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结肠炎(UC)患者内镜下严重程度血常规、凝血功能、血脂、血尿酸等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方法回顾收集2018年1月至12月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90例确诊UC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Mayo肠镜评分分为轻、中、重3组,比较3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差异,分析Mayo肠镜评分和实验室指标的相关。结果轻、中、重3组UC患者血小板[(205.00 ± 61.18)× 109/L比(240.33 ± 82.90)× 109/L比(285.55 ± 107.60)× 109/L,P=0.020]、血红蛋白[(129.70 ± 16.22)g/L比(135.35 ± 20.40)g/L比(121.33 ± 27.82)g/L,P=0.034]、低密度脂蛋白[(2.44 ± 0.50)mmol/L比(2.54 ± 0.67)mmol/L比(2.10 ± 0.62)mmol/L,P=0.010]、胆固醇[(4.07 ± 0.60)mmol/L比(4.02 ± 0.94)mmol/L比(3.50 ± 0.80)mmol/L,P=0.017]和纤维蛋白原[(2656.00 ± 371.54)mg/L比(3034.50 ± 826.52)mg/L比(3390.26 ± 1013.61)mg/L,P=0.03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检测值水平Mayo肠镜评分均具有相关(P<0.05),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ayo肠镜评分呈负相关(P<0.05);血小板、纤维蛋白原UC肠镜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通过对UC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可协助评估UC患者肠道情况。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Mayo肠镜评分 血小板 胆固醇 血尿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调节T细胞(Treg)分化对放射肺损伤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Treg抑制小鼠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C57BL/6小鼠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免疫球蛋白G(IgG)组和照射+CD25组,每组12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3组小鼠给予单次20 Gy X射线全胸照射,照射+IgG组和照射+CD25组小鼠每周腹腔注射IgG抗体和CD25抗体。分别于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各处死小鼠6只,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Foxp3:叉头样转录因子3)百分比以鉴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神经纤毛蛋白1(NRP1)表达;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NRP1+Treg百分比;拍照并观察每组小鼠皮肤损伤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检测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每组小鼠肺组织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IL)-17A、干扰素γ(IFN-γ)、IL-2和IL-4水平变化。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百分比[(1.73±0.04)%、(2.13±0.15)%]均较空白对照组[(1.14±0.02)%、(1.70±0.06)%]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680、-4.545,P=0.000、0.010),抑制Treg后,第4周和第8周时照射+CD25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Foxp3+Treg百分比[(0.72±0.14)%、(0.27±0.02)%]均较单纯照射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96、37.538,均P=0.000)。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NRP1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41、-9.127,均P=0.000)。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CD25+NRP1+Treg百分比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而照射+CD25组CD25+NRP1+Treg百分比均较单纯照射组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926、14.457,P=0.001、0.000)。观察小鼠皮肤损伤程度后发现,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单纯照射组小鼠皮肤损伤严重,而照射+CD25组小鼠照射后第4周时皮肤基本完好,第8周时出现脱毛脱皮。病理学结果显示,照射后第4周和第8周,空白对照组相比,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结构破坏,肺泡壁增厚,细胞外基质增多,而照射+CD25组小鼠肺组织结构完整,肺泡壁纤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结果显示,空白对照组相比,照射后第4周,单纯照射组小鼠肺组织内IL-17A和IL-4水平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492、-15.796,P=0.001、0.000),照射后第8周,TGF-β1和IL-17A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072、-7.167,P=0.000、0.002),IL-2水平在第4周和第8周时均降低,IFN-γ水平在第4周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93,P=0.000),第8周时下降;单纯照射组相比,照射+CD25组小鼠TGF-β1和IL-17A水平在第4周和第8周时均降低(t=6.037、4.524、5.496、4.772,均P=0.000),IFN-γ水平升高(t=-7.006、-12.565,P=0.002、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IL-2和IL-4水平在第4周时均降低,第8周时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66、-9.090、8.833、-7.191,均P=0.000)。结论放射肺损伤小鼠肺组织中出现Treg分化,并增强分泌TGF-β1促炎因子,同时干扰辅助T细胞(Th1、Th2型)细胞因子平衡来促进放射肺损伤发生。

