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影响环孢素A(CsA)联合雄激素方案治疗输血依赖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TD-NSAA)获得血液学反应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连续收治的77例TD-NSAA患者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影响CsA联合雄激素治疗方案获得血液学反应患者的基线临床和血液学特征。结果77例TD-NSAA患者治疗后6个月和12个月获得血液学反应分别为43例(55.8%)和53例(68.8%),单因素分析基线血小板计数[19(6~61)×109/L对13.5(5~45)×109/L,P=0.001]是影响6个月获得血液学反应的唯一因素;基线血小板计数[18(6~61)×109/L对10.5(5~45)×109/L,P<0.001]、网织红细胞绝对值[0.03(0.01~0.06)×1012/L对0.03(0.02~0.06)×1012/L,P=0.043]、血小板输注依赖(P=0.007)和红细胞及血小板输注依赖(P=0.012)为治疗后12个月能否获得血液学反应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基线血小板水平为获得血液学反应独立影响因素(P值分别为0.010和0.009)。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方法显示基线PLT界值为15.5×109/L。结论TD-NSAA患者初诊时较高的血小板基线水平、网织红细胞基线水平和不伴血小板输注依赖均提示预后较好,血小板水平≥15.5×109/L时可以考虑采用CsA联合雄激素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合并缺铁性贫血(IDA)患者补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8年8月连续收治的48例PNH合并IDA患者,男29例、女19例,中位年龄32(1~62)岁。评估口服/静脉补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48例PNH合并IDA患者中,30例仅口服补铁治疗,18例接受静脉补铁治疗(12例初始即静脉补铁治疗,6例口服补铁治疗无效后再应用静脉补铁治疗)。48例患者中位粒细胞PNH克隆大小为90.2%(38.5%~99.9%)、红细胞PNH克隆大小为69.7%(27.6%~98.1%)。30例口服补铁治疗患者中,56%(20/36)获得血液学反应,HGB较基线中位升高为21(10~52)g/L。18例静脉补铁治疗患者16例(89%)获得血液学反应,其中6例口服补铁治疗未获血液学反应者,静脉补铁治疗后5例获得血液学反应。补铁治疗后患者血清LDH水平明显增高,尿色加深,余不良反应轻微,未发生血栓并发症及药物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结论PNH合并IDA患者经补铁治疗可有效提高HGB水平;口服补铁治疗疗效不佳时,静脉补铁治疗仍可作为有效治疗措施;补铁治疗合并铁缺乏经典型PNH不良反应轻微。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C)的结肠镜下表现,分析UC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南宏力医院收治的178例经结肠镜诊断的UC患者的病历资料,查阅并记录UC患者在结肠镜检查下的表现及临床特征,记录并比较不同病情程度UC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进一步分析临床特征与UC患者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经结肠镜检查发现,178例患者病变均呈连续性分布,其中黏膜充血、水肿、有颗粒状改变145例;有浅表、多发密集糜烂及溃疡形成124例;伴假性息肉形成35例。178例UC患者常见临床表现为腹泻伴黏液脓血便,其次是腹痛、食欲减退,共10例发生肠外表现。重度组结肠型占比、黏膜活检病变分级为Ⅲ级占比、血清白蛋白(ALB)下降率均高于轻度组(P均<0.05);而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UC患者年龄、病程等其他临床特征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UC患者病变范围、黏膜活检病变分级、ALB下降均与病情程度存在一定联系(P<0.05)。结论UC结肠镜下以黏膜充血、水肿、有颗粒状改变等表现为主,常见临床表现为腹泻伴黏液脓血便,其次是腹痛,病情以轻中度多见,轻度以直肠型为主,重度以结肠型为主,且UC患者病变范围、黏膜活检病变分级、ALB下降均与病情程度存在一定联系。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全程配合性护理应用于行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的患者临床中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的对象共84例,均为我院收治的接受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的患者,选取时间段为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随机将其分为42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临床中,观察组采用全程配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行气管插管成功率更高,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气管插管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全程配合性护理应用于接受气管插管和全身麻醉的患者临床中能取得理想效果,其值得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大气细颗粒物(PM2.5)中多环芳烃(PAHs)组分及来源暴露对成人血液促凝性的影响。方法于2014年1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定群研究方法,共招募73名成年志愿者进行4次临床随访,对外周血样中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可溶性P-选择素(sCD62P)和纤维蛋白原(FIB),同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外流能力(HDL-CEC)、白细胞(WBC)和8-羟基脱氧鸟苷(8-OHdG)水平进行测定。采集研究区域同期环境大气PM2.5样品,测定18种PAHs组分的浓度,应用正定矩阵因子法进行来源解析。采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通过单污染物模型、双污染物模型和分层分析研究PM2.5中PAHs及来源暴露对血液促凝性的影响。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23.3±5.4)岁。研究期间PM2.5中总PAHs的浓度水平为(55.29±74.99)ng/m3,源解析提示交通来源贡献PAHs超过50%。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分析显示,PAHs急性暴露对血液促凝性指标水平升高有显著影响。累积暴露5 d,总PAHs每升高四分位间距(60.33 ng/m3)浓度,sCD40L、sCD62P、FIB水平分别升高14.36%(95%CI:6.94%~22.28%)、9.33%(95%CI:1.71%~17.51%)和2.07%(95%CI:0.44%~3.74%)。sCD40L、sCD62P、FIB水平与PAHs的各来源,特别是汽油车排放、柴油车排放、燃煤在累积暴露1 d或5 d呈显著正相关。分层分析显示,污染物在斑块易损性高、HDL功能降低、炎症和氧化损伤水平高的人群中效应更强。结论大气PM2.5中PAHs,特别是交通排放的PAHs颗粒物急性暴露与成人血液促凝性存在正相关关系,并且在血管功能降低和全身炎症、氧化应激水平较高的成人中效应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