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3 个结果
  • 简介:陶行知创立的生活德育理论富有深刻的精神内涵,包括:“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德育目标;“爱国主义、集体精神”的德育内容;“教训合一、知行统一”的德育方法;“相师互学、学生自治”的德育路径;“爱满天下、人民至上”的德育价值。这些精神内涵对现代德育具有重要启示:在德育目标上,培养全面发展的“真人”;在德育理念上,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德育内容上,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德育方式上,突出学生的道德践行。

  • 标签: 陶行知 生活德育 内涵 启示
  • 简介:〔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引导学生从数学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以及发展思维能力,体验数学乐趣、感悟数学的作用。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因此学生学习数学的背景应是生活化的。

  • 标签: 〔〕初中数学生活化课堂教
  • 简介:〔摘要〕《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中就指出“本《标准》更贴近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具体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就单独列出一项“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理念。这说明新课程标准对“生活化”理念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和提倡,几乎在各个部分对其进行了论述,体现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和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走向就是课程向学生生活的回归,与学生需要接轨,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开始面向老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他们反思审视权威,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建构意义,寻求超越。可见“生活化”理念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 标签: 〔〕高中生物生活化
  • 简介:〔摘要〕21世纪的历史教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史实教授,而是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如何让学生在对于过去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史实的学习中,体验到情感的共鸣,做到一般规律的总结和历史能力的内化呢?我想,历史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则是这一切的源泉。只有贴近生活的历史才是真正能让学生接受和理解的历史,才是真正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历史,才是真正能得以传承的历史。

  • 标签: 〔〕初中历史教学生活化
  • 简介:5月10日至11日.浙江省“生活英语实验室”现场观摩会在浦江仙华外国语学校隆重举行。浙江省基础教育处方天禄处长、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方展画院长、金华市教育局徐志坚局长、浦江县教育局傅剑敏局长等省市县领导专家和英语老师200余人共同参加了这一观摩盛会。浦江仙华外国语学校的校园内,二十多块学生活动展板和包括寝室、餐厅、学习室、运动、会客室、聚会、交通、娱乐室、购物中心、户外活动、节日、邮局、医务室以及旅行等在内的14个生活英语实验室一字排开.实验室入口处的外墙上则写着“大胆开口、积极参与、探讨互动、合作共赢”以及“英语大家说,冲关我最棒”两行大字.中英文对照,非常醒目。

  • 标签: 外国语学校 现场观摩会 生活英语 实验室 浦江县 学习
  • 简介:〔摘要〕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语文教学不仅要求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求在生活中学语文。

  • 标签: 〔〕指导学生生活实践学习 语文
  • 作者: 石娜娜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5-08-18
  • 出处:《教育研究》 2015年第8期
  • 机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科学教育的内容应更多地为幼儿的生活服务。作为幼儿园的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对大千世界,如何选择适合幼儿的科学教育内容,让科学教育真正走进幼儿的生活世界呢?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杨振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09-19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9期
  • 机构:〔摘要〕数学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生活。面对隐痛重重的数学教育现状,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学生的生活,使数学教学返璞归真,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教学的强烈愿望,将数学教学转化为学生生活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体现“教、学、做”合一,这需要数学教师把数学教学生活化。
  • 简介:摘要小学教育为人的一生奠基,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小学教育持续六年之久,时间很长。在这样一个重要而且漫长的阶段,让孩子怎样度过呢?这是所有教育者应该认真反思的。新教育认为,应该让孩子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结合实际,我认为要完成这样的目标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赞美孩子,二是创设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三是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四是为家长提供教育方法。

  • 标签: 幸福完整赞美和谐平等培养兴趣提供方法
  • 作者: 李永贞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2-11-2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2年第11期
  • 机构:〔摘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是个绝好机会。因为良好习惯教育的过程是一个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幼儿年龄小,凡事缺乏坚持性,要使良好习惯教育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老师和家长必须密切联系,把良好习惯教育贯穿于幼儿谈话、游戏、入园、离园、餐点等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注意教育的一贯性和一致性,坚持常规要求贯彻始终。
  • 简介:教育脱离生活是伴随着媒介的发展而来的。前媒介时期的教育是和生活最接近的教育;口头语言媒介产生以后,教育通过语言来进行,这是它脱离生活的开始;媒介发展到书面语言阶段,文字符号的学习几乎代替了以文字符号所表示的对象的学习,这使得教育更加远离了生活;电子传媒的出现对教育脱离生活的贡献是双重的,它在使教育生活变得更加贫乏化的同时,又从另一方面使学习者更接近现实生活

  • 标签: 媒介 教育 脱离生活
  • 作者: 陈剑彬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2期
  • 机构:〔摘要〕推动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化具有重要作用,作为任课老师,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和现实意义,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有效组织课堂互动,促进教学工作顺利进行。密切初中地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求知欲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本文探讨了初中生活化地理课堂的构建策略。
  • 简介:从价值观涵义入手,分析价值的主观经验性和个体差异性特征,指出青少年价值观的形态和发展与其生活经历和年龄阶段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价值冲突在形成和发展中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价值观教育只有与情感教育、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自然认同和教育认同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切实有效。

  • 标签: 价值观教育 主观经验性 个体差异性 自主构建 青少年
  • 简介:摘要《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中贯穿着这样的理念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主观感受。同时,新课标还特别重视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倡“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本文主要从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吸取素材,把课堂带入生活,把生活带入课堂。

  • 标签: 生活化聋生作文
  • 作者: 吕新兰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教育研究》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新课改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新教材对每位初中化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自身的存在的一些不足越来越凸现出来,转变教育理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成为时代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 简介:本研究随机选取北京市普通小学北医附小4年级两个班级,在实验班开展生活技能干预实验。结果表明:生活技能教育能显著提升小学生课堂积极参与行为;显著降低小学生课堂消极参与行为;显著提升小学生的课堂被动参与行为。

  • 标签: 小学生 生活技能教育 课堂参与行为
  • 简介: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这些竞争说到底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进而素质教育被摆在了教育改革的首要位置。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包含有丰富的素质教育思想,笔者认为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使其最佳结合,就能发挥“生活教育论”的理论价值。

  • 标签: 生活教育论 陶行知 素质教育思想 “生活教育” 教育改革 相互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