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乳糜性及血性腹水、肝性胸水、少见病原菌感染自发性腹膜炎、肝硬化心肌病、门静脉性肺动脉高压、肝硬化神经系统损伤等肝硬化少见并发,临床医生尚缺乏充分认识和/或及时有效诊治。现介绍上述肝硬化少见并发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以提高临床医生认识和诊疗水平。

  • 标签: 肝硬化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肝细胞全球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微血管侵犯(MVI)术后复发及转移重要原因。MVI诊断依靠术后肿瘤病理学检查,术前寻求无创评估MVI方法及生物标志物,指导手术治疗和提高患者生存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近年来不少研究报道了利用影像组学预测肝细胞癌MVI,结果表明该技术在本领域具有应用前景。现总结了近年来基于CT或MRI图像影像组学模型预测MVI研究结果,以期为该领域步研究提供有益思考。

  • 标签: 肝细胞癌 计算机断层成像 磁共振成像 微血管侵犯 影像组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新型过氧乙酸复合消毒剂与戊二醛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及艾滋病患者所用消化内镜残留病毒及细菌杀灭效果。方法选取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virus,HBV)DNA≥105 IU/mL,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RNA≥105 IU/mL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 deficiency virus,HIV)RNA≥104 copies/mL接受消化内镜诊疗24名患者,将同病种患者随机分组至实验组(过氧乙酸消毒组)或对照组(戊二醛消毒组),检测4个不同时点消化内镜HBV-DNA、HCV-RNA、HIV-RNA、细菌染菌量及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生物荧光定量数值。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消毒后消化内镜内、外表面均未检出HBV-DNA、HCV-RNA及HIV-RNA。实验组与对照组消毒后细菌菌落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18,P=0.473),消毒合格率均为100%。实验组与对照组清洗消毒前后ATP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334,P=0.182)。实验组内镜处置人员对消毒剂产生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新型过氧乙酸复合消毒剂与戊二醛均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高水平消毒要求,过氧乙酸消毒时间更短,对消人员造成不良影响更小。

  • 标签: 消化内镜 新型过氧乙酸复合消毒剂 灭菌 传染病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进行球囊闭塞肝静脉造影,观察不同剂量造影剂肝内静脉-静脉侧支分流(HVVC)检出率影响,评价HVVC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与门静脉压力梯度(PPG)测量结果致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治疗131例患者,按造影剂剂量分为低剂量组(5 ml)和高剂量组(10 ml)碘对比剂患者进行3支肝静脉造影,采用Spearman秩和检验分析HVPG与PPG致性。结果经肝右静脉测量发现门静脉压力(PVP)与肝静脉楔压(WHVP)之间呈正相关(r=0.241,P=0.001),肝中、肝左静脉测量PVP与WHVP之间则无相关性(均P>0.05)。注射10 ml碘对比剂发现更多肝内静脉-静脉侧支分流。存在HVVC患者PPG均值显著高于HVPG均值,HVPG与PPG之间无相关性(均P>0.05)。无HVVC患者HVPG与PPG之间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肝静脉测压应首选肝右静脉;应用10 ml碘对比剂可以更好地发现HVVC;HVVC可能影响HVPG与PPG致性。

  • 标签: 高血压,门静脉 侧支循环 肝静脉 门静脉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切断流术肝硬化肝脏作用及机制。方法前瞻性留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13年5月至2014年10月共54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脾切除前后不同时间点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资料,比较手术前后肝脏血管内径和血流,血清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等血流调节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等肝再生和肝纤维化相关因子变化。结果54例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45.5±10.2)岁。自由门静脉压从脾切除前(37.0±7.1)cmH2O(1 cmH2O=0.098 kPa)下降到术后(26.1±5.7)cmH2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切除术后肝动脉内径(4.0±1.0)mm较术前(3.1±0.7) mm明显增加,门静脉内径(11.9±2.0)mm较术前(13.1±1.9)mm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时肝动脉流速和血流量增加,门静脉流速和血流量减小。血清NO在脾切除术后即刻升高且持续处于高水平;血清ET-1在脾切除术后2 d下降且低水平波动。血清IL-6和HGF在脾切除术后2 d明显上升,在术后7 d和1个月缓慢下降。脾切除术后血清TGF- β1、MMP1明显升高,血清内毒素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脾切除术诱导了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重塑、肝细胞再生以及肝纤维化逆转。肝硬化肝脏产生保护作用。

