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植入磁共振兼容起搏器患者进行3.0 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严格按照规范化检查流程,在电生理专科医师、起搏器工程师和影像科医师3方人员的配合下,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14例植入磁共振兼容起搏器术后的患者进行3.0 T MRI检查。MRI检查前后进行起搏器程控,分析心房及心室的感知、阻抗和阈值等参数,记录MRI扫描相关不良事件,并评估MRI影像质量。结果14例患者年龄(59±18)岁,年龄范围17~81岁,男6例,共接受16例次MRI检查(头颅8例次、颈椎2例次、腰椎3例次、心脏3例次)。4例患者在植入起搏器前接受过MRI检查。11例患者脉冲发生器置于左胸,3例置于右胸。MRI检查前后起搏器程控检查的感知[心房:(3.3±1.2) mV对(2.6±1.5) mV,P=0.29;心室:(9.1±3.7) mV对(6.8±4.7) mV,P=0.39]、阻抗[心房:(578±162) Ω对(587±88) Ω,P=0.41;心室:(584±200) Ω对(578±66) Ω,P=0.63]和阈值[心房:(0.6±0.2) V/0.4 ms对(0.8±0.1) V/0.4 ms,P=1.0;心室:(0.8±0.3) V/0.4 ms对(0.8±0.3) V/0.4 ms,P=0.76]等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需程控调整。所有患者无心悸、灼热感、疼痛、晕厥等不适症状,亦无脉冲发生器故障、电重置、心律失常等不良事件发生。3例(2例右胸,1例左胸)心脏MRI检查存在导线和脉冲发生器相关的伪影,经影像科医生评估,MRI质量对病情诊断和评估无不良影响。结论磁共振兼容起搏器患者在规范化流程下进行3.0 T MRI检查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心脏MRI的脉冲发生器和导线伪影并未影响MRI检查结果的影像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家庭监测所传输的数据及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ICD一级预防首次恰当治疗及患者全因死亡事件的预测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家庭监测功能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研究的部分数据。从2009年2月到2014年12月植入ICD(德国百多力公司)的79家医院的患者中根据入选和排除标准筛选出305例患者。将ICD植入后的第30~60天作为观察窗口期,计算30 d患者活动度均值(average of 30-day patient activity,APA)及30 d平均静息心率均值(average of 30-day mean rest heart rate,AMRHR)。主要终点事件为首次ICD恰当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事件(VA),次要终点为全因死亡事件。结果随访(44.9±24.9)个月,共发生117例(38.4%,117/305)ICD首次恰当治疗事件及55例(18.0%,55/305)全因死亡事件。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MRHR是除心功能(NYHA分级)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外ICD首次发放恰当治疗VA的独立预测因素。年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心功能、APA是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对年龄、LVEDD、LVEF、APA、AMRHR对全因死亡的预测作用进行评估,结果显示APA对全因死亡的预测效果最好(AUC=0.703)。结论AMRHR和APA是ICD一级预防患者发生首次恰当治疗或全因死亡的较好的预测因素,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SCD一级预防高危患者的危险分层。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为探究对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于我基层医院中选取68例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典型临床症状,在入组后,将68例患者随机分配为使用不同疗法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则在其基础上增加强心扩管利尿方案治疗,对比其临床疗效。结果: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经仅有1例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97.05%;对照组在治疗后,5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85.29%,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使用强心扩管利尿方案治疗有极高的临床疗效,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积极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运用综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需要选取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病例数68例,纳入时间段2020年2月~2020年8月。为了提升研究效果,采用分组式结果分析,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n=34例)与对照组(n=34例),组别不同运用的管理对策不同,对照组患者运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研究期间需要护理人员做好记录工作,重点记录患者VAS疼痛评分、生活能力、治疗有效率。结果:采用综合康复治疗的观察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生活能力为86.25±4.2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能力73.22±4.65分,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提升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治疗效果,本次研究抽取部分患者实施综合康复治疗,结果显示患者治疗效果明显提升,生活能力有效提高,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国医疗机构不同检测途径HIV阳性检出率情况。