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床旁超声在急诊困难颈内静脉穿刺置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困难颈内静脉穿刺置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患者体表解剖标志定位颈静脉穿刺置术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超声引导下颈内静脉穿刺置术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穿刺次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穿刺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一针穿刺成功率、二针穿刺成功率、三针穿刺成功率与总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差异显著(P<0.05)。结论床旁超声在急诊困难颈内静脉穿刺置术中的应用价值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床旁超声 急诊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 简介:【摘要】本个案为探讨1例宫颈癌术后大量出汗患者采用颈内静脉非常规缝线固定的护理。针对该患者,颈内静脉后采用康惠尔水胶体透明敷料,并依靠重力让导管呈倒“U”形向颈前及近心端摆放。患者住院期间完成化疗,顺利拔出院。因此,通过选择合适敷料及固定方法,可有效预防颈内静脉常见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颈癌术后 颈内静脉置管 水胶体敷料 导管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线超声引导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无线超声组各60例。传统组的定位及穿刺等均采用解剖标志进行,无线超声组的定位及穿刺等均在无线超声引导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困难置数、平均穿刺时间、平均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困难置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线超声组平均穿刺时间、平均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线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线超声引导的颈内静脉更方便,更容易,更安全,更快速。对于具有困难置(肥胖、颈内静脉史、体位无法配合、血管畸形、水肿)的患者更为安全有效。

  • 标签: 肾透析 穿刺术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 简介:导管异位是中心静脉的重要并发症之一,血液透析用经颈内静脉时导管可异位至腋静脉、锁骨下静脉,但导管异位奇静脉较少见。现将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2016年6月收治l例尿毒症患者,经右侧颈内静脉置入带cuff隧道导管,误入奇静脉报道如下。

  • 标签: 右侧颈内静脉 导管误入 奇静脉 隧道 中心静脉置管 颈内静脉置管
  • 简介: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是将带有套管的针刺入静脉后将内芯(针头)退出,将导管留在血管内的方法,是临床护理中的一项新技术[1]。2014版《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规定静脉留置留置时间72~96h[2]。但由于患者自身血管条件差、凝血异常导致导管堵塞、腔回血、穿刺点渗液、套管脱出、药物化学性刺激或因操作不当而引起药液外渗等,导致静脉炎的发生或静脉损伤,这些均造成留置时间缩短,增加患者痛苦。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儿最适合的静脉留置留置部位,减少患儿痛苦,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191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头皮、腋下、上肢、下肢部位的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观察不同部位留置留置时间。结果使用腋静脉留置留置时间为(104.06±25.94)h,分别与头皮静脉、上肢静脉、下肢静脉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留置针穿刺最佳部位为腋静脉

  • 标签: 腋静脉 留置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阐述静脉留置针使用现状,归纳了静脉留置留置时间缩短的影响因素,指出了延长静脉留置留置时间研究的不同方法及护理进展,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信息。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观察。观察内容①静脉留置留置时间与置失败的原因;②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部位及不同封方式对留置效果的影响。结果影响留置留置时间的主要原因是液体渗漏,与留置部位有关。另外,套管堵塞、静脉炎也是置失败的原因结论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采用正确的封方法,可以减少置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置时间。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留置时间 液体渗漏 穿刺部位
  • 简介: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广泛应用,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及患者的痛苦,老年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血管壁增厚,弹性减退,血管壁硬度增加,若使用一次性钢针长期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封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得当可延长置时间,因而留置针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我科通过摸索和临床实践,探索出一种延长留置针埋入时间的方法,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穿刺90例,男50例,女40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1.6岁。输注液体均为临床常用的液体和常用药物,无化疗药物。材料选用国产的静脉留置针。1.2方法:1.2.1分组:外周血管置,危重患者采用自身对照,即同时植入2枚留置针,随机选择其一为实验组;普通患者植入留置针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血管条件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2护理方案:对照组在每次输液完成后按常规封步骤进行,即撤去一次性输液,用10ml稀释肝素盐水(浓度为125U/ml)连续注入套管,正压封,用胶布将套管尾端固定,每1...

  • 标签: 患者静脉 改进老年 留置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深度对经颈内中心静脉COPD患者置效果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间在我院接受经经颈内中心静脉COPD患者76例作为本次探讨对象。根据拍片确定结果将76例探讨对象均为分成观察组(右心房上2cm)和对照组(大于右心房上2cm),比较两组不同导管末端位置的置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通过对两组统计数据分析,观察组采用中心置位置的非计划拔率与采取非中心置位置的对照组的非计划性拔率数据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渗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导管末端位置置效果无显著影响,静脉外渗并发症在观察组更少发生。

  • 标签:
  • 简介:近年来,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可减轻患者每日穿刺带来的痛苦与并发症,保护了血管,方便了危重病人的紧急抢救,保证了各种药物持续、均匀、及时的输入,同时也减轻了护理人员由于穿刺困难带来的工作压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该项技术受到了病人及医务人员的欢迎。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穿刺 并发症 减轻 护理人员 危重病人
  • 简介:摘要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技术现被临床广泛使用,因其操作简单,对血管刺激性小,可减少穿刺次数及液体外渗情况发生,使病人血管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减少病人疼痛。有效地保障输液、输血和抢救的需要,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留置针 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了25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认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又能快速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护理要求。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中的堵管及微血栓形成分析与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我科22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228例患者的留置针不同封方式与堵管及微血栓形成之间的关系。结果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肝素钠封液进行封和采用无针密闭可来福接头相比留置针堵塞的现象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推荐选择可来福无针接头封;并且留置针预防堵管及微血栓形成应进行系统评估病人情况;科学严谨操作;以及个体化、特异化设计留置针相关护理措施.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微血栓形成 可来福无针接头 个体化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置长度和留置时间对患者疼痛及渗液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12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在给患者静脉穿刺时,2组均采用20G留置针,观察组采用留置针置入皮肤及血管长度为(2.5±0.1)cm方法,对照组留置针全部置入皮肤及血管方法,观察比较2组患者在留置针置完成时、置48h、72h等时段患者穿刺部位疼痛程度及渗液情况。结果 穿刺置完成时、置48h、72h等时段,患者疼痛程度,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置48h、72h等时段渗液发生率,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

  • 标签: []留置针 置管长度 留置时间 疼痛 渗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小儿四肢静脉穿刺中两种不同方法送的效果。方法选择新入院患儿120例,随机分二组,每组60例。常规组采用双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改进组采用单手送管法进行留置针穿刺。结果改进组穿刺成功率高于常规组。结论单手送管法在婴幼儿留置针的穿刺中能提高成功率。

  • 标签: 小儿 静脉留置针 送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