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临床及影像学的结果评估跟内移截术结合改良Kidner手术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至2015年12,我科收治19例(25足)6个以上保守治疗无效的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其中男7例9足,女12例16足;年龄18~52岁,平均(33.2±9.8)岁。患者均为柔韧性平足,伴有不同程度的平足及跟外翻畸形,术中切除副舟骨行胫后肌腱止点带线锚钉重建术。术前及末次随访患足采用Maryland功能评分及VAS疼痛评分评定。术前及随访拍摄足负重正侧位X线片并记录负重侧位X线片跟倾斜角(Pitch)、跟距角(Kite)及距第1跖骨角(Meary’s);负重正位X线片的距舟覆盖角(TCA)、距第1跖骨角(T1M1)的改变。结果术后19例(25足)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36个,平均随访时间(23.6±7.1)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足Maryland功能评分为(92.1±2.1)分,VAS疼痛评分为(0.7±0.9)分,较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负重侧位X线片跟倾斜角(Pitch)、跟距角(Kite)及距第1跖骨角(Meary’s),负重正位X线片的距舟覆盖角(TCA)、距第1跖骨角(T1M1)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末次随防足部疼痛均消失,平足畸形明显改善。结论采用跟内移截术结合改良Kidner手术治疗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可有效纠正平足畸形,术后患足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 标签: 副舟骨源性平足症 跟骨内移截骨术 足部畸形 改良Kidner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Evans截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性平足症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9~2016年9,对20例(25足)半年以上保守治疗疗效欠佳的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采用Evans截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应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标准及VAS疼痛评分评估治疗效果,同时对比术前和终末随访的足弓高度、跟倾斜角、前后位跟距角、侧位跟距角、前后位距-第1跖骨角、侧位距-第1跖骨角、距舟覆盖角等X片评价指标。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跟外侧柱延长植愈合。术后20例(25足)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20个,平均12个。末次随访时中足功能AOFAS评分、VAS疼痛评分、足弓高度、跟倾斜角、侧位跟距角、前后位跟距角、侧位距-第1跖骨角、前后位距-第1跖骨角、距舟覆盖角等X片评价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vans截联合胫后肌腱止点重建治疗伴前足外展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可有效纠正畸形,减轻疼痛,恢复功能。

  • 标签: 平足症 副舟骨 胫后肌腱 Evans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椎弓根植治疗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2017年7医院收治的3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的15例患者应用椎体后路钉棒进行固定,研究组的1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椎弓根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质量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均得到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出现松动、断裂、弯曲等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应用椎弓根植治疗,对患者的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明显改善,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经椎弓根植骨 胸腰椎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定钢板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不连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0到2017年10期间收治的84例膝关节周围骨折不连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2例,对照组应用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观察组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情况、膝关节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的骨折愈合率是88.1%,治疗组是1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SS评分,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是16.7%,治疗组是7.1%,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膝关节周围骨折不连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骨折愈合率,改善膝关节功能,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行。

  • 标签: 锁定钢板 治疗 膝关节周围骨折 骨不连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5例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钩骨骨折伴第4、5掌脱位的护理体会。方法制定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钩骨骨折伴第4、5掌脱位的护理计划,严格按照护理计划实施各项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者围手术期内无并发症发生,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结论严密的护理及观察是微型钢板固定治疗钩骨骨折伴第4、5掌脱位的可靠保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微型钢板 钩骨骨折 第4 5掌骨脱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科所收治的27例新鲜无移位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研究患者均采取经皮加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价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结果术后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发现,优11例,良15例,差1例,优良率为96.30%(26/27)。结论空心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新鲜无移位舟骨骨折的效果较好,适于广泛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舟骨骨折 新鲜无移位 加压螺钉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性强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科室收治的19例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性强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平均经过(35.4±2.3)个月后均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本次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本组1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假体取得良好生物压配,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患者骨化异常情况明显改善,髋关节功能评分明显提高(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性强直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髋关节周围骨折术 髋关节骨性强直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外科颈骨折脱位保肩治疗方法。方法对收治的20例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采用手术切开复位、植消除缺损并内固定治疗,分析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均按期拆线,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6~8周拆除外固定或悬吊,进行关节功能锻炼,肩关节18例功能恢复良好,正常生活基本不受影响,2例肩关节功能欠佳,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良好。结论在关节部位手术以及骨折固定术后应用,能够明显减轻局部肿胀和痛苦,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 标签: 肱骨外科 颈骨折脱位 保肩治疗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正骨手法加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踝部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踝部骨折脱位患者采用中医正骨手法加小夹板外固定及结合早期功能锻炼治疗。结果疗效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拟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评定,优36例、良11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达88.6%。结论该疗法对于踝部骨折脱位有较独到的疗效,且因操作简便、损伤小,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踝部骨折 脱位 治疗 中医正骨手法加夹板固定 早期练功 临床研究
  • 简介:下颈椎骨折脱位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当颈部遭受一定程度的外力时,可造成下颈椎排列异常,颈椎周围结构损伤,可合并骨折脱位,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脊髓损伤,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四肢不全瘫甚或全瘫危及生命^([1])。根据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类型和特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是改善脊髓神经功能的基础^([2])。因此,针对不同的骨折脱位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下颈椎骨折脱位 治疗方式 式选择 四肢不全瘫 脊髓神经功能 排列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腓骨截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2至2017年2本院收治的32例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采用腓骨截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结果患者经过治疗后膝关节评分为14至31分,平均分为25.6分,其中有23例为优,7例为良,优良率为93,75%。结论腓骨截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临床效果优越,能够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

