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影响环孢素A(CsA)联合雄激素方案治疗输血依赖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TD-NSAA)获得血液学反应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连续收治的77例TD-NSAA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CsA联合雄激素治疗方案获得血液学反应患者的基线临床和血液学特征。结果77例TD-NSAA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获得血液学反应分别为43例(55.8%)和53例(68.8%),单因素分析基线血小板计数[19(6~61)×109/L对13.5(5~45)×109/L,P=0.001]是影响6个月获得血液学反应的唯一因素;基线血小板计数[18(6~61)×109/L对10.5(5~45)×109/L,P<0.001]、网织红细胞绝对值[0.03(0.01~0.06)×1012/L对0.03(0.02~0.06)×1012/L,P=0.043]、血小板输注依赖(P=0.007)和红细胞及血小板输注依赖(P=0.012)为治疗后12个月能否获得血液学反应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血小板水平为获得血液学反应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10和0.00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方法显示基线PLT界值为15.5×109/L。结论TD-NSAA患者初诊时较高的血小板基线水平、网织红细胞基线水平和不伴血小板输注依赖均提示预后较好,血小板水平≥15.5×109/L时可以考虑采用CsA联合雄激素治疗。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9 年 3 月 13 日至 5 月 5 日患者使用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例数,运用品管圈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设定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及实施,评价实施品管圈方法后,患者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例数,对比前后两组发生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变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从 75.83% 降至 39.17%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及团队凝聚力,可促进患者对留置针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置管依从性的提高。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 2019 年 3 月 13 日至 5 月 5 日患者使用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例数,运用品管圈对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设定目标、制定相应对策及实施,评价实施品管圈方法后,患者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例数,对比前后两组发生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的变化。结果 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从 75.83% 降至 39.17% ,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留置针非计划拔管率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术水平及团队凝聚力,可促进患者对留置针相关知识的认知和置管依从性的提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高发区人群血浆EB病毒(EBV)DNA检测对鼻咽癌筛查的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20年7月就诊于四川省肿瘤医院的1 153例初治鼻咽癌和244例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健康正常人血浆EBV DNA检测结果。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BV DNA。分别以400拷贝/ml为临界值判断(≥400拷贝/ml判定为阳性)和优化临界值方法(将有S型扩增者均判定为阳性)统计EBV DNA阳性率。比较不同临床分期、TNM分期的患者血浆中EBV DNA拷贝数分布特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2种临界值判定方法对鼻咽癌的诊断价值。结果初治鼻咽癌组血浆EBV DN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鼻咽癌不同TNM分期患者血浆EBV DNA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种临界值判定方法均显示,TNM及临床分期越晚,EBV DNA阳性率有升高趋势(P均<0.001)。以400拷贝/ml作为临界值,血浆EBV DNA对鼻咽癌诊断的敏感度为40.9%,特异度为100%,曲线下面积为0.704(95%CI 0.676~0.733,P<0.001)。使用优化临界值方法,敏感度增加至82.0%,特异度为99.2%,曲线下面积为0.910(95%CI 0.894~0.924,P<0.001)。结论在鼻咽癌非高发区,血浆EBV DNA以400拷贝/ml为检出下限,鼻咽癌诊断的敏感度仅为40.9%,可考虑优化核酸提取方法,从检测技术上落实临界值的优化,在保证诊断特异度的基础上提高诊断的敏感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症状体验,为加强SUI防控并制定标准化症状管理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11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产科门诊常规产检的SUI孕妇11名作为研究对象。对孕妇进行半结构访谈,采用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分析资料。结果通过分析提炼出4个主题,分别为认知不足、应对态度不一、症状体验差、症状管理知识需求迫切。结论SUI孕妇普遍对疾病认知不足,症状体验差,应对态度不一,症状管理知识需求迫切。因此,对于SUI孕妇,应提供个人—家庭—社会全方面的支持,加强SUI症状管理知识的社会宣传,并给予正性的引导和鼓励,鼓励家庭成员的参与,并积极构建互联网数字化信息平台,以最终降低孕妇SUI发生率。