  • 标签: 脾切除术 肝再生 肝血流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门静脉高压相关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EVB)致命,涉及肝病、消化内镜、放射介入和/或外科手术多学科管理必要。消化内镜门静脉高压多学科全程管理核心,在门静脉高压伴EVB预警、急诊治疗、首次出血及再次出血预防中具有重要地位。超声内镜可增强胃镜和异位静脉曲张处理能力。

  • 标签: 门静脉高压症 食管胃静脉曲张 消化道出血 消化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PHT)患者门静脉压力梯度(PPG)与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相关性。方法2016年1月-2019年12月符合入组标准752例PHT患者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术中获得肝静脉、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压力进行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分析,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进行分析,估计相关系数和决定系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肝静脉楔压(WHVP)为(27.98±8.95)mmHg,门静脉压(PVP)为(33.85±7.33)mmHg,其相关系数为0.329(P<0.001),决定系数为0.108。HVPG为(16.84±7.97)mmHg,PPG为(25.11±6.95)mmHg (P<0.001),其相关性系数为0.145,决定系数为0.021(P<0.001),HVPG与PPG相差在5 mmHg以上524例,占69.7%,HVPG与PPG相差在5 mmHg以内或基本相等228例,占30.3%。肝静脉游离压(FHVP)与下腔静脉压(IVCP)相关性系数为0.568(P<0.001),决定系数为0.323。根据球囊阻断肝静脉造影后是否有肝静脉侧支分为两组,有肝静脉侧支组共157例(20.9%),无肝静脉侧支组共595例(79.1%),两组各参数比较:WHVP为(15.73±3.63)mmHg对比(31.22±6.90)mmHg,P<0.001;PVP为(31.69±8.70)mmHg对比(34.42±6.81)mmHg,P<0.001;HVPG(7.18±4.40)mmHg对比(19.40±6.62)mmHg,P<0.001;PPG(24.24±8.11)mmHg对比(25.34±6.60)mmHg,P<0.001;肝静脉游离压(FHVP)为(8.58±3.37)mmHg对比(11.82±5.07)mmHg,P<0.001;下腔静脉压力(IVCP)为(7.45±3.29)mmHg对比(9.09±4.14)mmHg,P<0.001。结论HVPG与PPG总体相关性差,大部分患者HVPG不能准确代表PPG,并且前者低于后者;肝静脉侧支形成严重低估HVPG值重要原因之一

  • 标签: 门静脉高压 门静脉压力梯度 肝静脉压力梯度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 简介:摘要目的肝静脉压力梯度(HVPG)应用现状调查研究对了解此项技术在国内应用真实情况及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方法全面调查了国内开展HVPG技术基本情况,包括该技术医院分布、医院级别、全年例数、所用导管、平均费用、适应证、存在问题等。结果经调查,2021年我国开展HVPG技术医院有70家,分布在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所有调研医院2021年度共计开展HVPG 4 398例,其中单独HVPG检测2 291例(52.1%)。HVPG平均检测费用(5 617.2±2 079.4)元。其中,96.3%团队使用球囊闭塞法完成HVPG检测,且绝大多数团队使用取栓球囊导管(80.3%)。结论本次调研明确了国内HVPG临床应用现状,证实了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已经熟练掌握此项技术,但未来仍需要继续推广和普及。

  • 标签: 肝静脉压力梯度 应用现状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胆源性肝脏疾病指肝内外胆管系统病变或胆管上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功能异常和肝脏炎症及纤维化,主要表现为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常见原因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进行性家族性肝内胆汁淤积、肝移植术后胆管并发、药物或严重感染所致胆管消失综合征等。瘙痒和黄疸最突出症状,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逆行十二指肠镜胰胆管造影术、胆胰子镜直视系统(SpyGlass)等内镜检查,可显著提高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免疫球蛋白G4相关胆管炎与胆管癌早期鉴别诊断能力,实现精准细胞学及活组织检查。经内镜鼻胆管引流术、球囊扩张术及胆管内支架置入术可显著改善瘙痒症状、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和预后。因此,消化内镜在胆源性肝脏疾病诊断与治疗中显示了重要价值和应用前景。

