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雪娇(四川省人民医院急诊观察室四川成都610072)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6-0250-02
【摘要】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技术现被临床广泛使用,因其操作简单,对血管刺激性小,可减少穿刺次数及液体外渗情况发生,使病人血管得到更好的保护并减少病人疼痛。有效地保障输液、输血和抢救的需要,提高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留置针护理体会
1置管前对患者进行评估
1.1评估患者血管及皮肤情况穿刺前观察患者双手,穿刺部位有无瘢痕、硬结、破溃、皮肤完好性。穿刺部位静脉血管弹性、充盈度。部位选择依次为:前臂中段—手背—手腕—手肘。
1.2扎止血带的要求扎止血带时要注意观察止血带下方的动脉是否有搏动,如果没有搏动则表示止血带扎得太紧,必须马上松开,以免损伤血管。必要时可请患者紧握拳头,增加静脉压力,扩张血管,以便穿刺。
2留置静脉导管针使用
协用物至患者床旁,核对姓名、床号,向患者解释留置目的。按照无菌原则选择血管。在穿刺点上方10cm处扎压脉带,按常规进行局部皮肤消毒,待干,取出导管针,去除针套,转动针芯使针头斜面向上。将已备好的静脉输液器的头皮针刺入肝素帽内,注意排尽空气,关闭输液器开关。左手绷紧皮肤,针头与皮肤呈15°~30°角穿刺,见回血再平行进0.5~1.0mm,采取边退针芯、边送管的方法,直至软管全部送入血管。抽出针芯,用专用敷贴固定导管针,在敷贴上准确记录患者姓名、留置日期和时间。
3置管后护理
3.1宣教做好知识宣教和心理护理,置管前将静脉留置针的目的和意义告诉患者和家属,避免置管肢体过度活动。对长期静脉输液患者,指导其保护血管,在用药结束后,经常轻轻按摩四肢末梢血管,做手部伸握动作。指导患者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避免肢体下垂时间过长引起血液倒流堵管。
3.2静脉留置针的观察在静脉留置针应用期间,要经常观察穿刺部位是否有渗液、渗血、红、肿、热、痛等反应。发生液体渗漏时,局部皮肤肿胀、泛白、疼痛剧烈。发生静脉炎时可出现相应静脉条索状红、肿、热、痛。一旦发现上述症状,立即拔管并给予相应处理,以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血管弹性,减少痛苦。静脉炎可用25%~50%硫酸镁持续湿热敷并抬高患肢。渗液者肿胀早期可使用冰袋,促进渗液吸收。
3.3导管的护理妥善固定留置针,防止打折、扭曲、受压。并注意静脉留置针的通畅情况,输液前后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管道后用肝素液封管,避免管道堵塞造成病人痛苦。拔管后要注意留置针肝素帽的松紧,防止使用过程中因为多次封管拔针或肢体移动而导致肝素帽脱落。强调在每次结束输液、护士离开患者前检查透明敷料的固定情况,如有松脱,立即予以更换敷料或重新固定。
3.4导管堵塞表现为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其原因相对复杂,主要有护士对静脉留置针的操作不当、封管液种类不同、药物作用、患者凝血机制和其他原因,为避免导管堵塞,在输入静脉营养液、血液制品及特殊药品后应以脉冲式正压封管,彻底冲洗管道。应加强不安全因素的预防。
3.5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留置时间越长,发生静脉血栓的几率越大,尽可能穿刺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促进血栓形成。肝素帽使用时应减少反复穿刺而造成微粒污染。留置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在72-96小时为宜。留置于手、足部的患者应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
4正确冲封管方法
4.1冲管冲管的目的:将导管内残留的药液冲入血流,避免刺激局部血管,并减少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冲管的方法:冲管液一般为生理盐水,用5ml注射器推注,采用推一下停一下的冲洗方法,使生理盐水在导管内形成小漩涡,有利于把导管内的残留药物冲洗干净。用量:5~10ml。
4.2封管正压封管法:将针头斜面留在肝素帽内少许,在注入肝素液时,边缓慢推余液边拔出输液针封管,确保留置管内全是封管液,而不是药液或血液。封管后,用无菌纱布包扎严密,以防细菌污染。
5体会
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操作方便,成功率高,不良作用小,可减少多次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不影响病人活动,便于检查和及时抢救。还能保证静脉用药的准确性及安全性。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既安全又可避免交叉感染,还可以节约医疗费用。对烦躁昏迷的病人也能保证定时用药补液通畅。提高了护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了护理人员与病人更好的沟通,提高了护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显春,封悦,宋爽等.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中的问题与对策.实用护理杂志,2002,18(1):42-43.
[2]彭翠香.两种型号留置针在普外输液中的应用.护理学杂志,2000,15(10):617.
[3]魏晓霞,王翠花.在充盈不佳血管中止血带对套管针穿刺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0,16(2):7-8.
[4]戚红.封闭式留置针在头皮静脉输液中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杂志,2000,15(2):78-88.
[5]许燕,赵燕伟.头皮套管针的留置时间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1999,1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