  • 标签: T淋巴细胞,调节性 T淋巴细胞,辅助诱导 模型,动物 Th细胞平衡 放射性肺损伤
  • 简介:摘要炎症肠病(IBD)由于异常炎症反应导致肠道干细胞和分化细胞功能异常而引起肠道损伤,治疗需要肠上皮再生修复损伤肠黏膜。Hippo信号通路近年在果蝇和哺乳动物中发现信号级联系统,转录共激活因子YAP和TAZHippo信号通路下游效应因子并调节靶基因表达,在调节组织稳态、再生、控制器官大小中发挥关键作用,其功能失调可导致肿瘤发生。本文综述Hippo通路在哺乳动物肠道中生理过程及其潜在作用机制,并讨论IBD中该通路未来研究方向和可能治疗策略。

  • 标签: Hippo信号通路 炎症性肠病 再生 修复 肠道稳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牙体牙髓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多次法根管一次根管治疗疗效及安全。方法:将我院收治90例牙体牙髓病患者,采用双盲法均等分为对照组(多次法根管治疗)观察组(一次根管治疗)。结果: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并发症总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多次法根管治疗相比,对牙体牙髓病患者予以一次根管治疗,不仅能够提升整体治疗效果,而且治疗期间产生不良反应较少,证明其安全更高,故在临床中建议推广。

  • 标签: 多次法根管 牙体牙髓病 一次性根管 疗效 安全性
  • 作者: 孔亚林 刘磊 张晖 刘承利 王成 赵刚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2022年第02期
  • 机构: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肝胆外科,北京 100142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外科学教研室,北京 100142,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外科学教研室,北京 100142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142,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外科学教研室,北京 100142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神经外科,北京 100142
  • 简介:摘要基层军医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尚处于试点阶段,其执业背景培训目标同地方住院医师相比存在很大不同,需要探索符合基层军医岗位特点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法。本研究从基层部队实际需求出发,紧贴军事医学环境,通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野战外科教学方法紧密融合,使基层军医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实践过程中达到野战外科考核目标,在提升个人临床能力同时增强了基层医疗单位卫勤保障能力,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野战外科教学在基层军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应用方法及经验总结作一探讨。

  • 标签: 野战外科 军事医学 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调整Charlson合并症指数(ACCI)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采用回顾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04研究中19家医院收治242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54例、莆田市第一医院32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2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31例、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17例、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8例、梅州市人民医院8例、福建省立医院7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6例、龙岩市第一医院6例、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5例、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5例、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4例、四川大学华西医院4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4例、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3例、广东省人民医院3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男193例,女49例;年龄为62(23~74)岁。观察指标:(1)患者年龄分布合并症及ACCI情况。(2)ACCI分组及临床病理特征比较。(3)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4)随访情况。(5)影响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因素分析。采用门诊或电话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12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计量资料以M(Q1,Q3)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比较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采用X-Tile软件(3.6.1)分析ACCI分组临界值。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和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术后早期并发症影响因素。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3年无复发生存率影响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以逐步回归法纳入P<0.05单因素指标和临床上预后密切相关变量。结果(1)患者年龄分布合并症及ACCI情况。242例患者中,<50岁28例,50~59岁68例,60~69岁113例,70~79岁33例;合并轻度肝病、伴有终末器官损害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消化性溃疡、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肺疾病、不伴终末器官损害糖尿病分别为1、1、2、2、6、8、9例。242例患者ACCI为2(0~4)。(2)ACCI分组及其临床病理特征比较。