方法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首先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数据库中有关中国医疗机构开展HIV检测的文献;再使用自制的表格整理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HIV确证阳性数和检测数等;最终采用R 4.0.2软件计算总体、不同检测途径、不同地区亚组的HIV合并阳性检出率及其95%CI,并绘制森林图,采用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5篇文献,覆盖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Meta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的总体HIV阳性检出率为0.82‰(95%CI:0.62‰~1.04‰);亚组分析结果显示,性病门诊检测的HI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3.01‰(95%CI:1.76‰~4.58‰),其次为其他就诊检测[1.43‰(95%CI:1.00‰~1.93‰)],西部地区的HIV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14‰(95%CI:0.72‰~1.63‰),2008—2017年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2000—2007年;Egger检验结果显示不存在发表偏倚(t=-0.737,P=0.465)。结论我国医疗机构就诊者HIV阳性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性病门诊就诊者阳性检出率较高,应在此人群中进一步扩大动员检测,其次,应加强对医疗机构其他就诊者开展HIV筛查。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宫腔镜手术对不同临床分型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采取宫腔镜手术治疗的I型、II型、III型早孕期CSP患者各4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再次妊娠率。结果I型、II型、III型组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7.5%、82.5%、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三组的再次妊娠率分别为20%、12.5%、0%,III型组与I型组、II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型组、II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手术对I型、II型、III型早孕期CSP均有一定疗效,I型、II型患者手术成功率与再次妊娠率更高。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符合心脏置入型电子器械(CIED)适应证且术前发现急性肺血栓栓塞(APTE)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从2014年1月至2019年5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就诊且符合CIED适应证的8 641例住院患者中筛选出CIED术前确诊APTE的患者。收集入选患者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案和随访结果。结果8 641例患者中合并APTE的患者共45例(5‰),将其纳入研究。45例入选患者中男性18例(40%),年龄(73±8)岁,体重指数(27±10)kg/m2。肺栓塞危险分层,32例(70%)为中危,13例(30%)为低危,无高危患者。38例(84%)患者在明确APTE诊断后启动抗凝治疗。30例(67%)患者完成CIED置入(置入起搏器者27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者2例,置入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者1例),其中23例CIED术前开始抗凝的患者术后未发生出血、囊袋血肿等并发症。研究随访(30±7)个月,期间20例患者复查CT肺血管造影示栓塞消溶,2例患者抗凝期间发生出血并发症(脑出血1例,肉眼血尿1例)并停用抗凝药物。15例(33%)行抗凝治疗并暂缓置入CIED的患者中, 2例发生一过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住院及抗凝治疗随访期间均未再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7例患者再次因症状性心动过缓置入CIED。随访期间5例患者死亡,其中3例为心脏性猝死,1例为APTE并急性脑梗死,1例为肺部感染。结论符合CIED适应证的患者中合并APTE者并不罕见,对于此类患者置入CIED同时进行抗凝治疗可能是安全、可行的,需注意APTE患者可发生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植入起搏器患者中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类型以及植入起搏器年龄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一病区连续收治的因缓慢性心律失常植入起搏器治疗的患者,收集年龄、性别、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及合并疾病等临床资料,比较整体、青中年组(18~59岁)和老年组(≥60岁)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及起搏器植入平均年龄的性别差异。结果研究入选1 431例植入起搏器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年龄(68.1±13.1)岁,年龄范围19~96岁,男680例(47.5%,680/1 431)。①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类型存在性别差异:女患者中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比例显著高于男患者[60.1%(451/751)对41.2%(280/680),P<0.001],房室传导阻滞[23.3%(175/751)对32.5%(221/680),P<0.001]和持续性心房颤动伴长间歇或慢心室率的比例[9.6%(72/751)对14.6%(99/680),P=0.004)]显著低于男患者。