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采用锥度安装的舵杆与舵柄之间,或舵杆、舵销与舵叶承座之间在锥度压装前相对理想状态位置存在一定偏差,该偏差一定程度上影响压装的最终压入值。如何确定偏差的大小?

  • 标签: 锥度安装,偏差值,零点位置
  • 简介:学校里进行同课异构比赛,抽到的课题是“角的度量”“。这课有什么好上的,无非就是先看懂量角器再正确量角。”大家如此说着,也这样教着,最后的感慨是:这课体现不出教师的水平、学生的智慧,基本就是接受,实足一节技能训练课,训练到最后还有半数的学生不会。笔者也参加了这次比赛,但所采用的教法和他们不一样,30分钟的时间在探究别人所未探究的,10分钟的时间在研究别人40分钟的内容。结果,看似有点走偏的教学却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96%的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学会了正确量角。

  • 标签: “角的度量” 教学效果 同课异构 训练课 量角器 学生
  • 简介:随着对黎曼几何研究的深入,芬斯勒几何成为现代数学中的前沿学科。其中,包括为人们所熟知的Randers度量在内的(α,β)-度量是一类在多个学科领域都有着广泛应用的芬斯勒度量。程新跃与沈忠民在文献[1]中提出了一类重要的(α,β)-度量,其中包括了部分反正切度量、多项式度量和对数度量。经证明此类(α,β)-度量有着与对称(α,β)-度量相近的表达式,因此命名为拟对称(α,β)-度量。继旗曲率性质与S-曲率性质之后,文章主要讨论了拟对称(α,β)-度量成为Landsberg度量的等价条件,以及一些好的其它性质。

  • 标签: 拟对称(α β)-度量 Landsberg度量 迷向S-曲率 Berwald度量 Douglas度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不动点理论与近代数学的许多分支有着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在建立各类方程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度量空间中积分型压缩条件下弱相容映射的不动点的存在性及唯一性。

  • 标签: 度量空间 积分型压缩条件 弱相容映象对 不动点
  • 简介:1998年,王玉文,季大琴对于Banach空间中的线性算子引进了Tseng度量广义逆。文章补充说明,当空间为Hilbert空间时,Tseng度量广义逆的定义与Tseng广义逆的原始定义相同,当空间为n维欧几里德空间,T为矩阵算子,T的Moore-Penrose度量广义逆定义的(i),(ii),(iv)四个式子退化为Penrose方程。

  • 标签: 线性算子 BANACH空间 TSENG度量广义逆 Moore-Penrose度量广义逆
  • 简介: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学会使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会读出量角器上角的度数;知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 标签: 教学纪实 度量 教学目标 量角器 使用量
  • 简介: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1度记作1°;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一分的角,记作1′;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角的度量单位是六十进位。即1°=60′,1′=60″.

  • 标签: 度量单位 换算 中学 数学教学
  • 简介:一、回顾,把握度量的内涵师:说起度量,同学们应该不陌生。说说看,你曾经度量过什么?生:我曾经度量过物体的长度。生:我曾经度量过物体的重量。生:我还度量过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师:要想度量物体的长度、重量或面积,关键得有什么?生:我觉得需要有工具,比如度量长度要有尺子,度量重量要有秤或天平。

  • 标签: 度量教学 教学实录
  • 简介:角的度量单位是度、分、秒,是六十进位制,即1°=60′,1′=60″。关于角的度量和换算是难点,现举例谈谈这类问题的解法.

  • 标签: 度量单位 计算方法 初一 数学
  • 简介:结合目前城镇发展的用地规划,研究和提出了城镇土地利用生态景观空间结构和功能的度量指标体系,并就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指标框架、量化方法等,进行了必要的阐述.

  • 标签: 土地规划 生态景观 城镇化 农村 功能度量指标体系
  • 简介:建立了GFC-度量空间中相交定理.作为应用,获得了GFC-度量空间中的Browder不动点定理,建立了GFC-度量空间中的一般拟平衡问题系统和拟平衡问题系统的新的平衡存在定理。我们的结果统一改进和推广了一些近期文献的已知结果。

  • 标签: GFC-度量空间 相交 不动点 极大元 一般拟平衡问题系统 平衡
  • 简介:摘要:平行四边形面积,在平面图形面积的学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不同版本的教材,呈现的都是数方格和转化法推导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教师也多是按照教材编排进行教学设计。但在对本课的深度思考和教学过程中也有很多的疑惑。比如:当我们问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学生想到的都是割补转化,几乎没有学生提及数方格。那么教材中呈现数方格的目的何在?为什么“不满一格的按半格计算”?数方格和转化法之间有没有本质上的关联?能不能把数方格与转化法进行有效整合?

  • 标签: 数学建模教学 思想渗透 教学经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