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我们选取了2010年8月~2011年3月间,共计17例腕关节外伤后远端尺桡关节脱位(DRUJ)病例,通过临床后期随访,与X线的摄片复查,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及X线远端尺桡关节间的数据关系,评价数据尺桡关节脱位的X线测量标准。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袢钢板弹性悬吊下尺桡关节(DRUJ)治疗DRUJ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于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确诊为DRUJ脱位的患者15例,随访时间6~18个月,对比其术前术后腕关节评分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术后患侧及健侧腕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术后两侧关节功能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随访期间所选患者无切口感染、脱位复发等并发症发生。术后复查X线片示关节脱位得到有效复位且合并患侧尺桡骨远端骨折者骨折均已良好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Gartland-Werley评分标准评价腕关节功能:优10分,良4分,可1分。术后腕关节主动活动度健侧与患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屈伸活动度为,(109.33±15.91)°比(106.40±16.20)°,t=1.596,P>0.05;尺桡偏活动度为,(61.33±6.67)°比(59.87±7.69)°,t=1.703,P>0.05;旋前旋后活动度为,(111.67±11.44)°比(109.13±13.64)°,t=1.557,P>0.05]。结论带袢钢板弹性悬吊治疗DRUJ脱位患者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随访疗效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经皮穿针来固定并治愈桡骨远端骨折同下尺桡关节脱位情况的临床效果,并且做以观察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经皮穿针来固定并治愈桡骨远端骨折同下尺桡关节脱位情况的患者50例,对病情档案和信息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通过治疗,50例患者均接受了术后的跟踪随访,时长在四个月到一年之间,桡骨远端骨折同下尺桡关节脱位均得到比较好的痊愈效果。治疗效果优良程度高达96%。结论针对经皮穿针来固定并治愈桡骨远端骨折同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情况来说,这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效果也比较可靠,基本没有严重的并发症,是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及应用的。
简介:2002年2月我院曾收治1例合并桡骨骨不连的桡尺远侧关节脱位患者,采用Sauve-Kapandji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道如下.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尺骨 截骨短缩 、桡骨断端切新截 骨块植骨锁定钛 板固定 、 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 治疗桡骨骨不连伴陈旧性 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12 例桡骨骨折骨不连 短缩畸形伴下尺桡关节陈旧性 脱位的患者行尺骨 截骨短缩 、桡骨断端切新截 骨块植骨锁定钛 板固定 、 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 治疗。结果 12 例患者 均获得随访,时间 10 ~ 12 个月。患者腕关节在 旋前与 旋后、 前屈与 后伸、尺偏与 桡偏的 功能相比手术 前均得到 明显改善 (P < 0. 05),改善角度 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根据 Mayo 功能评定:优 8 例, 良 2 例,可 2 例,差 0 例,优良率 83.3 %。 术后未出现桡骨不愈合及下尺桡关节再次脱位等并发症 。结论 尺骨 截骨短缩 、桡骨断端切新截 骨块植骨锁定钛 板固定 、 克氏针固定下尺桡关节 治疗桡骨骨不连伴陈旧性 下尺桡关节脱位,能够 明显改善腕关节功能,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CT影像检查,探讨判断下尺桡关节脱位的诊断方法。方法通过38例尺桡骨远端闭合性骨折的患者,均采用X线、CT扫描检查,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术中探查下尺桡关节。固定两名高年资医师,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下尺桡关节损伤情况,各自与术中探查的情况相比较,通过相应的评价指标值,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通过X线检查确定下尺桡关节脱位的情况如下真阳性16例,真阴性8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9例,灵敏度(64.01±2.53)%,特异度(38.50±4.84)%;CT扫描判断下尺桡关节脱位情况如下真阳性23例,真阴性8例,假阳性4例,假阴性3例,灵敏度88.57±2.53)%,特异度(33.29±5.05)%。术中探查确定下尺桡关节损伤情况26例诊断有下尺桡关节脱位,12例诊断下尺桡关节无脱位。X线和CT扫描在诊断下尺桡关节损伤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X线平片诊断下尺桡关节脱位可信性低,CT扫描诊断下尺桡关节脱位可信性高,所以CT检查能为作为诊断下尺桡关节脱位的一种重要手段。