  • 标签: 经腓骨截骨入路 双钢板固定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切口双钢板对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根据就诊单双号将本院2016年4-2017年6诊治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患者50例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及双切口双钢板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不同方法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双切口双钢板应用在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临床治疗中,效果突出,值得在骨折-脱位型胫骨内髁骨折中推广使用。

  • 标签: 双切口双钢板 胫骨内髁骨折 总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手术治疗肩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15年8-2017年8时间内来我院进行治疗患有肩关节骨折脱位的患者45例,随后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将这45例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以及手术治疗效果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手术治疗肩关节骨折脱位提供科学依据。结果45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3±1.0)周,平均VAS疼痛评分为(1.5±0.2)分,平均Constant-Murley评分为(82.6±11.2)分,肩关节平均活动度为外旋66.4°,前屈上举123.6°,内旋T12水平,所有的患者均未出现肱骨头坏死的情况。结论手术治疗肩关节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手术治疗 肩关节骨折后脱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接受椎弓根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我院对50例胸腰椎爆炸性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使用椎弓根植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前后的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程度、伤椎前缘压缩率、脊柱后凸Cobb角。结果术后,出现了2例伤口感染病例,均痊愈;全部患者接受一年随访,患者的上下终板成角、伤椎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程度、伤椎前缘压缩率、脊柱后凸Cobb角比手术前显著减小(P<0.05)。结论胸腰椎爆炸性骨折患者接受椎弓根植治疗的并发症几率低,治疗效果突出,临床中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经椎弓根植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型切口治疗跟骨折在内侧相对显露盲区方面的复位质量、跟骨力线及相关疗效,观察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折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至2014年12广州市正骨医院足踝外科收治的52例跟骨折患者资料,其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28~46岁,平均40.4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跗骨窦切口治疗(跗骨窦切口组,26例)和外侧L型切口治疗(外侧L型切口组,26例)。手术前、后摄跟轴位X线片并测量跟内翻角,比较术后跟内翻角纠正的度数,评估内侧壁的复位质量,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评估术后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12~24个(平均18个)随访。跗骨窦切口组和外侧L型切口组患者的术后跟内翻角分别为7.41°±5.17°和8.01°±5.33°,跟内翻纠正程度分别为6.60°±6.23°和8.57°±6.64°,跟内侧壁复位良好率分别为42.3%(11/26)和53.8%(14/26),AOFAS的踝-后足评分分别为(89.5±7.0)分和(86.2±8.2)分,以上项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型切口在内侧壁复位质量、术后跟内翻角、跟内翻纠正幅度等方面无差异,跗骨窦切口可以作为治疗跟骨折的切口选择。

  • 标签: 跟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手术切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折脱位合并同侧肱骨干骨折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创伤骨科临床收治的肱骨近端骨折脱位合并同侧肱骨干骨折的病例,探讨其治疗方式的选择。结果该病例通过外旋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术,使关节复位骨折复位。结论通过手法复位用于老年患者肱骨近端骨折脱位合并同侧肱骨干骨折,疗效切实有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伤椎椎弓根植置钉术在胸腰段脊柱骨折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5—2018年5收治的42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行经伤椎椎弓根植置钉术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1例常规跨伤椎置钉术)与实验组(21例伤椎椎弓根植置钉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平均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时间等相关围手术期指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伤椎椎弓根植置钉术明显优于常规跨伤椎置钉术。

  • 标签: 常规跨伤椎置钉术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置钉术 胸腰段脊柱骨折