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对细菌性痢疾患者临床护理,使腹泻引起的全身无力得到缓解。在与医生共合作下使腹泻次数减少。使腹泻引起的食欲不佳得到逐渐恢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儿细菌性痢疾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到2015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细菌性痢疾患者84例,通过对这84例患者的资料进行研究,对其采用的护理方法主要是首先进行对症下药,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心理的疏导和饮食方面的指导,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护理治疗之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之下,患者的状态恢复到了正常的水平,并且对治疗的效果非常的满意,没有出现任何的并发症。结论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可以使患者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不良的反应,治疗环境安全、可靠,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值得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推广。
简介:摘要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是由志贺菌属引起的肠道传染病,而中毒型细菌性痢疾(bacillarydysentery,toxictype)则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危重型。起病急骤,临床以高热、嗜睡、惊厥、迅速发生休克及昏迷为特征。本病多见于3——5岁体格健康的儿童,病死率高,必须积极抢救。病因及流行病学J本病的病原体为痢疾杆菌,属肠杆菌的志贺菌属。志贺菌属分成A、B、c、D四群,A群也称痢疾志贺菌,B群也称福氏志贺菌,C群也称鲍氏志贺菌,D群也称宋内志贺菌。我国引起流行的多数为福氏志贺菌,其次为宋内志贺菌。急性、慢性痢疾病人及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其传播方式通过消化道传播。本病夏秋多见,多见于体格健壮的&JL,发病年龄以3~5岁多见。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了解志贺菌的流行原因、转变过程及抗药过程,以便临床上更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本中心在2008年5月~2010年10月期间,通过对腹泻粪便分离进行志贺菌株的检测,根据阿米巴痢疾、细菌性痢疾的处理原则和诊断标准,为患者进行菌株耐药性和血清型分型的分析。结果检测出志贺菌134株,其中,74株为D群宋内志贺菌,占55.2%;有56株B群福氏,占41.8%2株;A群痢疾志贺菌,占1.5%;2株C群鲍氏志贺菌,占1.5%患者经过药敏试验结果福氏志贺菌对左氧氟沙星、庆大霉心素、头孢噻肟、头孢唑啉等药物产生敏感;宋内志贺菌对头孢噻肟、头孢唑啉、阿莫西林、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等药物产生敏感;对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苄西林、萘啶酸等药物具有耐药性。结论志贺菌的发源地不同,其耐药性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患者治疗过程中,根据地方性差异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合理用药。防止抗生素的大量使用,降低耐药菌株的发生几率。目前笔者所在地志贺菌群分布大多以福氏志贺菌居多,但近些年宋内志贺菌的数量有所增加。志贺菌耐药菌株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