简介:远侧桡尺关节损伤的病人并不少见.一部分合并有腕部或前臂骨折损伤,例如Colls,Smich、Galeszzi骨折等,这部分比较容易诊断,即使没有明确诊断出远侧桡尺关节损伤,在处理骨折整复过程中也使桡尺关节得到了整复和固定,所以漏诊漏治的较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dams-Berger法韧带重建治疗慢性桡尺远侧关节不稳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自2014年1月至2018年6月,我们采用Adams-Berger法韧带重建治疗慢性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患者11例。术中于桡骨远端尺背侧钻孔,将切取的掌长肌腱穿过桡骨隧道;并在尺骨颈和茎突隐窝之间钻孔,将肌腱两个断端经尺骨隧道引至尺骨颈处,前臂置于中立位,克氏针固定,抽紧缝合掌长肌腱。结果术后所有切口Ⅰ期愈合。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6~12个月,平均8个月。所有患者疼痛均缓解,并恢复工作。采用改良Mayo评分评估腕关节功能:优8例,良3例。VAS评分由术前的(4.5±1.2)分改善至术后的(0.4±0.6)分。结论Adams-Berger法韧带重建治疗慢性桡尺远侧关节不稳定,术后腕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简介:背景:桡骨远端关节面掌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掌侧半脱位(Barton骨折)已普遍被人们所认识,且有大量的资料指导其治疗。而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有时称其为背侧或反Barton骨折)很少被提及,且指导其治疗的资料非常少。方法:评估20例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的患者,其中2例伴掌侧韧带撕裂;10例伴掌侧缘唇部骨折,有移位及旋转;6例伴关节面掌侧部分嵌插;2例无掌侧损伤。20例中14例关节面中央有碎骨片嵌入。18例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入路行背侧支撑钢板重建关节面。在随访时利用X线检查、改良的Mayo腕评分以及臂、肩及手伤残(DASH)问卷评估结果。结果:在术后平均30个月时,19例骨折愈合且没有明显的对线不良,1例患者在取出钢板后再度出现背侧半脱位。腕和前臂最后的平均活动度为:掌曲59°,背伸56°,旋前87°旋后85°。平均握力为健侧的85%。根据Garfland和Werley的评定方法,最终的功能结果为:优、良18例,可2例。改良Mayo腕评分为平均75分,DASH评分为平均15分。结论:桡骨远端关节面背侧缘骨折合并桡腕关节背侧半脱位伴系列掌侧损伤,包括韧带损伤、撕脱骨折和关节面嵌插。虽然这些损伤比较复杂,但手术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获得满意的腕关节功能。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尺骨茎突骨折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对桡尺远侧关节的影响。方法观察本院住院病历36例,手术治疗组18例,采用克氏针结合钢丝法,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11个月,非手术治疗组18例,随访2-18个月,平均9个月。结果术后18例尺骨茎突骨折均愈合,参照AO组织Gratland—werely评分方法标准评定,手术治疗组优13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89%非手术治疗组优9例,良2例,中5例,差2例,优良率为61%。结论尺骨茎突在桡尺远侧关节关节稳定中起着重要作用,对累计下尺桡韧带结构损伤的尺骨茎突骨折进行固定并重建韧带对稳定桡尺远侧关节有较为重要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桡尺近侧关节运动损伤治疗中应用中医推拿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桡尺近侧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期间。以简单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治疗和中医推拿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损伤痊愈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为(1.94±0.1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4.08±0.35)分,其症状消失时间(7.81±1.15)d和损伤痊愈时间(19.37±3.11)d均短于对照组(13.31±2.94、27.73±5.62)d,P<0.05。结论:中医推拿法应用于桡尺近侧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中的效果显著,具有广泛推广实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