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神经刺激仪在老年臂丛神经阻滞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00例实施上肢和前臂老年患者,ASAⅠ~Ⅱ,随机分为两组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组(US组);传统方法对照组(C组)。记录各组患者完成阻滞所需要的时间、感觉神经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观察各组穿刺操作的并发症。结果US组在麻醉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上短于(C组)(P<0.05);US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P<0.05);并发症明显少于C组(P<0.05)。结论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实施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短,阻滞起效快,效果好,并发症少,可安全地应用于老年臂丛神经阻滞中。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不同阻滞部位对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08例行足踝部手术的患者进行研究,并根据神经阻滞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阻滞坐骨神经,观察组阻滞胫、腓总神经,并对两组的阻滞完善时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阻滞完善时间(阻滞完善胫神经运动、腓总神经运动、胫神经感觉、腓总神经感觉的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对照组高,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超声的协助下,阻滞胫、腓总神经和阻滞坐骨神经相比,不管是阻滞完善胫神经运动、腓总神经运动还是阻滞完善胫神经感觉、腓总神经感觉的时间都更短,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也更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下肢手术患者实施声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干预后,患者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方法:选取我院2021-08-2023-08收治的下肢手术患者共40例,研究组给予B超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干预,给予全麻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0例患者。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显著较优(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坐骨神经阻滞联合股神经阻滞应用于疑难及危重症患者行下肢手术过程中,给危重疑难患者带来了福音,真正做到了术中安全有效、术后快速康复。临床对下肢手术患者实施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镇痛效果及免疫功能,故方案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超声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50例接受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周各25例。对照组应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经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应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92.00%,对照组优良率为64.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阻滞持续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的辅助下,经由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具有满意的麻醉效果,为手术的顺利时候奠定良好基础。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提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护理中应用麻醉护理配合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本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59例分成两组,针对参照组29例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针对研究组30例患者实施麻醉护理配合,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两组神经阻滞麻醉患者护理后的麻醉阻滞操作时间、护理满意度、一次性麻醉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存在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处理中实施麻醉护理配合的有效性的较为明显,提高麻醉成功率,减少一系列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缩短麻醉处理时间,促进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共计选取研究对象78例,均需在我院行上肢手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将比较超声引导下肌间沟入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与盲穿刺臂丛神经的麻醉效果,需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组为观察组、对照组,并分别使用以上两种不同麻醉方法,比较具体麻醉效果。结果:据研究结果看,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94.87%,显著高于对照组76.92%(P<0.05);同时观察组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284.41±22.27)s、(12.63±6.07)min,反观对照组分别为(366.16±28.47)s、(15.27±7.11)min,相比之下观察组以上指标更优(P<0.05);另外,两组患者在麻醉期间均出现并发症情况,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更低(P<0.05)。结论:上肢手术中实施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显著提高麻醉效果,提高麻醉操作效率并降低并发症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于2023年01月-2024年06月期间,选取60例行上肢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n=30)采用固定解剖定位臂丛神经麻醉阻滞,观察组(n=30)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对比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麻醉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上肢手术中,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十分显著,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在子宫动脉栓塞术后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菏泽市立医院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60例,年龄20~40岁,BMI18~25kg/m ,ASA分级Ⅰ或Ⅱ级。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30):腰方肌阻滞组(QLB组)和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由同一术者在局部麻醉下完成子宫动脉栓塞术(UAE)。QLB组于术毕即刻实施超声引导下双侧QLB,每侧0.25%罗哌卡因30mL;C组无处理。术毕两组均使用舒芬太尼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泵(PCIA),分别于术后即刻(T0)、1h(T1)、2h(T2)、8h(T3)、12 h(T4)、24h(T5)和48h(T6)时记录患者静息时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术后48h舒芬太尼用量和补救镇痛例数百分比;记录术后48h内患者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尿潴留等不良反应例数百分比;记录QLB组神经阻滞穿刺相关不良事件。结果 与C组比较,QLB组患者静息时VAS评分除T0、T1和T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2-T5时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QLB组患者术后48h舒芬太尼用量和补救镇痛例数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QLB组患者术后48h内恶心呕吐发生例数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皮肤瘙痒和尿潴留发生例数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LB组患者无一例神经阻滞穿刺相关不良事件。结论 超声引导下腰方肌阻滞安全有效地缓解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疼痛,降低患者对镇痛药物的需求,减少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临床无痛介入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在小儿腹股沟手术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择期行腹股沟区手术的患儿共50例,随机平均分成超声引导下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麻醉组(A组观察组)和传统全麻组(B组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患儿在进入手术室时、切皮时以及缝皮时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和七氟烷呼气末的浓度变化情况,记录手术中因镇痛不足而增加吸入七氟烷浓度的例数、麻醉用药总量及手术用时、患儿清醒时间。采用疼痛行为评估量表对患儿苏醒时、术后2h及4h进行疼痛评分,评分>3分者为镇痛无效并予以曲马多静脉给药对症处理,记录两组患儿疼痛评分及镇痛无效的例数。结果A组患儿在切皮、缝皮时心率明显低于B组(P<0.05),术中需提高七氟烷浓度的例数(2例)明显少于B组(15例,P<0.05),术后苏醒时间明显小于B组(P<0.05);A组在术后苏醒时、术后2h及4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B组(P<0.05),且镇痛无效例数(3例)明显少于B组(10例,P<0.05),两组患儿术中及术后均无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小儿髂腹股沟及髂腹下神经阻滞安全有效,可用于小儿腹股沟区手术。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及硬膜外阻滞用于单孔胸腔镜肺手术的临床效果对比。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单孔胸腔镜肺手术患者共100例,随机分3组比对,分别采取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25例)、肋间神经阻滞(25例)及硬膜外阻滞(50例),比较三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24小时内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次数、不良反应。结果: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硬膜外阻滞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术后24小时内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次数相似,P>0.05。但肋间神经阻滞的术后首次按压镇痛泵时间早于其他两组,术后24小时内有效按压次数、术后补救镇痛次数多于其他两组,P<0.05。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肋间神经阻滞的不良反应相似,P>0.05。但硬膜外阻滞的不良反应多于其他两组, P<0.05。结论:肋间神经阻滞是一种安全、简便的方法,但其止痛作用不明显。硬膜外麻醉是一种有效的止痛方法,但是手术过程繁琐,且有较高的副作用及并发症。超声导向下椎旁神经阻滞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有效降低术中及术后镇痛药物的用量,缩短病人术后恢复时间,降低副作用及并发症,适合大部分胸外科术后镇痛。
简介:摘要目的对骶管神经阻滞术在尾骨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干预效果进行调查。方法抽选我院68例尾骨疼痛患者,所有患者均为2014年9月-2015年9月间入院治疗的人员,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骶管神经阻滞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控制的20例,疼痛缓解的12例,疗效评价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疼痛控制的14例,疼痛缓解的13例,疗效评价有效率为73.5%,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骶管神经阻滞术在尾骨疼痛综合征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更为理想,患者疼痛缓解度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