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自1991.1至1992.1我们对33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包括急性白血病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7例,淋巴瘤11例。发现在恶性血液病中存在着明显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且不同疾病之间亦有差别。其异常主要表现在高切变速率下全血粘度下降,全血还原粘度上升,纤维蛋白原和红细胞内HbF含量增加,红细胞在外加切应力下变形性减低,红细胞聚集指数升高等。在逐项分析影响血液流变学多种参数后,可以看出,红细胞压积减低是使血液粘度下降的最重要的因素。应当注意的是除红细胞压积外,在恶性血液病中仍包含着诸多使血液粘度增高的因素,血浆因素中如纤维蛋白原增加,细胞成分因素中如红细胞变形性减低而聚集性增强,红细胞内HbF升高,使细胞内粘度增加。白细胞,特别在急性白血病,尽管其“计数”变化不大,但是其分化程度低,变形性差,对血液流变学表现出不可忽视的影响。这些材料提示,对于呈现“低粘”的恶性血液病,特别是急性白血病,应进一步对流变学的各个参数逐项分析,因为其中潜伏着诸多引起血液粘度增高的因素,这对我们观察临床上经常出现的肺水肿、栓塞或呼吸窘迫综合征均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指利用大剂量化疗和重组人工血细胞刺激因子将造血干细胞从骨髓动员到外周血中。然后,用血细胞分离器将单个核细胞(包括造血干细胞/祖细胞)浓缩在血液中并冷冻储存。采用大剂量化疗/放疗尽可能杀死体内残留的肿瘤细胞后,对患者进行再输注,重建造血和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的目的。目的:总结恶性血液病患者接受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情况。方法:1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同时加强心理支持、造血干细胞输血护理、营养支持、并发症观察和护理。结果:所有10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均成功。移植期间,所有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口腔溃疡和胃肠道反应,其中发热8例,胃肠道出血2例,药物性肝损伤1例。结论:加强对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是恶性干细胞移植成功的保证。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对行自体外周围血干细胞移植的恶性血液病病人采取护理措施产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段,选取该时段内我院就诊的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研究,均符合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指征。分析治疗期间采取护理措施产生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1例消化道出血,2例发热,4例胃肠道反应。出院后均恢复良好,有1例半年后复发。结论对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恶性血液病患者采取护理措施,能保障移植顺利,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血液病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化疗后血小板输注治疗的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n=40)和无效组(n=30)。比较两组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体重指数(BMI)、血型、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否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化疗次数,化疗药物类型,血小板输注次数,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输注前白细胞计数,输注后总胆红素,将差异信息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讨影响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BMI、血型、是否使用血小板升高药物、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输血前白细胞计数、,结论:影响血液系统疾病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很多,包括使用抗生素、不使用rhTPO、化疗次数>6次、化疗药物种类>2种、血小板输注次数≥5次。临床医生应该注意这些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血液病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方法:对2014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接受化疗后血小板输注治疗的70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血小板输注的疗效将其分为有效组(n=40)和无效组(n=30)。比较两组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体重指数(BMI)、血型、是否使用抗生素、是否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是否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化疗次数,化疗药物类型,血小板输注次数,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输注前白细胞计数,输注后总胆红素,将差异信息纳入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以探讨影响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结果: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类型、BMI、血型、是否使用血小板升高药物、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输血前白细胞计数、,结论:影响血液系统疾病化疗患者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很多,包括使用抗生素、不使用rhTPO、化疗次数>6次、化疗药物种类>2种、血小板输注次数≥5次。临床医生应该注意这些因素。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脾切除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83年~2004年内科治疗无效的63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ITP)患者行脾切除手术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全组患者术后随访2个月至16年,平均4.7年,其中随访半年以上者48例。结果术前全部患者均有出血症状,血小板平均24×109/L,术后1、3、5、7天血小板平均值分别上升为110×109/L、202×109/L、251×109/L和246×109/L,其中血小板一周内恢复正常(≥100×109/L)者51例,占80.9%;术后2个月时血小板在正常范围者45例,治愈率73.8%,显效率13.1%,总有效率为86.9%。对39例手术有效的病例长期随访,发现7例复发,复发率17.9%。结论儿童组疗效略好于成人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术前病程长短与手术疗效无相关关系;术后血小板回升较早及回升幅度较高者预后较好。观察患者术后骨髓像的改变可能是预测ITP远期疗效的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