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伴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患者防治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本研究旨在探讨和评估认知矫正与行为塑造护理模式对该类患者的影响。我们采用随机对照实验方法,分别对照常规心理咨询疗法和认知矫正与行为塑造护理模式。结果表明,采用认知矫正与行为塑造护理模式的实验组患者的抑郁状显著缓解,自杀倾向明显降低。绝大部分患者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并有明显的生活质量提升。该研究结论表明,对于伴有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患者,接受认知矫正与行为塑造的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缓解其病症,降低自杀风险,改善生活质量。这为临床提供了有效的治疗选择,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

  • 标签: 认知矫正与行为塑造护理模式 青少年抑郁症 自杀倾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经过舍曲林+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儿童及青少年抑郁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用舍曲林治疗,观察组用舍曲林+心理干预一起治疗,对比效果。结果: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儿童及青少年抑郁症 生活质量 舍曲林 治疗效果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治疗中阿立哌唑和舍曲林的效果。方法:选择收治青少年抑郁患者80例,均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应用舍曲林治疗,实验组同时联用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HAMD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阿立哌唑 舍曲林 青少年抑郁症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青少年抑郁患者采取度洛西汀联合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于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收治的48青少年抑郁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考组及实验组,其中参考组行度洛西汀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心理治疗,每组2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转归率比较,实验组显高(P<0.05)。 抑郁程度比较,治疗后实验组显低(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患者采取度洛西汀联合心理治疗效果明显,能够提升患者的转归率,缓解其抑郁程度,该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青少年抑郁症 度洛西汀 心理治疗 转归率 抑郁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针刺治疗80例青少年抑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7月到2023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青少年抑郁共80例,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针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在疗效和抑郁情绪上的差异。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要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抑郁情绪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4、8、12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联合针刺治疗青少年抑郁临床效果较为理想,能有效缓解患者抑郁情绪,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针刺 青少年抑郁症 临床疗效 HAMD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青少年抑郁患者中应用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22年9月-2023年9月为研究开展时段,抽选在该时段在我院进行治疗青少年抑郁患者62例作为试验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患者31例常规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31例增加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弹性;结果:两组治疗前,抑郁和焦虑情绪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抑郁和焦虑评分更低,差异显著,P﹤0.05。而在心理弹性对比上,两组治疗前,心理弹性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心理弹性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青少年抑郁患者中应用结构式团体心理治疗的方法有显著成效,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提高心理弹性,以乐观、坚韧的方式面对疾病,同时教会患者的团体相处技巧,利于青少年在生活中建立亲密关系,改善和控制疾病。

  • 标签: 结构式团体 心理治疗 青少年 抑郁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青少年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23年4月-2024年4月,选取青少年抑郁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氟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下降明显,WCST量表评分升高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青少年抑郁患者采用盐酸氟西汀联合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减轻患者抑郁状,提高患者认知程度,值得临床采纳。

  • 标签: 盐酸氟西汀 无抽搐电休克 青少年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叙事治疗青少年抑郁患者非自杀性自伤(NSSI)的干预效果,以期为青少年抑郁患者的心理治疗提供有效方案。方法 回顾并分析了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20例青少年抑郁患者的治疗资料。其中,60例患者接受了传统的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0例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增加了叙事治疗作为干预措施,作为实验组。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NSSI行为频率、抑郁状评分及生活质量方面均表现出显著的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结论 叙事治疗作为青少年抑郁患者非自杀性自伤的干预手段,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自伤行为,缓解抑郁状,提高生活质量,并且增加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依从性。

  • 标签: 叙事治疗 青少年抑郁症 非自杀性自伤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干预模式对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抑郁最佳干预模式。方法将105例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药物干预组及综合干预组,分别应用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和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干预,疗程3个月。使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连线测验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患者精神症状。结果干预3个月后三组患者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连线测验得分较干预前有所改善(P<0.05),综合干预模式对患者认知功能改善作用优于其它二组(P<0.05),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认知功能改善作用相当(P>0.05)。结论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干预模式对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效果优于单纯的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是理想的抑郁患者干预模式。

