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20年1月-2021年6月诊治的36例肿瘤患者作为护理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是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干预;研究组开展细节护理。对比指标: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堵管发生率、护理工作质量、导管维护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堵管发生率低,护理工作质量、导管维护质量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应指标数据有差异,P

  • 标签: 细节护理 癌症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堵管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中心导管性败血症在临床实践上是一较难解决的并发症。挑选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接诊的15例中心导管性败血症病例并对其危险因素加以分析,明确提出相对应的护理措施;提升原发病的防控及护理;提升中心置管的护理;提升无菌操作原则;严格搞好病区消毒杀菌。通过本文研究发现搞好中心置管的炉理对防治导管性败血症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导管性败血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儿接受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术期间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血液肿瘤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6.67%<30.00%,χ2=5.455)以及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9.13±3.32)分<(45.51±3.71)分,t=7.019]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93.33%>73.33%,χ2=4.320)、护理后的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76.65±5.24)分>(69.53±4.08)分,t=5.872]以及患儿家长的满意度(90.00%>66.67%,χ2=4.81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液肿瘤患儿的静脉输液治疗期间,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术的过程中,实施精细化的护理服务,可以有效保障治疗的安全性,改善患儿的身心状态,获得良好的预后。

  • 标签: 血液肿瘤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 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应用肝素钠封管是否可降低PICC置管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方法:选择2021年3月—2022年9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240例PICC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封管方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120例,通过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比较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同时在治疗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检测血小板计数 (Plt)、凝血酶原时间 (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纤维蛋白原 (Fib) 、栓溶二聚体浓度 (D-dimmer) 浓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Plt、PT、APTT、Fi和D-dimmer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i和D-dimmer浓度明显升高(P

  • 标签: 血栓 血小板计数 凝血酶原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中心导管(CVC)在现代医疗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助于给药、输液、输血以及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然而,尽管它们具有重要的实用性,但CVC与血管通路相关感染的风险显著,这可能导致增加的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费用。这些感染统称为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给全球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带来了巨大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重视防范策略致力于减少CLABSI的发生率。作为一线护理者,护士在有效实施这些预防措施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了解预防CVC相关感染的护理干预的最新进展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 标签: 预防 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导管 相关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与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行中心置管致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者30例为观察组,同期行中心导管无感染者3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PCT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PCT)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心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增高明显,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血流感染 降钙素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PICC)治疗的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我院接受PICC治疗的13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双色球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PICC护理管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PICC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肿瘤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对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的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8月到2022年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的88例肿瘤化疗患者开展研究,根据双色小球法完成平均分组,参照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44例接受临床护理路径干预,观察不同护理措施所取得的护理效果。结果 比较两组的风险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对使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置管的肿瘤化疗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有着极为确切的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出现风险事件,从而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 化疗 临床护理路径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深度对经颈内中心置管COPD患者置管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经经颈内中心置管COPD患者76例作为本次探讨对象。根据拍片确定结果将76例探讨对象均为分成观察组(右心房上2cm)和对照组(大于右心房上2cm),比较两组不同导管末端位置的置管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两组统计数据分析,观察组采用中心置管位置的非计划拔管率与采取非中心置管位置的对照组的非计划性拔管率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导管末端位置置管效果无显著影响,静脉外渗并发症在观察组更少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 P( cv-a) CO2指导液体复苏治疗的价值。方法:选 2017.02~2020.08区间收治 6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研究,分为 2组(指导方案),对照组 32例以 ScvO2为指导实施机体复苏治疗,观察组 32例以 ScvO2+P( cv-a) CO2为指导实施机体复苏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 28d内病死率( 18.75%)、肺水肿发生率( 6.25%)低于对照组,统计值对比无差异;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统计值 P<0.05。结论: P( cv-a) CO2指导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机体复苏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病死率、肺水肿发生率,亦可评价循环血流、组织灌注状态,值得借鉴。

