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孟子和荀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从表面上看,孟、荀思想存在很大差异:在天道观方面,孟子主张“天人合一”的人格天道,荀子主张“天人相分”的自然天道;关于人性的认识中,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在政治观上,孟子主张重王抑霸,荀子主张王霸兼用。但是,孟、荀的思想实质上同宗同源,从根本上是相近的。孟、荀以其整体论的方法论为指导建构教育思想体系,将其教育哲学思想与其哲学、政治思想紧密相连的同时,整个教育思想体系浑然一体。孟、荀始终坚守仁义,重视教育,强调教育对个人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既倡导教育以人为目的,又强调教育的社会目的:以人为工具促进社会发展。
简介:摘要:春秋时期,为改良当时盛行的主观臆断的解诗方法,孟子提出了著名的“以意逆志论”,其积极意义无疑是巨大的。但其同样存在着片面性和局限性,我们应本着科学的态度和学以致用的原则,批判的接受这一古代经典,并作出新的诠释,使其在现代亦能迸发出璀璨夺目的光彩。关键词:以意逆志孟子文学批评著名的文学批评方法“以意逆志”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上》。针对咸丘蒙对《诗经·小雅·北山》的错误理解,孟子指出要全面确切的理解诗的内容,必须善于“以意逆志”。与之相承的,孟子还在《孟子·万章章句下》中提出了“知人论世”的理论,即要求读诗人必须深入的了解诗人生平事迹等情况。春秋时期,“赋诗断章,余取所求”的主观臆断的解诗方法风气正盛,孟子要求改变这种不良现状,提出救弊措施,无疑是有明显积极意义的。然而我们发现“以意逆志”亦存在有许多片面性和局限性,对于后世文学价值的阐释也造成了不小的危害,在这里试作简要分析。想分析“以意逆志”存在的不足,首先要知道其含义,而对于“以意逆志”中“意”字的解释却存在着很多争议。后汉赵岐说:“志,诗人志所欲之事。意,学者之心意也。”“以己之意,逆诗人之志,是为得其实矣。”即认为“意”指读诗人之意,“以意逆志”就是说读诗人以自己对诗篇内容的理解去探求诗人之志。南宋朱熹也表达了相近的意思,他于《四书章句集注》中说:“当以己意逆取作者之意,乃可得之。”是以后世学者大多赞同这种观点。直到清代才出现了不同声音,吴淇在《六朝诗选定论缘起》中提出:“不知志者古人之心事,以意为舆,载志而游,或有方,或无方,意之所到,即志之所在,故以古人之意求古人之志,乃就诗论诗,犹之以人治人也。”吴淇认为,“意”是指客观存在于诗篇之中的“意”,主张从诗篇的客观意义出发去探求诗人之志。张少康先生认为,吴淇的观点固然比较科学,但从孟子的思想体系及说诗状况来看,却并不符合孟子的本意。且不论谁是谁非,就“读者之意”到“诗文本意”的转变来看,吴淇显是已经注意到了“以意逆志”存在的弊病。
简介:人格何以尊严,如何赢得人格尊严,如何保持人格尊严,历来是中国哲人关注和探究的重大问题。孟子承前启后,以其独特的视角,以其高明睿智和理论勇气,首倡"天爵"、"良贵"思想,确信人皆有善端,都有尚善成圣的可能性,提供了人格平等的人性论依据;主张"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提倡超越权势利禄的独立人格;认为"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鄙夷自贱人格;确信"敬人者人恒敬之",倡导维护和赢得人格尊严;主张持"君子之守",养"浩然之气",努力养成"大丈夫"人格尊严。孟子以其自身崇高人格和留下的人格尊严的精辟论述,惠泽于后世,并为当代人格尊严教化提供了宝贵资源和现实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