X-Til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ACCI=3为最佳分组临界值。根据ACCI最佳分组临界值242例患者分为低ACCI组(ACCI<3)194例和高ACCI组(ACCI≥3)48例。低ACCI组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前合并症,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级、Ⅱ级、Ⅲ级),肿瘤长径,组织学类型(印戒细胞癌或低分化腺癌、中分化或高分化腺癌),肿瘤病理学T分期(T1期、T2期、T3期、T4期),化疗周期分别为(58±9)岁,(22.6±2.9)kg/m2,31例,106、85、3例,(4.0±1.9)cm,104、90例,16、29、72、77例,6(4,6)个;高ACCI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70±4)岁,(21.7±2.7)kg/m2,23例,14、33、1例,(5.4±3.1)cm,36、12例,3、4、13、28例,4(2,5)个;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37、1.98,χ²=22.64,Z=-3.11,t=-2.91,χ²=7.22,Z=-2.21、-3.16,P<0.05)。(3)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影响因素分析。242例患者中,33例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局部并发症20例,系统并发症16例,部分患者同时合并多种并发症。20例局部并发症包括腹腔感染12例,吻合口漏7例,切口感染、腹腔出血、吻合口出血各2例,淋巴液漏1例。16例系统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11例,心律失常、脓毒血症各2例,肝衰竭、肾衰竭、肺动脉栓塞、深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尿潴留各1例。33例发生术后早期并发症患者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Ⅰ级、Ⅱ级、Ⅲa级、Ⅲb级、Ⅳ级分别为3、22、5、2、1例。低ACCI组患者术后早期并发症、局部并发症、系统并发症分别为22、13、9例;高ACCI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1、7、7例;两组患者早期并发症、系统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4.38,4.66,P<0.05);局部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2.20,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CCI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相关因素(比值比=2.32,95%可信区间为1.04~5.21,P<0.05)。(4)随访情况。24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6(1~46)个月。随访期间,53例患者死亡,13例带瘤生存。242例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73.5%。低ACCI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6(2~46)个月,随访期间,29例患者死亡,10例带瘤生存,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为80.0%;高ACCI组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5(1~42)个月,24、3例,47.4%;两组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30.49,P<0.05)。(5)影响患者3年无复发生存率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症、ACCI、肿瘤长径、组织学类型、血管侵犯、淋巴管侵犯、神经侵犯、肿瘤病理学TNM分期、术后早期并发症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相关因素(风险比=2.52,3.64,2.62,0.47,2.87,1.90,1.86,21.77,1.97,95%可信区间为1.52~4.17,2.22~5.95,1.54~4.46,0.27~0.80,1.76~4.70,1.15~3.12,1.10~3.14,3.01~157.52,1.11~3.50,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CI、肿瘤病理学TNM分期、辅助化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独立影响因素(风险比=3.65,11.00,40.66,0.39,95%可信区间为2.21~6.02,1.40~86.73,5.41~305.69,0.22~0.68,P<0.05)。结论ACCI影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发生早期并发症相关因素,ACCI、肿瘤病理学TNM分期、辅助化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率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胃肿瘤 全胃切除术 年龄 术前合并症 年龄调整的Charlson合并症指数 术后早期并发症 预后 腹腔镜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高压氧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结肠炎疗效,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随机50例溃疡结肠炎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给予高压氧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对照组单用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共计治疗30周。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92.3%)、英夫利昔单抗应答率(92.3%)及维持期谷浓度[(1.32±0.26)μg/ml]明显高于对照组[66.7%,66.7%,(0.74±0.22)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可明显提升CD4+、CD4+/CD8+水平,降低CD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英夫利昔单抗治疗溃疡结肠炎,可明显提高英夫利昔单抗应答率,增强疗效;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因子释放,达到治疗溃疡结肠炎目的。

