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肿瘤药导致的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和规律进行分析,旨在为临床治疗的开展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接诊的240例抗肿瘤药致ADR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主要内容涉及患者情况、药物品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表现、发生时间等。结果:涉及抗肿瘤药致ADR的药物共有六类31种,其中,其他抗肿瘤药及辅助治疗药品的ADR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植物来源的抗肿瘤药和抗代谢药;经药物滴注时出现217例ADR患者(占比90.42%),经药物口服时出现11例(占比4.58%),经静脉注射时出现4例(占比1.67%),经泵内注射时出现4例(占比1.67%),经皮下注射时出现2例(占比0.83%),经腹膜腔内注射时出现2例(占比0.83%)。结论:临床开展抗肿瘤药治疗时,应进一步强化监督及护理工作,降低抗肿瘤药致ADR发生风险的同时,还能有效提升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值得持续推广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穿孔性阑尾炎与非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60例,均经手术与术后病理证实,术前均进行CT检查,根据手术与病理检查结果将60例患者分为穿孔组(24例)与非穿孔组(36例),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CT表现与检查结果。结果非穿孔组患者的阑尾直径(10.25±2.64)小于穿孔组的(13.19±3.48),P<0.05;非穿孔组患者的腹膜腔脓肿、阑尾壁强化伴缺损、盆腔改变、阑尾周围炎症、阑尾腔内外粪石、阑尾腔外气体等CT征象与穿孔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组间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CT可对阑尾及其周围情况进行准确反映,也可清楚显示阑尾并发症情况,也利于了解阑尾周围邻近脏器病变情况,对于阑尾穿孔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可有效鉴别穿孔性与非穿孔形阑尾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的CT影像表现和诊断价值。方法分析42例气管支气管结核的胸部CT影像表现。结果事先通过相关医学专业仪器检查出42例病患中总共存在50处病变。之后CT观察中找到50处中的32处病变,其中,肺不张或合并性的阻塞炎症8例;合并性的肺内活动肺结核是11例;合并性的局限肺气肿是10例;合并性的纵隔或是周围淋巴结肿大3例;通过纤维性的支气管镜做详细检查共发现了23处气管、支气管病变,与CT技术相比少发现了9处新的病变部位。相对于纤维支气管镜的检查结果而言,CT技术检查出的支气管病变率是64%(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T可以在检查气管结核中提供一些重要的诊断依据,而且做到全程掌握和了解,与此同时,发生病变的具体位置也能够得到明确,CT技术对临床早期确诊气管、支气管结核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