青中年组和老年组中均存在相似的性别差异。②植入年龄存在性别差异:青中年组中,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接受起搏器治疗的女患者平均年龄显著高于男患者[(53.0±7.1)岁对(49.7±10.3)岁,P=0.037];老年组中,因二度房室传导阻滞[(75.9±7.0)岁对(72.2±6.4)岁,P=0.012)]和持续性心房颤动伴长间歇或慢心室率[(74.5±8.4)岁对(70.8±6.9)岁,P=0.007)]接受起搏器治疗的男患者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女患者。结论植入起搏器治疗患者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类型构成比以及部分类型的植入年龄上存在性别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种加温干预方法在重症医学科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重症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改良方案A组(加用螺旋缠绕式加温装置)、改良方案B组(加用3M Bair Hugger温毯机)和改良方案C组(加用3M血液升温仪加热置换液)各30例。连续监测上机后12 h患者肛温、额头皮温和CRRT动静脉端的温度波动情况,记录低体温、体温过高发生率和最大体温波动幅度△。结果上机后3组的最高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分别为(37.20 ± 0.23)、(37.15 ± 0.35)、(37.16 ± 0.24)℃,(37.21 ± 0.35)、(37.15 ± 0.31)、(37.19 ± 0.23)℃和(36.49 ± 0.52)、(36.36 ± 0.46)、(36.68 ± 0.22)℃,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高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B组患者CRRT静脉端最高温度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7~4.559,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最低肛温分别为(36.85 ± 0.31)、(36.75 ± 0.35)、(36.96 ± 0.21)℃,3组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低温度分别为(36.81 ± 0.32)、(36.65 ± 0.31)、(36.99 ± 0.20)℃和(36.34 ± 0.41)、(36.20 ± 0.42)、(36.30 ± 0.28)℃,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低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B组患者肛温和CRRT动脉端最低温度明显低于改良方案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2~6.194,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肛温波动分别为(0.34 ± 0.11)、(0.38 ± 0.15)、(0.26 ± 0.11)℃,3组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波动分别为(0.30 ± 0.14)、(0.35 ± 0.23)、(0.22 ± 0.14)℃和(0.33 ± 0.16)、(0.39 ± 0.23)、(0.26 ± 0.09)℃,改良方案A、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波动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改良方案A、B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波动均明显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88~4.741,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RBC波动分别为(0.11 ± 0.07)、(0.11 ± 0.06)、(0.09 ± 0.06)℃,3组CRRT△Fib波动分别为(0.83 ± 0.32)、(0.84 ± 0.28)、(0.60 ± 0.31)℃,相关性分析提示改良方案C组与△CRRT静脉端温度相关性最高(r=-0.558,P<0.01)。结论通过对比CRRT上机前后核心温度、体表温度、血液温度及体温波动的,得出在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的基础上,利用3M血液升温仪加热置换液,此方法在预防CRRT相关体温丢失方面的效果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种加温干预方法在重症医学科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连续性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8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危重症患者共12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予以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改良方案A组(加用螺旋缠绕式加温装置)、改良方案B组(加用3M Bair Hugger温毯机)和改良方案C组(加用3M血液升温仪加热置换液)各30例。连续监测上机后12 h患者肛温、额头皮温和CRRT动静脉端的温度波动情况,记录低体温、体温过高发生率和最大体温波动幅度△。