  • 标签: 高压氧 英夫利昔单抗 溃疡性结肠炎 T淋巴细胞亚群 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和白藜芦醇对溃疡结肠炎(UC)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60只BALB/c小鼠随机平均分为CON组、DSS组、DSS+Cur组、DSS+Res组、Eve+Cur组及Eve+Res组,每组10只。CON组为正常对照组,不进行处理,其余5组均采用3%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制作UC小鼠模型,即自由饮用3%DSS溶液7 d。DSS组单纯建立模型,DSS+Cur组、DSS+Res组在模型基础上分别每天给予0.4 ml姜黄素、0.4 ml白藜芦醇灌胃。Eve+Cur组在模型基础上每天给予0.4 ml姜黄素灌胃后,再给予0.4 ml mTOR抑制剂Everolimus灌胃。Eve+Res组在模型基础上每天给予0.4 ml白藜芦醇灌胃后,再给予0.4 ml mTOR抑制剂Everolimus灌胃。给药7 d后处死小鼠,分离培养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并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为观察姜黄素和白藜芦醇对巨噬细胞影响,采用CCK-8法检测巨噬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中自噬相关因子LC3、Beclin-1和Atg12mRNA和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为进一步探讨机制,采用ELISA法检测mTOR抑制剂Everolimus对IL-6和TNF-α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巨噬细胞SIRT1/mTOR信号通路相关因子mTOR和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小鼠无死亡。CON组相比,DSS组、DSS+Cur组和DSS+Res组巨噬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增高,凋亡率均明显降低,Atg12、Beclin-1和LC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加(均P<0.05);DSS组相比,DSS+Cur组和DSS+Res组巨噬细胞增殖活性则显著降低,凋亡率均明显增高,Atg12、Beclin-1和LC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CON组相比,DSS组、DSS+Cur组、DSS+Res组、Eve+Cur组、Eve+Res组小鼠DAI明显升高,巨噬细胞中mTOR和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IL-6和TNF-α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DSS组相比,DSS+Cur组和DSS+Res组小鼠DAI明显降低,巨噬细胞中mTOR和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IL-6和TNF-α表达水平明显降低(均P<0.05);而与DSS+Cur组和DSS+Res组相比,Eve+Cur组和Eve+Res组小鼠DAI明显升高,巨噬细胞中mTOR和SIRT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IL-6和TNF-α表达水平则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姜黄素和白藜芦醇能够抑制UC小鼠结肠组织巨噬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抑制炎症反应和自噬发生,而上述作用可能通过调控SIRT1/mTOR信号通路实现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姜黄素 白藜芦醇 巨噬细胞 自噬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1例复发转移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A)基因D842V突变胃间质瘤诊疗过程进行总结分析,探讨联合新药靶向治疗及手术治疗综合诊疗模式在此类患者诊疗过程中应用。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D842V突变 转移性肿瘤 靶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联合实施奥美拉唑、铝碳酸镁治疗效果及安全。方法:对我院收治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予以选取,纳入时间起始于2021.1,终止于2022.2,样本共计7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做分组处理,对照组(35例)施以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本组所纳入对象奥美拉唑联合铝碳酸镁治疗,观察和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临床相关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97.14%)相比对照组(80.00%)要高(P

  • 标签: 铝碳酸镁 胃溃疡 奥美拉唑 胃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22家医疗中心收治2 089例(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380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351例、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30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139例、福建省肿瘤医院128例、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14例、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04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104例、潍坊市人民医院103例、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02例、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99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97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48例、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9例、丽水市中心医院26例、广东省人民医院26例、江苏省人民医院23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3例、吉林大学第二医院7例、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例)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临床病理资料。观察指标:(1)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情况。(2)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治疗情况。(3)临床病理资料分析。(4)手术特征资料分析。