  • 标签: 超声内镜 胆源性肝脏疾病 胆汁淤积性肝病 逆行十二指肠镜胰胆管造影术 胆胰子镜直视系统
  • 作者: 史晨辰 刘玉兰 张媛媛 崔立红 程艳丽 王瑞玲 朱元民 丁惠国 徐有青 张川 吴静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消化杂志》 2022年第07期
  • 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44,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北京 100048,北京华信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16,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北京 100088,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肝病消化中心,北京 10006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5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消化内科,北京 100038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熊去氧胆酸(UDCA)治疗胆囊胆固醇结石疗效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胆囊胆固醇结石内科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自2017年3月1日至2018年3月31日就诊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北京华信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北京大学航天中心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世纪坛医院9家北京市内医疗中心消化内科门诊,应用UDCA治疗胆囊胆固醇结石患者病史资料。入组标准为结石最大径≤10 mm且结石在X线下不显影。治疗方案为连续6个月口服UDCA,剂量为10 mg·kg-1·d-1。采集患者基本信息,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腹部超声检查结果,以及胆源性腹痛和消化不良症状评分。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UDCA溶石治疗效果影响因素。统计学方法采用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共纳入215例患者,胆囊结石完全溶解率为19.5%(42/215),部分溶解率为50.7%(109/215),治疗总有效率为70.2%(151/215)。泥沙样结石完全溶解率高于成块结石[37.0%(17/46)比14.8%(25/169);OR=3.377, 95%置信区间(95%CI) 1.621~7.035, P=0.001];成块结石中,直径≤5 mm结石完全溶解率高于直径>5 mm结石[37.5%(9/24)比11.0%(16/145);OR=4.837, 95%CI 1.823~12.839, P=0.002]。高体重指数(OR= 0.872, 95%CI 0.764~0.995,P=0.043)和胆囊结石病程长(OR=0.942, 95%CI 0.912~0.973,P<0.001)患者完全溶解率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UDCA溶石疗效独立危险因素有胆囊结石病程长(OR=0.940, 95%CI 0.908~0.974,P=0.001)、胆囊壁粗糙(OR=0.438, 95%CI 0.200~0.962,P=0.040)和成块结石(对比泥沙样结石,OR=0.236, 95%CI 0.101~0.550,P=0.001);对于成块结石患者,影响溶石疗效独立危险因素有胆囊结石病程长(OR=0.926, 95%CI 0.877~0.978,P=0.006)和结石直径>5 mm(OR=0.142, 95%CI 0.043~0.470,P=0.001)。经UDCA治疗6个月后,患者胆源性腹痛评分由0分(0分,6分)降低至0分(0分,0分),消化不良症状评分自1分(0分,2分)降低至0分(0分,0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8.50、-9.13,均P<0.001)。结论UDCA对于胆囊胆固醇结石有溶石效果,并且可以减轻患者胆源性腹痛和消化不良症状。胆囊结石病程长、胆囊壁粗糙和结石直径>5 mmUDCA溶石治疗效果不佳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熊去氧胆酸 胆囊结石 胆固醇性结石 溶石治疗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应急附条件批准(CMA)3种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包括莫诺拉韦、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和阿兹夫定。这些药物存在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数据相对不足现状。莫诺拉韦不是主要药物代谢酶或转运体抑制剂或诱导剂,发生药物相互作用可能性较小,需要长期药物治疗慢性病患者可能更有利。Paxlovid中利托那韦药物代谢关键酶—CYP3A4强抑制剂,可与众多治疗心律失常、糖尿病、神经系统疾病等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治疗基础疾病药物安全风险增加。阿兹夫定药品说明书记载生殖和遗传毒性令人担忧。实现3种药物安全管理需要我国政府、医院管理者、临床医师和药师等共同努力,包括完善药物CMA相关管理法规,加强这些药物有效性、安全性监测,进行真实世界临床研究,监测病毒变异及其耐药等。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抗病毒药 安全 药物相互作用 奈玛特韦 利托那韦 莫诺拉韦 阿兹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