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为保证专科医院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标准,结合本市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了专科医院应急预案,成立了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应急救治队伍。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按照预案规定程序,组织相应的人员做好院前急救、隔离消毒及安全防护,保证了应急救治成功,提升了医务人员应急能力。专科医院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 标签: 专科医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管理
  • 简介:目的:深入了解突发事件救护中护士真实心理体验。方法:运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研究法,深入访谈不同科室9名参与群体突发事件救治护士。结果:护士在突发事件救治心理反应有5个主题:紧张和恐惧感、悲伤感、职业责任感和愤怒感、不可控感以及创伤后应激反应,主要采取寻找最有效个人宣泄方法及回避应对方式。结论:突发事件救治护士心理疏导至关重要,管理者应在硬件支持尤其是物资方面准备充分,做到有备无患。

  • 标签: 突发事件 护士 心理体验 质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急诊护士情绪劳动管理方法及其改善效果。方法:对31名急诊护士进行情绪劳动管理,内容包括教育培训、改善可控性客观条件等。在实施管理前、后运用情绪劳动量表对31名急诊护士进行测试。结果:管理前,急诊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倾向于运用表层扮演,深层扮演运用较少;管理后,运用表层扮演减少,深层扮演增多,且管理前、后这两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绪劳动相关管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急诊护士情绪劳动状况。

  • 标签: 情绪劳动 表层扮演 深层扮演
  • 简介:目的分析研究突发事件对武警官兵心理影响,充分认识心理训练在处突战斗中意义,探讨各种对策,向心理训练要战斗力。方法分析突发事件类型及特点.通过对武警官兵SCL-9。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来判断,突发事件对式警官兵心理影响。结果式警官兵SCL-90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高于地方人群,突发事件极易使极少数武警官兵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通过多种形式经常性、持久性学习、教育、训练,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提高战斗力。结论各种突发事件是一种强大心理冲击和特殊心理应激源,异常心理反应明确影响部队战斗力。因人而异,“对症下药”。教育式警官兵以理智、平和心态应对各种突发事件

  • 标签: 突发事件 武警官兵 心理状态 心理训练 心理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同伴教育在急诊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进入急诊新护士28人设为对照组,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进人急诊新护士31人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培训方法,实验组在传统培训基础上接受同伴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护士在知识、技能、奖惩以及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得分。结果:实验组护士知识、技能、综合能力得分和受表彰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投诉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伴教育有助于提高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效果

  • 标签: 同伴教育 护士 规范化培训 急诊科
  • 简介:目的:描述并评价急诊护士对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分析其在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进而提出可行解决方案。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对5所三级医院急诊100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护士缺乏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特别是在注射位置方面。结论:应加强对急诊护士浅静脉留置针相关知识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学习积极性,运用激励机制激发护士潜能,以提高临床浅静脉留置针护理质量,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浅静脉留置针 知识 调查 急诊科护士
  • 简介:北京市西城区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西城区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单位,在北京市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两个网底基础上,西城区把综合医疗救助、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居家养老充实进去形成6个网底进行运行机制、服务理念、服务模式等方面的改革。我们对所辖社区居民实行以人健康为中心,开展全方位、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维护。

  • 标签: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团队精神 北京市西城区 计划生育技术 健康维护 基本医疗
  • 简介: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从5月20日我院开始收治了从四川转运过来地震伤员,共24名,由于是大批地收治,而且有部分伤员病情比较严重,除了多发性骨折以外,个别伤员合还合并有颅脑损伤、肺部创伤等。为了提高和保证护理质量,我院骨科专科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以加大护理力度,现将干预措施报告如下。

  • 标签: 伤员救治 护理干预 地震 干预措施 多发性骨折 病情比较
  • 简介:建立护理质量控制小组,使护理质控形成运作体系后,分别从流程、奖惩、管理细节等方面人手对放疗病历中护理文书进行管理。实施护理质量自控管理放疗病历后,放疗病历中护理文书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其原因为护士团队意识、责任心和慎独精神提高。

  • 标签: 护理质量自控 护理文书质量 效果分析
  • 简介:美国等国家实践证明,医疗差错和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能促进医疗质量和病人安全。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必然趋势心。根据卫生部“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医院管理年活动精神,结合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我院自2007年初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病人安全报告制度,现介绍如下。

  • 标签: 不良事件 报告制度 护理 医疗服务质量 医院管理年活动 病人安全
  • 简介:目的:建立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对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预警、监控及干预,从而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方法:利用医院计算机网络对新入院患者及住院期间患者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录入,系统进行自动筛选并对达到或超过阈值高风险人群进行预警提示,护理单元根据风险类别实施干预措施并进行风险监控传报,实行院--护理单元三级实时跟踪监控,对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进行前瞻管理。结果: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实施1年来,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监控上报阳性情况率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之相关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数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预警监控传报系统提高了护士对护理风险预见性及风险管理意识,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效率,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发生。