(5)影响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相关因素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剔除临床病理资料和手术特征资料缺失数据后行单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20因素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筛选出符合研究条件患者2 089例,男1 512例,女576例,性别数据缺失1例;年龄为(62±11)岁,体质量指数(BMI)为(23±3)kg/m2。(1)胃癌根治术后胰瘘发生率情况:2 089例患者胃癌根治术后胰瘘总发生率为20.728%(433/2 089),生化瘘发生率为19.627%(410/2 089),B级胰瘘发生率为1.101%(23/2 089),C级胰瘘发生率为0。(2)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治疗情况:23例胃癌根治术后发生B级胰瘘患者中,2例引流管放置时间>21 d,予以抗感染治疗;4例影像学检查发现腹腔积液,其中2例经B超引导下腹腔穿刺引流,1例尝试穿刺引流失败,1例未行穿刺引流,均予以抗感染治疗;11例影像学检查未发现腹腔积液,但临床表现发热或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升高,均予以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治疗;6例无典型临床表现,给予生长抑素以抑制胰酶分泌且腹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延长(中位时间为7 d)。23例患者经治疗后均顺利康复,未行二次手术治疗。(3)临床病理资料分析:2 089例患者中,无胰瘘患者BMI,新辅助治疗(无、有)分别为(23±3)kg/m2,1 487例、160例,生化瘘和B级胰瘘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23±3)kg/m2,386例、22例和(24±3)kg/m2,22例、1例,3类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787, χ2=8.269,P<0.05)。(4)手术特征资料分析:2 089例患者中,无胰瘘患者手术方式(开腹、腹腔镜辅助、全腹腔镜),淋巴结清扫范围(D1、D2、其他),网膜囊切除范围(未切除、部分切除、全部切除),能量设备使用(无、超声刀、LigaSure、LigaSure+超声刀),生物胶使用(无、有),淋巴结清扫数目分别为737例、624例、292例,24例、1 580例、51例,418例、834例、381例,63例、1 530例、23例、16例,1 431例、201例,(33±14)枚,生化瘘和B级胰瘘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146例、189例、74例,11例、389例、9例,110例、171例、128例,35例、359例、6例、9例,378例、31例,(31±14)枚和14例、5例、4例,0、20例、3例,6例、13例、4例,2例、18例、1例、2例,22例、1例,(37±16)枚,3类患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578,9.397,15.023,28.245,8.359,F=4.945,P<0.05)。(5)影响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相关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能量设备使用是影响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相关因素(χ2=9.914,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手术、联合脏器切除、使用LigaSure+超声刀、淋巴结清扫数目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独立影响因素(比值比=0.168,3.922,9.250,1.030,95%可信区间为0.036~0.789,1.031~14.919,1.036~82.602,1.001~1.059,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率较低,腹腔镜辅助手术、联合脏器切除、使用LigaSure+超声刀、淋巴结清扫数目胃癌根治术后B级胰瘘发生独立影响因素。临床试验注册:在美国ClinicalTrial.gov注册,注册号:NCT03391687。

  • 标签: 胃肿瘤 根治性切除术 术后胰瘘 影响因素 前瞻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血小板源生长因子α受体(PDGFRA)突变胃肠间质瘤(GIST)中少见一种突变类型,包括D842V位点在内大多数PDGFRA第18外显子突变患者对伊马替尼具有高度耐药性,其治疗临床一大难点。本文探讨PDGFRA-D842V突变型GIST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综合治疗效果及预后,以期为其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05年1月至2020年5月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GIST诊疗中心接受诊治71例PDGFRA突变型GIST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基因位点突变情况,纳入患者分为D842V突变组(47例,66.2%)和非D842V突变组(24例,33.8%),比较D842V突变和非D842V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并分析其疗效、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D842V突变组男性28例,女性19例,中位年龄为60(36~82)岁;非D842V突变组男性16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为62(30~81)岁。比较D842V突变组非D842V突变组年龄、性别、原发部位、手术方式、肿瘤最大径、核分裂象计数、CD117和DOG1表达情况、Ki-67增殖指数和危险度分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842V突变组和非D842V突变组CD34阳性率分别为89.4%(42/47)和62.5%(15/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44,P=0.018)。D842V突变组和非D842V突变组中,未经术前治疗直接行R0切除者分别为44例和22例,因肿瘤破裂行急诊手术R1切除者各1例,经穿刺明确病理及突变类型后未行手术者各1例(其中1例D842V突变患者接受avapritinib治疗获得部分缓解),1例D842V突变患者因外院穿刺结果提示野生型GIST,术前接受了8个月伊马替尼治疗后行R0切除。术后分别有5例D842V突变和5例非D842V突变高危GIST患者接受了1年以上伊马替尼术后辅助治疗。中位随访时间37(1~153)个月,D842V突变非D842V突变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94.2%和100%(P=0.233)。单因素分析显示,核分裂象计数(P=0.002)、Ki-67增殖指数(P<0.001)及危险度分级(P=0.025)影响D842V突变患者R0切除术后无复发生存率因素,但多因素分析显示,上述因素尚不是影响其无复发生存率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PDGFRA-D842V突变非D842V突变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基本相同,根治切除手术疗效相当。