  • 标签: 抑郁症 认知功能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抑郁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抽取时间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过整理与统计分析,无差异。按照电脑排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采用HAMD、MoCA、MQ等量表对患者的状况进行评估,来辨别该种治疗方案对抑郁病人认知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HAMD评分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周后MoCA、MQ上比较,两组患者无差异(P>0.05);在治疗6个月后,MoCA、MQ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抽搐电休克对抑郁患者治疗时,对患者远期的认知功能影响相对较好,具有一定的适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 抑郁症 认知功能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联合盐酸舍曲林片对产后抑郁的疗效及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62例符合ICD-10产后抑郁诊断标准的首发患者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研究组(A组)给予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盐酸舍曲林片治疗,对照组(B组)仅给予盐酸舍曲林药物治疗,共4周为一个疗程。于治疗前及治疗1、2、3、4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HAMD)表评定临床疗效,以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筛查认知功能状态。结果两组在治疗结束时HAMD量表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58,P>0.05),说明两组在抗抑郁疗效方面相当。但两组的MMSE评分从第三周末出现显著性的差异(P<0.05),说明A组较B组治疗方法对产后抑郁认知功能改善有积极疗效。结论盐酸舍曲林片合并经颅磁刺激治疗可显著改善产后抑郁患者的认知功能

  • 标签: 经颅磁刺激治疗 产后抑郁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抽搐电休克在抑郁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本次将对我院精神科病房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展开研究,所有患者共有68例,对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法,每组患者34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采取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BDC评分相较更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发现,观察组患者不良症状发生率仅为2.94%、对照组患者为17.65%,X2=26.97>6.63,P<0.05。结论将无抽搐电休克应用于抑郁患者中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抑郁症患者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认知功能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抑郁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方法 随机筛选2019年6月至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抑郁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1例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rTMS治疗治疗2疗程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情况,采用常识-记忆-注意测验(IMCT)[1]。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相似,组间数据统计P>0.05,有对比意义。治疗两疗程后,治疗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评分及睡眠质量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统计P

  • 标签: 抑郁症 重复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药物联合心理治疗抑郁患者认知功能影响。方法:我院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期间收治抑郁患者,共计人数90例,以随机分组方式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心理治疗),观察组(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对实施过程中两组患者相关指标数据作整理记录,结合统计学系统进行对比观察,分析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另一组,认知功能数据相比另一组呈现出较高优势性,组间对比P值﹤0.05,可见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抑郁患者实施药物联合心理治疗可明显缓解其不良情绪,提高认知功能,整体效果确切,适合推广。

  • 标签: 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 抑郁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认知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所涉及的患者例数为150例,入院时间在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期间,采用随机分组法进行研究,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干预,观察组则采用增加认知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和焦虑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精神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认知干预可以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不良情绪,还能加速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认知能力,缩短其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的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认知护理 脑卒中 抑郁症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对青少年抑郁病的发展,本文 为分析青少年抑郁的致病因素,了解青少年抑郁的预防措施,本研究采取便利抽样的方法,通过选择 60名青少年抑郁患者,经患者家属同意,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其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其中 53.33%的患者由于社会心理因素导致发病,受家庭因素影响的患者占比 38.33%, 16.67%可能是由于遗传因素影响,部分患者存在多种因素交互影响情况;通过患者自身案例,家属认为,广泛的兴趣爱好、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及必要的沟通技能均对青少年抑郁的预防具有积极作用。通过此次调查研究,科学合理的提出了青少年抑郁的致病因素及预防措施,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具有积极的影响。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症 护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伴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收治伴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患者 9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所有对象的临床特点,并实施护理干预,随机分作 2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分析伴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患者临床表现出抑郁心境、睡眠障碍、躯体化症状及思维迟缓等症状。结论:伴自杀倾向的青少年抑郁患者发病与性别、性格、家族病史、生活事件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常规护理同时要配合心理干预,才能取得理想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可推广应用。

  • 标签: 自杀倾向 青少年抑郁症 临床特点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青少年抑郁患者药物过量急诊科早期心理干预。方法:选取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74例出现药物过量的青少年抑郁患者,随机且平均将74例青少年抑郁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一对为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科早期心理干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药物过量治疗层面的效果。结果:通过两个小组的对比分析得知,急诊科早期心理干预在青少年抑郁患者药物过量的治疗成效优于常规药物。结论:青少年抑郁患者药物过量急诊科早期心理干预发挥了良好的作用与价值,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以面谈或者是微信建群的方式,多元化的向青少年抑郁患者提供心理疏导。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症患者 药物过量 急诊科 早期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青少年抑郁患者自伤自杀行为的伦理审视与干预建议。方法:选取23年5月例青少年抑郁发病患者,按照有无自伤自杀行为均分为观察组(有)和对照组(无),分析自伤自杀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独生子家庭、PHQ-9总分、学习压力是自伤自杀行为问题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患者自伤自杀行为的危险因素是独生子家庭、PHQ-9总分、学习压力,需要给予针对性干预是伦理学主张的做法。

  • 标签: 青少年 抑郁症 自伤自杀行为 伦理审视 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