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选择了60例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接受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有30例患者接受优质护理,为实验组;有30例患者接受基础护理,为基础组,现将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类型较少,概率显著低于基础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在护理前无异于基础组,P>0.05;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都有了明显提升,而实验组上升幅度更大于基础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钻孔引流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显著,患者在护理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下降,日常生活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因此临床建议将优质护理干预进行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静疗专科护理干预对PICC置管患者依从性及并发症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3月60例PICC置管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静疗专科护理干预,包括对护理人员专业培训、置管前向患者详细讲解、置管过程规范操作及置管后加强观察与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患者依从性(86.3±0.5)高于对照组(75.2±1.1),并发症发生率(3.3±0.3)低于对照组(10.0±0.3),且P值均小于0.05,表明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静疗专科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PICC置管患者依从性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40层细胞工厂(40-layer cell factory, CF40)工艺培养原代地鼠肾(primary hamster kidney, PHK)细胞,优化乙脑减毒活疫苗的生产工艺。方法用不同浓度新生牛血清培养不同接种密度PHK细胞,比较各组PHK细胞数量,确定CF40工艺的PHK细胞接种密度和新生牛血清浓度。通过对比CF40和15 L转瓶采用不同新生牛血清的PHK细胞培养情况,比较两种工艺对新生牛血清的选择性。对4个厂家CF40培养的PHK细胞数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判定对CF40的选择性。结果CF40工艺的最优条件为PHK细胞接种密度6.1×105 ml-1、新生牛血清浓度6%。CF40工艺对新生牛血清的选择性较低,能比转瓶工艺更稳定地培养更多的PHK细胞。4个厂家CF40培养的PHK细胞数量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3,P>0.05),对CF40选择性低。结论采用CF40可以制备出满足乙脑减毒活疫苗生产要求的PHK细胞。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MRI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总体负担和高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联合预测CSVD患者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风险的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市泰达医院神经内科住院就诊的CSV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和临床痴呆评定量表进行VCI诊断。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明确CSVD总体负担以及Hcy与CSVD患者VCI风险的独立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曲线评估CSVD总体负担和Hcy单独及联合预测VCI的价值。结果共纳入182例CSVD患者。其中,男性98例(53.8%),年龄(68.97±5.14)岁;VCI组103例(56.6%),非VCI组79例(43.4%)。单变量分析显示,VCI组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空腹血糖、CSVD总体负担、Hcy、叶酸和维生素B12与非V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年龄、受教育年限、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后,高脂血症[优势比(odds ratio, OR)1.539,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1.263~3.048;P=0.021]、CSVD总体负担(OR 1.405,95% CI 1.198~2.962;P=0.033)和Hcy(OR 1.617,95% CI 1.315~3.192;P=0.018)是VCI的独立危险因素,叶酸(OR 0.702,95% CI 0.477~0.895;P=0.012)和维生素B12(OR 0.726,95% CI 0.494~0.913;P=0.039)是VCI的独立保护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SVD总体负担预测VCI的价值较低[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 AUC)=0.639],Hcy的预测价值中等(AUC=0.717),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较高(AUC=0.836)。二者联合预测的AUC显著大于CSVD总体负担(Z=3.860,P<0.001)和Hcy(Z=2.489,P=0.006)。结论CSVD总体负担与Hcy联合预测CSVD患者VCI风险的价值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潜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层探测器光谱CT对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92例肺部实性结节患者的临床及胸部光谱CT资料。分析病灶的常规CT征象并测量其常规CT参数及光谱CT参数,之后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参数logistic回归分析,分别建立预测恶性结节模型,并采用ROC曲线分析常规CT征象、光谱CT参数及两者联合后的诊断效能,使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恶性及炎性肺结节患者分叶征(分别为42个、8个,χ²=10.779,P=0.001)、短毛刺征(分别为41个、7个,χ²=11.911,P=0.001)、胸膜凹陷征(分别为45个、9个,χ²=11.705,P=0.001)及血管集束征(分别为35个、8个,χ²=5.337,P=0.021)的分布及静脉期IC值[(2.1±0.5)mg/ml、(2.3±0.5)mg/ml,t=-2.464,P=0.016]、NIC值(分别为0.40±0.06、0.45±0.08,t=-6.943,P<0.001)、Zeff值(分别为8.38±0.21、8.49±0.19,t=-2.122,P=0.0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余CT征象的分布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分叶征、短毛刺征、胸膜凹陷征、血管集束征建立常规CT征象logistic模型,其鉴别诊断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827;静脉期IC、静脉期NIC、静脉期Zeff建立光谱CT参数logistic模型,其鉴别诊断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以上联合建立logistic模型,其鉴别诊断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为0.925。