  • 标签: 住院患者 护理风险 评估预警 监控传报 护理安全
  • 简介:目的探讨转诊安全性评估在高血压性脑出血救治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12月通过系统转诊评估后由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医院转诊来我院51例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评估组)救治情况,并与2014年1月到12月陈仓医院未经系统评估转诊来63例急诊高血压性脑出血(传统组)救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评估组病死率(3.92%,2/51)和出血增加发生率(1.96%,1/51)均明显低于传统组[分别为20.63%(13/63)、14.29%(9/63);P<0.05]。结论转诊前进行科学安全性评估,可以明显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病死率。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转诊 安全性评估
  • 简介: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生急诊实习中应用效果。方法:以在急诊实习72名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n=36)和实验组(n=36),对照组采用"以授课为基础学习(LBL)"教学法,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法。比较两组学生理论考试、综合技能考核成绩,并调查学生对PBL教学法认可程度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生理论考试、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同时主观认可并乐于参与PBL教学。结论:PBL教学模式应用到护理本科生急诊实习中可以提高学生临床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 标签: 急诊护理 PBL 教学
  • 简介: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改善老年呼吸患者睡眠质量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呼吸住院患者188例,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模式情况,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分别给予患者分阶段护理和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睡眠质量、睡眠情况以及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评分后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及时性、护理整体性、护理连续性、护理舒适性等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睡眠效率、嗜睡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能够改善老年呼吸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情况,是临床实施护理实践理想方式之一。

  • 标签: 分阶段护理 呼吸科 住院患者 睡眠质量
  • 简介:由于现代经济迅速增长,科技突飞猛进发展,精神医学进入了现代医学领域,使得精神医学不再单纯期望如何治疗精神症状,而更期望患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功能受损,恢复患者工作、学习、人际交往能力。这就要求精神病院改变以往封闭式管理模式,建立与其相适应开放式管理模式,为患者提供更人性化、更科学治疗、康复、护理环境和措施,更好地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护理安全管理 开放病房 精神科 精神医学 管理模式 医学领域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以便进行相应教育。方法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S),对300名大学新生生活事件进行调查。结果大学新生存在主要应激源在于考试失败,不理想,学习负担重和升学压力,其次为家庭经济困难和被人误会或错怪;除丧失因子外,其他各项因子男女新生之间并无显著性别差异,对相应教育方式进行了讨论。

  • 标签: 大学新生 生活事件 身心健康 健康教育 精神分裂症
  • 简介:目的机械取栓时代,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建立急性卒中救治体系,让更多急性卒中患者能在时间窗内及时到达有条件医院,从而提高区域性急性卒中急诊救治整体水平。方法从2014年开始,在院内及医院所在区域,由单位行政部门及区域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协调,制定卒中救治相关政策、规定,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作为技术主导,开展卒中诊治培训及帮助各级部门、医院建立相应卒中救治流程、规范。观察我院卒中救治关键绩效指标及协作单位救治水平改善情况。结果(1)院内急诊通道建立:由院长亲自参与,院医疗作为卫生行政部门进行督导、协调,院内参与卒中救治急救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神经影像、检验、心电图室及护理保障中心积极参与,使急性缺血性卒中入院-静脉溶栓(door-to-needletime,DNT)时间由绿色通道建立前71min缩短至53min,入院-动脉穿刺(door-to-puncturetime,DPT)时间由104min缩短至82min,入院-血运重建(door-to-revascularizationtime,DRT)时间由144min缩短至117min。(2)区域性卒中救治网络建立:极大提高我院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能力,2014年本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总病例数为7例,2016年提高到112例,区域内初级卒中中心卒中防治关键绩效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院内卒中救治绿色通道及区域性卒中救治网络建立,能提高卒中救治水平及救治率,改善区域性卒中救治水平。应进一步改进卒中救治通道及网络并进行更大范围推广。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急诊救治系统 入院-静脉溶栓时间 入院-动脉穿刺时间 入院-血运重建时间
  • 简介:目的:定量了解医养结合老年患者每日所需护理时间,探讨其分级护理、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之间关系,为科学完善老年分级护理标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场记录法对安徽省某大型综合医院医养结合老年进行了连续7天、以满足232名老年患者全部护理需要为目的护理操作内容和时间调查和分析。结果:不同护理级别、相同ADL分级老年患者每日所需直接护理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护理级别、不同ADL分级老年患者每日所需要直接护理时间及总护理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L评分能直接反映老年患者对直接护理需求,能有效提示老年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相应实际护理需求。建议在老年由医生确定老年患者分级护理I、II、III级,再由临床经验丰富护士应用ADL量表进行A、B、C分级,即将老年患者划分为IA、IB、IC、IIA、IIB、IIC、IIIA、IIIB、IIIC9项护理等级。

  • 标签: 医养结合 老年患者 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护理分级标准
  • 简介:目的:了解精神及综合病房护理人员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探寻有效干预对策,改善其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EPQ和自编影响调查表,对500名护理人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精神病房护理人员睡眠障碍发生率为70.06%,综合病房护士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6.84%,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精神病房护理人员睡眠问题比较突出,应引起有关管理者重视。建议从社会方面、医院方面、自身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 标签: 精神科和综合科病房 护理人员 睡眠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