结果上机后3组的最高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分别为(37.20 ± 0.23)、(37.15 ± 0.35)、(37.16 ± 0.24)℃,(37.21 ± 0.35)、(37.15 ± 0.31)、(37.19 ± 0.23)℃和(36.49 ± 0.52)、(36.36 ± 0.46)、(36.68 ± 0.22)℃,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高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B组患者CRRT静脉端最高温度明显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7~4.559,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最低肛温分别为(36.85 ± 0.31)、(36.75 ± 0.35)、(36.96 ± 0.21)℃,3组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低温度分别为(36.81 ± 0.32)、(36.65 ± 0.31)、(36.99 ± 0.20)℃和(36.34 ± 0.41)、(36.20 ± 0.42)、(36.30 ± 0.28)℃,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最低温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改良方案A组和改良方案B组患者肛温和CRRT动脉端最低温度明显低于改良方案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32~6.194,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肛温波动分别为(0.34 ± 0.11)、(0.38 ± 0.15)、(0.26 ± 0.11)℃,3组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波动分别为(0.30 ± 0.14)、(0.35 ± 0.23)、(0.22 ± 0.14)℃和(0.33 ± 0.16)、(0.39 ± 0.23)、(0.26 ± 0.09)℃,改良方案A、C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波动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改良方案A、B组患者肛温、CRRT动脉端和静脉端温度波动均明显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88~4.741,P<0.05或0.01)。上机后改良方案A、B、C组的△RBC波动分别为(0.11 ± 0.07)、(0.11 ± 0.06)、(0.09 ± 0.06)℃,3组CRRT△Fib波动分别为(0.83 ± 0.32)、(0.84 ± 0.28)、(0.60 ± 0.31)℃,相关性分析提示改良方案C组与△CRRT静脉端温度相关性最高(r=-0.558,P<0.01)。结论通过对比CRRT上机前后核心温度、体表温度、血液温度及体温波动的,得出在Prismaflex机器自带加温装置的基础上,利用3M血液升温仪加热置换液,此方法在预防CRRT相关体温丢失方面的效果最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强CT三维成像在扩张皮瓣修复小儿体表肿物切除后继发创面中的辅助作用。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9年9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29例体表肿物(血管瘤与脉管畸形、色素痣、皮脂腺痣)切除后需要通过扩张皮瓣修复继发创面的患儿。所有患儿均Ⅰ期行软组织扩张器置入术,扩张器完成注水扩张后对扩张部位行增强CT三维成像,获得供区皮瓣血管分支的三维图像来指导扩张皮瓣设计。Ⅱ期手术行体表肿物切除、扩张器取出、扩张皮瓣转移修复继发创面,供区直接拉拢缝合,带蒂皮瓣远位转移时则需择期手术断蒂。收集病例资料,统计扩张皮瓣数量及其分布情况,测量转移扩张皮瓣面积,观察扩张皮瓣增强CT三维成像显示的血管分布及造影剂碘海醇不良反应情况,观察皮瓣转移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门诊随访4~12个月,观察转移扩张皮瓣的颜色和质地情况。结果本组29例患儿共设计获取53个扩张皮瓣,其中头部7个、面颈部10个、躯干20个、四肢16个,18例患儿存在2个及以上的扩张皮瓣。转移扩张皮瓣面积为6 cm×5 cm~18 cm×12 cm,增强CT三维成像均显示扩张皮瓣和毗邻空间位置关系,检查过程未见不良反应,其中28个扩张皮瓣可见动脉分支供血或静脉回流。皮瓣转移术后所有扩张皮瓣成活良好,未见血运障碍。术后门诊随访4~12个月,扩张皮瓣颜色和质地与周围正常皮肤相近。结论增强CT三维成像可辅助扩张皮瓣术前血管评估,有助于避免损伤血管主干,在扩张皮瓣修复小儿体表肿物切除后继发创面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家庭监测所传输的数据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索射血分数减低的非缺血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室性心律失常(VA)事件恰当治疗及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家庭监测功能在心血管植入型电子器械(CIED)的临床应用研究的部分患者数据。从2009年2月到2014年12月植入ICD/CRT-D的79家医院的患者中根据入排标准共纳入234例患者,根据随访期间ICD/CRT-D是否发生恰当治疗的VA事件分为未发生恰当治疗组(93例)和发生过VA恰当治疗组(141例)。患者年龄(58.8±13.4)岁,其中男178例(76.1%,178/234)。主要终点事件为ICD/CRT-D首次发放恰当治疗的VA事件。次要终点为恰当电击(shock)治疗的VA事件或全因死亡事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识别能够预测ICD/CRT-D发放恰当治疗及患者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随访(55.2±21.6)个月,共141例(60.3%,141/234)患者发生过首次恰当治疗的VA事件,103例(44.0%,103/234)患者发生过首次恰当电击治疗的VA事件。共70例(29.9%,70/234)患者发生全因死亡。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扩大、有晕厥或晕厥前驱症状是发放首次恰当治疗VA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有晕厥或晕厥前驱症状、服用胺碘酮是发放首次恰当电击治疗VA的独立危险因素;LVEDD扩大、合并高血压、30 d患者活动度的平均值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相较于ICD植入患者,CRT-D植入患者首次发放恰当治疗及首次发放恰当电击治疗VA的风险均显著降低。结论在射血分数减低的非缺血性心衰患者中,LVEDD、有晕厥或晕厥前驱症状、植入CRT-D是恰当VA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LVEDD扩大、合并高血压、低平均患者活动度是全因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