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治疗方案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软组织肿胀,探索更加适合跟骨骨折术前周围软组织临床消肿方案。方法89例跟骨骨折患者(共91足)跟骨骨折术前周围软组织消肿。其中对照组(A1组)22例22足,冰硝散组(A2组)22例22足,曲克芦丁脑蛋白(杏唯)(B1组)22例23足,冰硝散并曲克芦丁脑蛋白(杏唯)组(B2组)23例24足。结果A1组22例22足中,2足达到手术指征,19组未达到手术指征,手术指征率9.1%;A2组22例22足中,15足达到手术指征,7足未达到手术指征,手术指征率68.2%;B1组22例23足中,13足达到手术指征,10足未达到手术指征,手术指征率56.5%;B2组23例24足中,22足达到手术指征,2足未达到手术指征,手术指征率91.7%。四组手术指征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冰硝散在治疗跟骨骨折术前软组织肿胀中具有确切疗效。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或骨不连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84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或骨不连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骨折愈合率是88.1%,治疗组是1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S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6.7%,治疗组是7.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或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骨折愈合率,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行。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椎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脊柱外科住院治疗的3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纳入研究对象,均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观察手术前后伤椎高度、伤椎后凸角(Cobb角)改善情况.结果3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术中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术后神经功能E级例数明显增加.术后即刻、术后2周、术后3月、末次随访时,伤椎前缘高度均明显高于术前,Cobb角明显小于术前(P<0.05);随访期间各时间点复查X线片示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与术后即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关键词经椎弓根植骨内固定;胸腰椎骨折;伤椎高度;Cobb角中图分类号R68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886-02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科室2010年6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40例胸腰椎骨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20例采用单纯后路内固定手术方式,20例采用后路椎弓根植骨手术方式。对两组临床疗效及术前、术后1周、取内固定前、取内固定后3个月的伤椎压缩率及Cobb’s角,伤椎椎体内骨缺损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均获有效随访6~38个月,伤椎椎体压缩率术后1周5.9%2.2%、取出内固定后3个月6.7%1.7%,较术前38.2%5.2%显著改善。伤椎Cobb’s角术后1周3.3%1.9%,取出内固定后3个月6.2%2.8%较术前19.3%4.5%也有明显的恢复。但术后1周与内固定取出前末次随访椎体压缩率及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后路椎弓根植骨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能显著的维持伤椎高度,较好的预防椎体高度丢失。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应用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7月~2013年3月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7~56岁,平均34岁。按照Riseborough和Radin的分类方法,Ⅱ型7例,Ⅲ型18例,Ⅳ型5例。结果术后30例骨折复位满意,2例复位稍差,无切口感染,1例术中牵拉损伤尺神经,30例获得随访,时间8~23个月,平均12.8个月。尺神经损伤恢复,骨折全部愈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愈合时间12~18周,平均14.6周。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其中优10例,良14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0%。结论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结合肱骨内、外髁解剖钢板固定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为有较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带血管蒂的股骨内侧髁骨瓣治疗手舟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采用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瓣移植治疗手舟骨骨不连15例,其中男10例、女5例,年龄18~63岁,平均(43.5±15.5)岁。术中清创骨折段后,将骨瓣移至手舟骨处充填骨缺损,将骨瓣动脉与桡动脉端侧或端端吻合,伴行静脉与桡动脉伴行静脉端端吻合,采用游离带血管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膜瓣治疗13例,游离带血管蒂的股骨内侧髁骨软骨瓣治疗2例。术后根据X线表现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握力及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手术前、后功能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其中门诊随访11例,微信随访4例,平均随访32.5(8~60)个月。15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2.5(10~16)周。术前VAS评分为(3.5±1.5)分,术后末次随访降至(1.0±1.0)分;握力由术前的(16.5±4.3)kg提高至术后末次随访的(31.5±3.5)kg;改良的Mayo腕关节评分由术前的(46.2±11.4)分提高至术后末次随访的(68.5±10.8)分,腕关节功能:优8例,良6例,可1例,手术前后功能评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游离股骨内侧髁骨瓣移植治疗手舟骨骨不连具有良好的功能效果。该技术为手舟骨提供了充足的血液供应及结构支持,促进了骨折的愈合,对于手舟骨近极缺血性坏死的可以采用骨软骨瓣移植替代,防止腕骨骨关节炎和塌陷,这在治疗难治性手舟骨骨不连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21~53岁,平均(32±2.5)岁。均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伤口疼痛VAS评分,并通过X线片、CT扫描比较手术前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cobb角、椎管矢状径占位(worter指数)的变化。结果手术时间为70-100分钟,平均80分钟,;术中出血量30-110ml,平均为60ml,术后伤口疼痛VAS评分2-4分,平均3分。所有患者均得到12-18个月随访。平均14个月。术后均未发生内固定失败,矫正椎体高度未丢失。