联合模型与光谱CT参数模型鉴别诊断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94,P=0.073),联合模型与常规CT征象模型鉴别诊断肺癌与肺炎性结节的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156,P=0.031)。结论光谱CT参数联合常规CT征象能提高肺癌与炎性结节的鉴别诊断效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巩固治疗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的疗效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2006年4月至2017年7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接受auto-HSCT的41例T-LBL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41例T-LBL患者中,男30例,女11例,中位年龄24(11~53)岁,12例(29.3%)纵隔累及,20例(48.8%)骨髓累及,Ann Arbor分期Ⅲ期及以上33例(80.5%);移植前疾病处于第1次完全缓解(CR1)期26例(63.4%),非CR1期15例(36.6%);移植前国际预后指数(IPI)中低危组(<3分)29例(70.7%),中高危组(≥3分)12例(29.3%)。②移植后中位随访29(3~98)个月,全部41例患者的3年总生存(OS)率、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64.3±8.2)%、(66.0±7.8)%,3年累积复发率(CIR)为(30.7±7.4)%,3年非复发死亡率(NRM)为(4.8±4.6)%。③CR1组、非CR1组患者3年OS率分别为(83.4±7.6)%、(38.9±12.9)%(P=0.010),3年PFS率分别为(83.8±7.4)%、(40.0±12.6)%(P=0.006),3年CIR分别为(16.2±7.4)%、(53.3±12.9)%(P=0.015),3年NRM分别为0、(14.3±13.2)%(P=0.157)。④IPI中低危组、中高危组3年OS率分别为(76.9±8.4)%、(35.7±15.2)%(P=0.014),3年PFS率分别为(77.4±8.2)%、(40.0±14.6)%(P=0.011),3年CIR分别为(18.1±7.3)%、(60.0±14.6)%(P=0.006),3年NRM分别为(5.6±5.4)%、0(P=0.683)。结论auto-HSCT可显著改善T-LBL患者的预后,移植前疾病状态和IPI评分是影响auto-HSCT疗效的重要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全程营养综合管理对烧伤患者内皮细胞表达6-keto-PGF1α、vWF及sLOX-1的影响。方法 患者100例,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取全程营养综合管理法。对比内皮细胞上清液中6-keto-PGF1α、vWF及sLOX-1的表达情况。结果 实验组烧伤血清的细胞抑制率、血清vWF浓度、血清sLOX-1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研究全程营养综合管理对烧伤患者内皮细胞表达6-keto-PGF1α、vWF及sLOX-1的表达情况的检测,寻找早期诊断影响为治疗烧伤患者提供新的方法与途径。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观遗传抑制因子PcG家族成员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的人类同源物1/2(EZH1/EZH2)、胚胎外胚层发育蛋白(EED)及胚胎干细胞抑制蛋白(SUZ12)在常见皮肤T细胞淋巴瘤及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CTCL/LPD)中的表达。方法收集2012—201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确诊的93例CTCL/LPD及8例扁平苔藓皮损石蜡标本,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EZH2、EED、SUZ12及EZH1蛋白表达。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及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93例中包括44例蕈样肉芽肿(MF)、17例NK/T细胞淋巴瘤(NK/TCL)及原发性皮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PC-ALCL)、淋巴瘤样丘疹病(LyP)、种痘水疱病样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HV-like LPD)及皮下脂膜炎样T细胞淋巴瘤(SPTCL)各8例。93例CTCL/LPD中83例(89.2%)EZH2、81例(87.1%)EED、78例(83.9%)SUZ12、37例(39.8%)EZH1阳性;8例扁平苔藓中1例EZH2、8例EZH1阳性,EED、SUZ12全阴性。CTCL/LPD与扁平苔藓4种蛋白的表达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1.75、39.74、39.36及32.83,均P < 0.001),且MF、NK/TCL、PC-ALCL、LyP、HV-like LPD及SPTCL与扁平苔藓的表达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α = 0.008 3,均P < 0.001)。同时,EZH2与EZH1的表达评分在MF、NK/TCL、PC-ALCL、LyP、HV-like LPD及SPTCL中均呈负相关(rs分别为-0.60、-0.68、-0.89、-0.74、-0.93、-0.80,均P < 0.05)。结论PcG家族成员EZH2、EED、SUZ12及EZH1在CTCL/LPD中表达异常。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突触融合蛋白4(STX4)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胰岛β细胞INS-1损伤影响。方法胰岛β细胞INS-1分成Control组(空白对照)、LPS组(LPS处理)、LPS+NC组(转染阴性对照载体,LPS处理)、LPS+STX4组(转染pcDNA-STX4,LPS处理),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STX4 mRNA和蛋白质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DCFHDA法检测活性氧簇(ROS)水平、黄嘌呤氧化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比色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钼酸铵比色法检测过氧化氢酶(CAT)水平、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水平,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和葡萄糖条件下胰岛素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Cleaved Caspase-3、Bax、p65蛋白质表达。