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参考与借鉴。
简介: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的常见危重症,而脓毒症是AKI发生发展的至关重要因素。脓毒症急性肾损伤(sepsis-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SA-AKI)患者往往起病急骤且预后不良,由于目前尚缺乏有力的诊断工具,导致临床上对SA-AKI的干预往往具有滞后性,因此对SA-AKI风险的认识和损伤严重程度的早期识别,以及适时开始支持性治疗,仍然是目前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已有数百种新型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工具出现,用于AKI的早期识别及预后判断。本研究就SA-AKI相关生物学标记物及诊断分层工具的研究进展进行介绍,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SA-AKI的认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的疗效。方法: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44例脓毒症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血液净化方式不同分为A组(22例: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B组(22例: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A组患者治疗1周后C反应蛋白(CRP)为(21.51±2.42)mg/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48.41±2.11)ng/L、白细胞介素-6(IL-6)为(25.21±4.42)ng/L,相关炎症因子均低于B组,A组患者治愈率(95.24%)显著高于B组,数据差异明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