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对脊柱稳定结构破坏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同时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以有效填充椎体内骨缺损空腔,减少术后椎体高度的丢失。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的微创手术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置钉经椎弓植骨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起-止时间2021年1月-2023年1月,入组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作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组数为2),一组观察组(n=35)配合经皮置钉经椎弓植骨治疗,一组对照组(n=35)配合传统开放置钉治疗,以手术相关指标,疼痛程度,伤椎前缘高度与Cobb角为评价标准,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实践应用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中患者术记录术中、术后相关指标值差异于对照组,(p<0.05);对应治疗后,反馈负面指标(疼痛度)、反馈治疗效果(伤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置钉经椎弓植骨治疗效果显著,推荐参考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二腹肌大转子截骨治疗合并髋关节脱位的高位髋臼后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北京积水潭医院住院治疗的39例高位髋臼后壁骨折合并关节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截骨组(22例)和对照组(17例)。截骨组患者采用Kocher-Langenbeck(K-L)入路联合二腹肌大转子截骨进行手术,对照组采用单纯K-L入路进行手术。分别记录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并发症情况,术后采用Matta标准评价骨折复位程度,采用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以及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随访(48±11)个月。住院期间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日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31、1.52、1.22,χ²=2.02,均P>0.05)。虽然截骨组骨折复位优良率与对照组相当(95.5%比88.2%,χ²=0.05,P=0.81),但截骨组复位优的比例较高,患者FRS评分及EQ-5D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85±13)比(80±15)分和0.86±0.12比0.80±0.17,t=2.87、3.47,均P<0.05]。结论K-L入路联合二腹肌大转子截骨治疗合并髋关节脱位的高位髋臼后壁骨折有利于术野的暴露和操作,与传统K-L入路相比临床疗效更为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以行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为对象,探究护理干预效果。方法:2020.2-2021.7,选取8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进行研究,经抽签法分组,分别是对照组(一般护理干预)与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并发症率更小、出院时脊髓功能分级更优,显示有差异(P<0.05)。结论:下颈椎骨折脱位围手术期行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预后与脊髓功能,效果显著。
简介:目的研发新型腕舟骨、大、小多角骨(STT)融合器。方法根据所测国人STT三关节有关数据设计草图,先选用钛合金制出粗样,然后置入尸体腕模拟STT局限性融合,修改后制作成品。结果STT融合器分钢板与螺钉两部分:钢板部分由锥形板及相连的圆桶状结构组成,锥形板开有3个螺钉孔,各通过1枚松质骨螺钉与3块腕骨分别固定;圆桶状结构连接于锥形板下方,中空,可供植骨,外侧面制有螺纹与腕骨紧密咬合。同时还制作厂配套工具。结论STT融合器设计合理,它可使3块腕骨间的固定力学强度大大提高,并可防止STT融合体向关节中心旋转及塌陷,是局限性腕骨融合术中新型、可靠的内固定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经皮穿针来固定并治愈桡骨远端骨折同下尺桡关节脱位情况的临床效果,并且做以观察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皮穿针来固定并治愈桡骨远端骨折同下尺桡关节脱位情况的患者50例,对病情档案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通过治疗,50例患者均接受了术后的跟踪随访,时长在四个月到一年之间,桡骨远端骨折同下尺桡关节脱位均得到比较好的痊愈效果。治疗效果优良程度高达96%。结论针对经皮穿针来固定并治愈桡骨远端骨折同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情况来说,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效果也比较可靠,基本没有严重的并发症,是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的。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膝周骨折后影响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原因进行分析,根据骨折类型和固定情况,在不同介入时机进行股四头肌、关节主被动活动度训、日常生活能力和辅助康复等训练,达到促进骨折愈合降低关节僵直和肌肉萎缩的发生的目的,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关节脱位行前路经口松解复位后路枕颈固定植骨术疗效。方法对6例难复性寰椎脱位的患者行前路经口松解复位后路枕颈固定植骨术,术前神经功能JOA评分7~10分,术前MRI脑干脊髓角平均139.6°,评估手术前后JOA评分、脑干脊髓角。结果术后影像学显示内固定位置良好、寰枢关节脱位复位良好,减压彻底,6例中5例获得解剖复位,1例复位达85%,6例脑干脊髓角术后平均162.5°,术后3~6个月植骨区域获得骨性融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JOA评分12~16分。结论经口松解复位+后路枕颈固定植骨术治疗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可达到良好复位,减压彻底,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跟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经皮撬拔复位固定联合小切口植骨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骨科接受诊治的跟骨骨折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撬拔复位后结合空心螺钉进行内固定,然后进行小切口植骨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的临床治疗指标。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手术时长在40~90min,平均为53.6min,患者的术中出血时间在25~135ml,平均为58.0ml,患者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同时患者术后随访9个月结合其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进行恢复评估,显示其优良率87.5%。结论在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经皮撬拔复位和内固定以及小切口植骨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征,优化临床转归,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