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起痿3号”治疗肾虚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型2型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受试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所有受试者均给予包括生活方式管理与降糖治疗的基础处理。对照组予以常规小剂量西地那非口服(5mg,q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起痿3号”(bid),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主观的中医症候积分、国际勃起功能问卷调查表-5评分(IIEF-5)与客观的男性睾酮水平及阴茎收缩期峰值流速检测指标的治疗前后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0%)明显高于对照组(67.50%)(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的的IIEF-5评分、睾酮水平及阴茎收缩期峰值流速均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的治疗组的IIEF-5评分、睾酮水平及阴茎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5.00%)。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基础上,加用“起痿3号”能明显改善患者性功能及相关症状,升高睾酮水平及阴茎收缩期峰值流速,能改善患者疗效满意度与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整理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1月在我院进行疱疹性口腔炎治疗的患者32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6例患者采用利巴韦林并且进行局部用药,治疗组16例患者给予患者阿昔洛韦和局部用药治疗。通过记录患者的病情康复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对两组的结果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t检验,计算P值,以P<0.05作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结果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治疗组显效9例,有效7例,无效0例。两组数据用SPSS进行t检验得出的P值<0.05。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昔洛韦能有效地治愈疱疹性口腔炎,缩短疱疹的痊愈时间,临床疗效优于利巴韦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各项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应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可有效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妊娠期糖尿病、孕前BMI、孕期增重等影响因素及其聚集项数与巨大儿的关联性。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在昆山市建册并有完整产检信息和分娩信息的孕妇进行调查,共计纳入3334名研究对象。结果:本次研究的3334名研究对象中,巨大儿225例,占6.75%。妊娠期糖尿病、孕前BMI、孕期增重均增加巨大儿的发生风险(OR值1.55-2.54,p值均小于0.05),聚集项数每增加一个,巨大儿发生的风险增加1.68倍(OR值1.68,p值0.000)。结论: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具有聚集关联性,且随着聚集项数的增多,巨大儿的发生风险逐渐增加。
简介:摘要患儿 男,出生第13天出现发热伴皮疹,首次冠状动脉超声无异常;逐渐出现口唇皲裂、手足硬肿、四肢指(趾)端膜状脱皮,病原学检测阴性,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复查超声左侧冠状动脉扩张,诊断新生儿完全性川崎病,经丙种球蛋白及阿司匹林治疗后体温正常,皮疹消退,随访患儿生长发育正常,活动不受限,冠状动脉正常。新生儿川崎病少见,极易被误诊、漏诊和延误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合并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补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8月连续收治的48例PNH合并IDA患者,男29例、女19例,中位年龄32(1~62)岁。评估口服/静脉补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8例PNH合并IDA患者中,30例仅口服补铁治疗,18例接受静脉补铁治疗(12例初始即静脉补铁治疗,6例口服补铁治疗无效后再应用静脉补铁治疗)。48例患者中位粒细胞PNH克隆大小为90.2%(38.5%~99.9%)、红细胞PNH克隆大小为69.7%(27.6%~98.1%)。30例口服补铁治疗患者中,56%(20/36)获得血液学反应,HGB较基线中位升高为21(10~52)g/L。18例静脉补铁治疗患者16例(89%)获得血液学反应,其中6例口服补铁治疗未获血液学反应者,静脉补铁治疗后5例获得血液学反应。补铁治疗后患者血清LDH水平明显增高,尿色加深,余不良反应轻微,未发生血栓并发症及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PNH合并IDA患者经补铁治疗可有效提高HGB水平;口服补铁治疗疗效不佳时,静脉补铁治疗仍可作为有效治疗措施;补铁治疗合并铁缺乏经典型PNH不良反应轻微。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用于关节镜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医院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疼痛情况(VAS评分)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HSS评分比对照组高,VAS评分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关节镜治疗中辅以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膝关节功能改善,减轻患者关节疼痛感,患者满意度较高,建议临床推广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