用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上调STX4后的胰岛β细胞INS-1,给予LPS刺激,同样利用上述方法测定细胞凋亡、ROS、SOD、GSH-Px、CAT、MDA水平和分泌的IL-1β、TNF-α、胰岛素水平以及Cleaved 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p65蛋白质水平。结果与Control组比,LPS组胰岛β细胞中STX4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减少,细胞凋亡率、ROS水平、MDA水平均升高,SOD、GSH-Px、CAT水平均降低,细胞分泌的IL-1β、TNF-α水平均升高,细胞分泌的胰岛素水平降低,Cleaved Caspase-3、Bax、p65蛋白质表达水平也升高。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处理逆转上调STX4对LPS条件下胰岛β细胞凋亡、ROS、SOD、GSH-Px、CAT、MDA水平和分泌的IL-1β、TNF-α、胰岛素水平以及Cleaved Caspase-3、Bax、p65蛋白质水平影响。结论上调STX4抑制LPS诱导的胰岛β细胞氧化损伤、细胞凋亡和炎症因子释放,机制与降低NF-κB信号通路激活水平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究PTPRZ1-MET融合基因(ZM)阳性脑胶质瘤细胞(U87-ZM)对MET靶向抑制剂—PLB-1001的耐药机制。方法取U87-ZM细胞,用含有PLB-1001的培养基培养48 h,获得U87-ZM+PLB-1001细胞;培养4个月获得U87-ZM-LT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U87-ZM和U87-ZM-LT细胞对PLB-1001的敏感性,采用EdU细胞增殖检测法评价U87-ZM+PLB-1001和U87-ZM-LT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评价PLB-1001对U87-ZM和U87-ZM+PLB-1001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Cyclin D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WB结果显示,U87-ZM与U87-ZM+PLB-1001细胞p-ME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2±0.06和0(P<0.05),MET总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6和0.98±0.09(P=0.810)。CCK-8检测显示,PLB-1001对U87-ZM细胞和U87-ZM-LT细胞均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随PLB-1001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U87-ZM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3.42±0.74) μmol/L,U87-ZM-LT细胞的IC50为(40.76±1.20)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U细胞增殖检测显示,U87-ZM、U87-ZM-LT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23.10±4.32)%、(21.28±1.22)%,均高于U87-ZM+PLB-1001细胞中的(10.25±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B结果显示,U87-ZM、U87-ZM-LT细胞Cyclin 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8±0.06、0.94±0.15,与U87-ZM+PLB-1001细胞的0.66±0.0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RT-PCR检测显示,U87-ZM、U87-ZM-LT细胞Cyclin D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00、1.14±0.21,与U87-ZM+PLB-100细胞的0.92±0.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PLB-1001短期处理的U87-ZM细胞,PLB-1001长期处理的U87-ZM细胞具有更强的DNA合成活性;U87-ZM细胞对MET靶向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可能与Cyclin D1蛋白增加有关,可针对该通路深入探索逆转肿瘤耐药的可行方案。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究PTPRZ1-MET融合基因(ZM)阳性脑胶质瘤细胞(U87-ZM)对MET靶向抑制剂—PLB-1001的耐药机制。方法取U87-ZM细胞,用含有PLB-1001的培养基培养48 h,获得U87-ZM+PLB-1001细胞;培养4个月获得U87-ZM-LT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U87-ZM和U87-ZM-LT细胞对PLB-1001的敏感性,采用EdU细胞增殖检测法评价U87-ZM+PLB-1001和U87-ZM-LT细胞的增殖活性。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B)评价PLB-1001对U87-ZM和U87-ZM+PLB-1001细胞的抑制效应及各组细胞的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Cyclin D1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WB结果显示,U87-ZM与U87-ZM+PLB-1001细胞p-MET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22±0.06和0(P<0.05),MET总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0±0.06和0.98±0.09(P=0.810)。CCK-8检测显示,PLB-1001对U87-ZM细胞和U87-ZM-LT细胞均具有生长抑制作用,且该抑制作用随PLB-1001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中U87-ZM细胞的半抑制浓度(IC50)为(13.42±0.74) μmol/L,U87-ZM-LT细胞的IC50为(40.76±1.20) 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dU细胞增殖检测显示,U87-ZM、U87-ZM-LT细胞中EdU阳性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23.10±4.32)%、(21.28±1.22)%,均高于U87-ZM+PLB-1001细胞中的(10.25±3.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WB结果显示,U87-ZM、U87-ZM-LT细胞Cyclin D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8±0.06、0.94±0.15,与U87-ZM+PLB-1001细胞的0.66±0.0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RT-PCR检测显示,U87-ZM、U87-ZM-LT细胞Cyclin D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00、1.14±0.21,与U87-ZM+PLB-100细胞的0.92±0.1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相较于PLB-1001短期处理的U87-ZM细胞,PLB-1001长期处理的U87-ZM细胞具有更强的DNA合成活性;U87-ZM细胞对MET靶向抑制剂的耐药机制可能与Cyclin D1蛋白增加有关,可针对该通路深入探索逆转肿瘤耐药的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