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α 临床病理特征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对葡聚糖硫酸钠盐(DSS)诱导溃疡结肠炎(UC)小鼠治疗效果,及其对Toll样受体4(TLR4)/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调控机制。方法90只BALB/c小鼠体重通过SPSS生成随机数后,参照其大小排序分为对照(CON)组、模型(DSS)组、白藜芦醇低(RES-L,10 mg/kg)、中(RES-M,50 mg/kg)、高(RES-H,100 mg/kg)剂量组、柳氮磺砒啶(SASP)组。记录小鼠状况,测算疾病活动指数(DAI),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结肠上皮组织中TLR4、MYD88、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小鼠结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10(IL-10)含量,并用Graph Pad Prism 8统计软件分析。结果DSS组TLR4、MYD88、NF-κB p65显著高于CON组(0.315±0.046比0.082±0.011、0.279±0.025比0.085±0.012、0.244±0.026比0.052±0.011,t=8.352、12.045、11.4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S-HTLR4、MYD88、NF-κB p65显著低于DSS组(0.105±0.016比0.311±0.045、0.094±0.012比0.295±0.021、0.103±0.015比0.245±0.026,t=9.174、7.285、11.16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S-H组TNF-α、IL-1β、IL-6显著低于DSS组(154.105±6.184比303.408±31.209、93.522±7.271比306.305±40.926、140.509±2.795比263.705±11.116,t=8.174、8.865、18.62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ES-H组IL-10高于DSS组(110.708±4.154比93.846±3.232,t=5.56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RES通过调节TLR4/MYD88/NF-κB p65信号通路活化达到治疗UC目的。

  • 标签: 白藜芦醇 溃疡性结肠炎 炎性细胞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痛泻要方联合高压氧(HBO)治疗溃疡结肠炎(UC)肝郁脾虚证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19年9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肛肠科确诊为溃疡结肠炎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52)和对照组(n=46),观察组采用痛泻要方联合HBO治疗,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治疗28 d后评估临床疗效及改良Mayo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前列腺素G/H合酶2(PTGS2)和Bcl-2蛋白含量。钳取治疗前后新鲜结肠组织,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治疗前后结肠组织中Yes相关蛋白(Yap1)、磷酸化Yes相关蛋白(P-Yap1)含量;内窥镜观察结肠黏膜水肿、溃疡愈合情况;显微镜观察治疗前后结肠黏膜组织固有层弥漫浸润、表面溃疡以及隐窝上皮中中性粒细胞数量。结果治疗28 d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80.8%)明显高于对照组(60.9%)(P<0.05);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Mayo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Mayo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结肠黏膜水肿、溃疡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病理切片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结肠黏膜组织固有层弥漫浸润、腺体不规则、隐窝破坏及脓肿、表面溃疡,治疗后固有层和隐窝上皮中中性粒细胞显著减少,弥漫浸润转为灶。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IL-17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但2组患者血清TNF-α、IL-17水平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结肠组织中PTGS2、Yap1表达较治疗前均明显下调,抗凋亡蛋白Bcl-2、P-Yap1蛋白表达均明显上调(P<0.05)。但2组患者治疗后PTGS2、Yap1、Bcl-2、P-Yap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痛泻要方联合HBO治疗UC肝郁脾虚证可获得高于单纯口服美沙拉嗪缓释颗粒临床缓解率,明显降低改良Mayo评分,有效促进结肠黏膜溃疡愈合。

  • 标签: 高压氧 溃疡性结肠炎 痛泻要方
  • 简介:摘要胃肠间质瘤(GIST)诊断和治疗已日趋标准化和规范化。近20年来,随着分子水平发病机制揭示和小分子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成功应用,GIST治疗已经成为精准医疗时代最经典实体肿瘤靶向治疗成功范例之一。2020年2月,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发布了最新版《软组织肉瘤临床实践指南(2019年第6版)》,既往版本相比,新版指南中一大亮点更新了靶向新药avapritinib治疗推荐,进一步推动了GIST精准靶向治疗。

  • 标签: 胃肠间质瘤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 指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早期胃癌诊断率逐年上升,如何在达到肿瘤根治前提下,更好地保留胃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并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已成为目前早期胃癌治疗关注热点。因此,胃保功能手术应是早期胃癌手术治疗趋势。胃保功能手术并不是单纯胃缩小手术,手术技术改良保功能治疗理念更完美地结合,而不单纯局限于传统外科治疗手段。目前,常规开展胃保功能手术主要包括保留幽门胃节段切除、近端胃切除及内镜联合胃局部切除术。随着对胃癌转移规律深入理解,以及微创治疗技术发展普及,双镜下前哨淋巴结导航及胃局部切除联合手术在早期胃癌治疗中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 标签: 胃肿瘤,早期 胃保功能手术 腹腔镜-胃镜联合手术治疗 前哨淋巴结导航手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