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遗传性弥漫性白质脑病合并轴索球样变(HDLS)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分别于2020年8月、2021年10月收治并经基因检测确诊的2例HDLS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时检索国内外数据库自2012年1月至2022年1月报道的文献[共48例集落刺激因子1受体(CSF1R)基因突变所致的HDLS患者],总结分析其人口、临床、影像学和基因突变等特点。结果(1)50例患者中男20例,女30例,发病年龄(40.72±11.27)岁,其中40例(80.0%)患者曾被误诊。(2)50例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及症状体征分别为进行性认知障碍(74.0%)、进行性痴呆(80.0%)。中老年组(≥40岁,31例)患者的进行性认知障碍、帕金森样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青年组(<40岁,19例),青年组患者肌力下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影像学异常表现发生率最高的是白质病变(100.0%),其次为脑萎缩(84.0%)、脑室扩大(84.0%)及胼胝体萎缩(60.0%)。28例患者完成DWI检查,均提示弥散持续受限(100.0%)。白质病变最易受累部位为侧脑室周围,其次为额顶枕叶、胼胝体等。青年组患者半卵圆中心异常信号发生率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50例患者共发现36个CSF1R基因突变或可能致病突变位点,其中21个为首次报道的新突变位点。在47例详细描述了突变位点的患者中,8例(17.0%)的突变位点为c.2381T>C/p.I794T,5例(10.6%)的突变位点为c.2345G>A/p.R782H。结论HDLS的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进行性认知障碍、进行性痴呆是患者最常见的首发症状和主要症状体征,但症状谱群和脑白质损害的MRI影像学改变与年龄有关,MRI随访和靶基因检测有助于减少该病的误诊和漏诊。
简介: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NPCC)家族多原发癌的临床特点.方法对登记的32个家系进行随访和回顾分析.结果在32个家系91例患者中,共9个家系10例患者(110%)发生异时性多原发癌,无同时性多原发癌发生,其中8例(157%)来自典型的HNPCC家系,2例(50%)来自非典型的家系.第1个癌为结直肠癌患者9例,第2个癌为结直肠癌3例,肝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各2例,脑胶质瘤1例.有2例患者发生3次癌,其后2次癌发生的间隔时间为60~108个月,中位数68个月.第2个癌除2例肝癌外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切除率为80.0%.结论中国人HNPCC家系中多原发癌的患者明显增加.对HNPCC患者要加强随访,以冀早期发现多原发癌,争取较好的疗效.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中下肢病变最为常见,传统的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而显微神经减压术已经成为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的首选手术方法。近年来国内部分神经外科中心开展了相关手术,开展了术中电生理监测下的手术治疗有助于临床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简介:目的探讨周围神经减压术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痛性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痛性糖尿病性下肢周围神经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均行腓总神经、腓深神经、胫后神经主干及其分支显微减压术,术后分别应用丹红注射液和甲钴胺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差异。结果对照组获得50%以上和30%以上疼痛缓解率者分别占47.0%和64.7%,实验组为72.2%和94.4%;实验组腓、胫神经感觉传导速度改善5m/s以上的比例为72.2%和83.3%,优于对照组47.1%和70.6%;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改善,实验组为(6.71±1.98)分同样优于对照组(4.93±2.50)分。结论周围神经显微减压术是治疗痛性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方法,术后辅以丹红注射液可获得更佳疗效。
简介:摘要感觉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是由感觉性周围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包括常见的糖尿病神经病变及其他少见的类型。由于潜在病因和受累神经纤维类型不同,该疾病的临床症状、起病缓急、病程、严重程度和发病率各不相同。细小的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受累主要导致神经病理性疼痛,而粗大的有髓感觉传入神经受累则引起深感觉障碍和共济失调。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的病因包括代谢、中毒、感染、炎症、自身免疫和遗传。特发性感觉性多发神经病也很常见,但属于排除性诊断。辅助检查包括神经传导速度、周围神经组织病理检查、自主神经功能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和脑脊液化验。治疗方法取决于潜在的病因,包括控制危险因素、免疫治疗、对症治疗和基因治疗(如最新研发的针对转甲蛋白相关家族性淀粉样周围神经病的RNA干扰和反义寡核苷酸治疗)。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仍缺乏病因治疗,以对症和支持治疗为主。未来仍需对感觉性多发性神经病潜在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更多研究,以推动该病的治疗进展。
简介:摘要目的对一个来自山西省长治市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家系的SPAST基因新变异进行分析,进一步研究该变异基因型与临床表型的关系,明确该家系患者的致病性原因。方法2019年10月在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收集一个HSP家系,抽取先证者及其他8名成员的外周静脉血各2 ml,提取血标本中的基因组DNA,应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对先证者的痉挛性截瘫相关疾病的基因进行初步筛选,利用HGMD、1000G、OMIM等数据库及PolyPhen2、SIFT等软件对可疑变异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然后利用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技术进一步筛选NGS检测后仍为阴性的患者的总缺失/重复变异,并对可疑致病性变异位点进行家系内Sanger测序验证以便明确变异位点在该家系内的共分离情况。最后,参考最新版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ACMG)的序列变异解读指南,对变异位点进行详细分析以明确致病性。结果该HSP家系共4代47名成员,有10例患者,发病年龄在2~44岁之间。先证者的女儿仅查体可见双侧巴宾斯基征阳性,余患者在此基础上均表现为轻重不一的双下肢痉挛、无力。通过NGS检测技术筛出了2个可疑变异,即SPAST基因c.1057_1058insCC(p.Leu354HisfsTer11)移码变异和DCTN1 基因c.2213A>G(p.Gln738Arg)错义变异。利用Sanger测序对家系进行验证,结果提示该家系受影响的患病成员(先证者的父亲、弟弟、儿子、女儿)均检测到SPAST基因c.1057_1058insCC(p.Leu354HisfsTer11)移码变异,未受影响的正常成员(先证者的妻子、母亲、妹妹、弟媳)均未检测到该变异。而该家系未受影响的正常成员先证者的母亲检测到DCTN1 基因c.2213A>G(p.Gln738Arg)错义变异,余7名成员均未检测到该变异。另外,MLPA结果提示未发现受检者基因存在大片段变异。结论该HSP家系临床特征和基因结果均高度符合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4型(SPG4),遗传模式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PAST基因c.1057_1058insCC(p.Leu354HisfsTer11)移码变异在该SPG4家系成员中存在共分离,是该HSP-SPG4家系患者的致病性原因,且为新发现的变异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