  • 标签: 中心静脉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 感染性休克 液体复苏 组织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院住院患者的静脉药物配置中常见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在2021年2月至2021年11月期间住院输液患者的医嘱1000份,对其说明书和药典等进行医嘱分析,对于存在的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结果:在随机的1000份医嘱中,一共有94份不合理的医嘱。其不合理原因主要有配伍、溶媒选择、给药时间间隔、药物剂量、药液浓度不合理、药物使用周期不合理等等。结论:自从本院进行静脉配置以来,经过药师的专业审核后,医嘱中存在的不合理医嘱现象有减少,保证了患者的合理用药和安全用药,提高了治疗效果和用药水平。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输液医嘱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生差错的原因和防治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 8月至2020年12月,选择433例静脉药物配置事件,分析发生差错率,以及发生差错的原因。选择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2例工作人员,进行防治管理,分析防治前后的工作质量,差错率、投诉率。结果:433次中有104次发生差错率,主要包括处方差错、名称不对、剂量错误、未无菌操作、药物添加错误,使用过期药品等。与防治前进行比较,防治后不良反应率、投诉率降低(P<0.05),工作质量提高(P<0.05)。结论: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生差错的原因主要有处方差错、、名称不对、剂量错误、未无菌操作、药物添加错误,使用过期药品等。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加强防治管理,可以降低差错率、投诉率,提高工作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差错原因 防治 投诉率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风险管理对临床安全用药的影响。方法文章研究时限定为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共有研究对象100人,医护人员20人,结合信息随机分组,每组50例患者、10名护理人员,组间差异在于对照组在整个治疗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予以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不合理事件发生情况、护理错误发生情况、工作人员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工作人员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不合理事件发生情况、护理错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质量管理法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 风险管理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 : 目的 强化管理对预防静脉配置中心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取 2017年 6月~ 2018年 5月对静脉配置中心实施强化管理(实验组),以及 2016年 4月~ 2017年 5月实施常规管理(对照组)进行比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在静脉配置中心进行护理干预前 100例患者输液药物之中有 4例( 4.00%)出现感染情况,进行护理干预后仅有 1例( 1.00%)患者出现感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为静脉配置中心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护理干预,利用有效措施将原有风险尽可能的得到改进,是能够控制医院之中感染事件的出现几率,这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医患纠纷具有现实意义,值得在临床之中大量推广并应用。

  • 标签: 强化管理 预防静脉配置中心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制中心(PIVAS)常见不合理用药医嘱。方法:统计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不合理用药医嘱进行归纳分类。结果:经过统计我院用药医嘱中,有80例不合理用药医嘱,其中主要不合理用药医嘱原因为用法用量不当(占 62.50%)、给药方式不当(占12.50%)、溶媒不当(占 25.00%)。结论:药师通过审方干预后,可有效改善患者不合理用药医嘱的使用,让药物治疗安全性提高,患者生命安全受到保障。

  • 标签: 用药分析 不合理用药医嘱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管理应用PDCA循环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分析我院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2020年 1月至2020年12月,选择62例进行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随机抽取分组,研究组(n=31)进行临床药师管理,对照组(n=31)进行常规管理,比较两组配置差错率、投诉率、合理用药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配置差错率、投诉率降低(P<0.05),合理用药率提高(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临床药师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合理应用中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配置差错率、投诉率,提高合理用药率,并且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药师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抗肿瘤药物 合理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对不合理用药处方的干预作用。方法:对本院静脉中心在2020年1月到2022年1月间的1250份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处方均经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进行点评、调整、修正;分析不合理处方类型。结果:1250例不合理用药处方在经过药师干预后,采纳了药师意见进行调整。在1250份不合理用药处方中,不合理处方类型包括:溶媒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重复给药、药品给药途径不适宜等多种原因,其中排在最前位的原因是溶媒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静脉营养液不合理使用。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师给予用药指导,可以通过及时干预,并能够提高静脉用药安全、有效,能够加强并规范医疗机构药物使用安全性。

  • 标签: 静脉用药 调配中心 药师干预 不合理用药 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